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合加工技术的特征与主要特点,试列出几种复合加工技术复合加工机床突出体现了工件在一次装卡中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加工工序,从而达到减少机床和夹具,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缩短加工周期和节约作业面积的目的。复合加工-化学机械复合加工机械化学抛光(CMP)的加工原理是利用比工件材料软的磨料(如对Si3N4陶瓷用Cr2O3,对Si晶片用SiO2),由于运动的磨粒本身的活性以及因磨粒与工件间在微观接触度的摩擦产生的高压、高温,使能在很短的接触时间内出现固相反应,随后这种反应生成物被运动的粒曲机械摩擦作用去除,其去除量约可做小至0.1nm级。团为磨粒是软于工件,故不是以磨削的作用来去除材料。如果把软质磨粒悬浮于化学溶液中进行湿式加工,则会同时出现溶液和磨粒两者生成的反应物,但因磨粒的吸水性而使其表面活性和接触点温度降低,故加工效率比单用软磨粒与适量抛光剂的干式加工为低。复合加工-激光辅助车削激光辅助车削(LAT)是应用激光将金属工件局部加热,以改善其车削加工性,它是加热车削的一种新的形式。激光束经可转动的反射镜M1的反射,沿着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平行方向射向床鞍上的反射镜M2,再经X向横滑鞍上的反射镜M3及邻近工件的反射镜M4,最后聚射于工件上。共聚焦点始终位于车刀切削刃上方如图中距δ处,经激光局部加热位于切屑形成区的剪切面上的材料。复合加工-磁场辅助研抛加工它通过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的磁流体使悬浮其中的非磁性磨粒能在磁流体的流动力和浮力作用下压向旋转的工件进行研磨和抛光,从而能提高精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它可以获得Ra≤0.01μm的无变质层的加工表面,并能研抛复杂表面形状的工件。由于磁场的磁力线及由其形成的磁流体本身不直接参与材料的去除故称之为磁场辅助加工。磁流体是由磁性颗粒、表面活化剂和液相载体(如水、油等)组成的。磁性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0urn左右,它被稳定的表面活化剂的有机分子所包围,成为一种稳定的磁性颗粒胶体,悬浮于油基或水基的液相载体中。例如CY3-1型金属磁流体就是由颗粒直径7.5~10nm的Fe3O4磁性材料(质量分数10%~30%),用表面活化剂油酸(质量分数40%~60%)使其弥散于矿物油载体内,它的饱和孩感应强度0.023T、密度1.2g/mL、动力粘度20×10-3Pa·s。由于磁性颗粒的磁力矩极大,不会因重力而沉淀,且其磁化曲线无磁滞,磁化强度能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从而能实现对工件作用力和加工量的控制。这种磁性磨粉加工工艺在40年代起源于美国,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经前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国研究人员的发展,至70年代已显示该项技术可在大多数重型工件的精加工中应用,80年代末起日本又进一步研究其加工原理及设备,并使其在精整加工领域的应用得到发展,至90年代日本、英国和美国的研究者对其工艺和设备又不断地拓展和完善,并应用有限元法模拟磁性抛光过程,分析磁流体和磨粒在磁感应下的运动特性,大大地推进了这项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什么是网络制造技术?目前的重点难点焦点网络化制造是指制造企业基于网络技术开展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核心是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跨越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的空间差距,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业务过程集成、资源共享,对企业开展异地协同的设计制造、网上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和手段,实现产品商务的协同、产品设计的协同、产品制造的协同和供应链的协同,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缩减研制费用,提高整个产业链造群体的竞争力。“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化”四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基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将给制造业带来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在互联网技术与生产制造全过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具备了发展智能制造带动制造业实现新跃升的良好环境。在当前形势下,应紧紧把握信息通信、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优势,提升核心软硬件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鼓励以工业生产需求为引领,促进工业发展模式变革。二是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传统标准化生产模式下,企业与用户间信息交互不充分、企业内生产组织缺乏柔性,所以同质化生产是最经济合理的选择。随着C2B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市场逐渐由生产导向转为用户需求导向,千篇一律的共性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在“互联网+”时代,科工网运用互联网、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打造用户聚合平台、多元社交平台,收集用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并逐步改变原有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和生产体系,从而打破渠道单一、封闭运行、单向流动的传统供需模式,使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的全环节更加紧密并高效协作,实现“个性化”与“规模化”理念的相辅相成。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成熟,柔性大规模个性化生产线将逐步普及,按需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常态。三是提升网络化制造水平。受空间、资源等限制,传统企业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基本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放的协同服务,可实现企业内部以及全球各方设计研发者之间的协同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提高企业研发效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众包设计研发及云制造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科工网为企业提供云设计、云仿真、云制造等服务。这些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将有效改善制造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生产与创新能力低、成本高等问题。四是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供需对接日益便捷等因素作用下,制造本身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增值性服务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科工网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数据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将过去的被动维护或凭借经验开展的定期维护转变为按需提供的主动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制造的有效转型。将有效节约企业运维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大幅拓展产品的价值空间。网络制造技术的难点传统工业化思维盛行在传统生产模式下,管理的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把资源和生产能力当做企业的主要竞争力。