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编辑学第一次考试自制重点
新时代新闻编辑的挑战(一)媒介符号和技术手段的多元化在媒介相互分离的状态下,新闻和信息的生产、传播符号都是相对单一的。报纸媒体的媒介符号主要为文字和图片,广播电视媒体主要由音频和视频来展现,而网络可以集纳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因而就目前的媒介融合现状是传统媒体多和网络媒体互动,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平台和信息集纳能力,扩展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传播平台和受众的互动空间。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互动状态中,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信息呈现形态会受到冲击,编辑工作不再是只专一于一种媒介符号和信息制作就可以胜任,而是要考虑如何多样地使用媒介符号,根据不同媒介形态的特点来选取策划方式、采访手段和信息的最后整合与编制。(二)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Web3.0的网络技术使广大网络用户的集体智能和力量得以爆发并有可能主导新闻传播的走向。受众的参与冲击了原有的被动的“受众”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传播途径。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最重要的权力,即信息控制权,他有权决定什么是新闻,体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而融媒时代下,被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受众”能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并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不仅具有原创能力,也具有自主权。传播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不仅受众的反馈和互动需要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有效实现,而且受众也可能被纳入信息生产和制作的过程之中。(三)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难度加大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负责人,新闻传播应达到的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众获得了知晓权,可以根据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二是新闻应该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综观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较之以前似乎更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新媒体使受众能够更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但也更加模糊了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边界,身在其中的新闻编辑者似乎无法廓清两者的边界,因此,正逐步成为破坏新闻真实性的推助者。面对海量信息,面对海量信息,受众不能及时、有效地分辨其真伪性,在信息传播更为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新闻编辑如何转型一、转变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一)树立编辑主动的受众意识(二)在编辑过程中纳入受众参与(三)应对单媒体受众转变为应对多媒体受众二、转换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一)兼具信息“把关人”和论坛“主持人”意识(二)兼具编辑工作和媒体经营水平(三)兼顾新闻编辑与事件策划三、转变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新闻编辑人员内在素养要求1.知识储备2.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二)新型编辑人才的培养编辑本质含义:编辑是一种在大众传播活动的专业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独特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系统的出版物物化形态。具体而言: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媒介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作为现代新闻机构中的新闻编辑,倘若按媒体类别来划分,它可分为报纸编辑、新闻期刊编辑、广播新闻编辑、电视新闻编辑和网络新闻编辑等几类。如何理解新闻编辑的内涵:1.客观真实的工作原则任何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都会遵循共同的规律和工作原则。这就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即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以及发挥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原则。这是新闻编辑的根本方向,也是它与其他领域(如文艺、科技等)编辑工作的重要分水岭。2.编辑活动贯穿始终编辑工作的另一内涵在于编辑活动贯穿于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从策划和组织报道、选择和加工新闻稿件,到设计版面或编排节目和收集反馈信息,都属于编辑工作范畴,它是串联各项业务的一个红线和纽带,使得新闻产品生产、传播得以有条不紊、贯彻始终的进行下去,对于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信息时代,是否善于编辑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新闻媒介的生存利发展。3.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稿件,即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新闻稿件进行筛选、加工、配置和组合,这同新闻采访的工作对象全然不同。后者以社会的现实生活为对象,其工作过程是采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报道。就工作对象而言,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继续,是以优化稿件和版面、节日为目标的整合性工作。4.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工作对象的特殊件,决定了新闻编辑的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三项:从各种新闻稿件中选取所需的稿件;运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和加工稿件;按照最容易为受众接受的方式配置稿件、组织版面或节日。这些日常新闻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需要殚精竭虑的“再创作”过程。新闻编辑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成品的质量、传播效果,以及新闻媒介在受众中的形象。所以有人说,新闻编辑的责任“是在一片乱糟槽之中,提取出合理的材料,使之为人所能理解,致力于引导舆论脱出迷雾,进入清明思想的阳光”;为此,他不能像旁观者那样“坐在岸边静观历史巨流的汹涌澎湃”,而必须“身临中流,试着去测量它的力量,如有可能,还要指引它流入深水道”,必须致力于“觅求最好的意见(评论),最好的消息来源”。新闻编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1.反映社会现实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最初往往会通过报纸、广播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当有了电视之后,人们能更加方便地获取社会的各种信息。此时新闻编辑工作的最大价值在于收集整理各类新闻报道并公之于众,如实反映客观现实,使人们认识现实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是媒介,似乎不需要新闻编辑者的参与,人们亦能了解社会。其实不然,在网络社会,新闻编辑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整理海量信息,方便人们认识社会,还在于作为“把关人”,对各类信息去伪求真,去粗存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反映社会现实。2.媒体形象的设计师在现如今,媒体的形象至关重要,大家认识媒体,主要是通过他们的新闻报道,所以说,新闻编辑工作是展现媒体形象,表现媒体魅力的重要力量。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媒体的创办,需要制定编辑方针,该任务由总编辑为首的新闻编辑委员会来承担,新闻编辑委员会规定了新闻媒体的受众目标、新闻报道的内容及风格特点,编辑方针是全体新闻工作者需要遵守的行动指南,并指引其它的新闻业务活动。此外,新闻编辑还负责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外在形象及结构、规模。总而言之,新闻编辑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3.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新闻稿件首先由记者提交给编辑部,这些稿件实际上已经对原始的新闻素材进行了选择和加工,可以说是半成品。记者和新闻编辑往往是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去看待新闻素材的,新闻记者往往受身在其中的限制对事物的感受难以保持冷静,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视野,也会影响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而新闻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独立,新闻编辑往往是新闻素材中的潜在价值的发现者,潜在价值一旦被发现,或许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报道角度。新闻编辑对于提高新闻素材的价值,还体现在面对众多的复杂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可以从中比照、拓展、联系,筛选或提升一个更为深刻的报道方向、报道主题或者从中发现更有社会价值的新闻线索。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二、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喉舌,传媒的根本任务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迅速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变成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并把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以及他们的要求和呼声,反应到传媒上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媒