用户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接受特定的产品。而互联网首先改变了用户,由之前的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得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得积极参与,被搁置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被激发,使得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然而,我国多数传统制造企业还未意识到这种变化,旧制度和新时代在企业家身上难免会形成观念的错位。这就导致了把互联网简单认为就是营销工具,忽略了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不能借助互联网对业务、组织、团队进行彻底改造。“互联网+”的认识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有时急于求成,难以切实为转型升级服务。整体制造能力还不足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规模最大,但大而不强。但由于长期主要采用跟随和模仿战略,核心技术缺失,共性技术不足,导致很多高端装备、关键部件,甚至连一些基础件和电子元器件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制造水平普遍不高,2013年,我国金切机床数控化率仅为28.8%,远不及美、日、德的60%~70%的水平。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MES(执行制造系统),即使建立了MES的企业,其计划和成本控制对象也未细化到工序与加工设备,也未完全实现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的集成应用。截至2015年2月,全国3万多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应用的企业比例仍高达82%。制造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影响了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与深度。与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企业普遍存在技术短板,在关键零组件研发、工业级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同时,在互联网化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我国一些制造企业缺乏整体规划,把重点放在了软件应用上,忽视了信息化咨询、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流程、解决方案实施和客户化开发等方面的要求,造成单点应用强但信息集成弱。“互联网+”服务能力缺失难以适应互联网技术快速升级、持续换代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是一个动态过程,与信息化应用的项目建设周期完全不同,由此将带来系统兼容、标准规范、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和挑战,“互联网+”服务商大多缺乏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不重视为制造企业提供总体设计、客户化开发、软件系统配置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整体服务,且多分布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环节上,对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服务环节支撑明显不足。“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形成规模,服务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整体支撑不足。加上网上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高,数据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流氓软件、病毒、黑客等时刻都威胁着制造业的信息安全。盲目跟风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将制造业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大潮,已成为地方政府认可的发展路径,纷纷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如福建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发展重点;湖南力争2015年实现全省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增长100%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增长100%以上的目标;广东要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50%以上的制造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河南瞄准智慧城市,在省级电网、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燃气等领域接入微信支付,各政府机构的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将统一整合归入微信“城市服务”入口。政府重视有利于刺激产业发展,但盲目布局则可能埋下长久隐患。很多制造企业纷纷涉及“互联网+”,但更多是炒作概念、资本融资。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数量大、占比高,信息化程度低,在大力推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制造企业在应用互联网时必须立足实际,制定差异化实施路径,绝不能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甚至跟风炒作,而是要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让互联网变成企业转型和变革的力量。同时,各级政府在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过程中也不宜急于求成、越俎代庖,要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题答案3,FMS微量润滑系统的组成主要特点应用前景特点:在相同的切削速度与进给量下所产生的切削温度比较低相同的切削时间VB值比较小采用MQL能够有效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采用MQL能减轻加工表面的划伤抑制毛刺的形成油雾生成率与平衡浓度较高应用前景:一种新型高配比浓度(1:50)乳化油;基于现有机床装备条件下的减少切削液用量的技术和方法,在10mm靶距和主后刀面喷射最为合适;基于毛细管理论建立微量冷却润滑(MQL)的最佳用液量的理论模型;不同生态切削液的理化及切削性能的研究。11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高能束加工的定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以高能量密度束流为热源与材料作用,从而实现材料去除、连接、生长和改性。高能束流加工该技术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被誉为本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已经应用到焊接、表面工程和快速制造等方面,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电子束、激光、离子束和其它高能束流精密与超精密切削加工(5)实现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基本条件▲超精密加工机床▲金刚石刀具▲洁净稳定的加工环境▲误差补偿系统及测量仪器和装置(6)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破坏或影响下道加工工序的定位;影响或干扰工件的测量精度:在装配工序中影响装配质量;加工中毛刺脱落使工件尺寸超差或使其报废:零件(部件)上带有毛刺影响其工作效果及实用性能;工件或零部件加工及运输中对操作者安全构成威胁;使用中零部件上毛刺脱落成为引起故障的原因之一;对毛刺进行去除加工通常成为增大加工成本:直接影响工件表面美观度及
本文标题:机械制造一些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5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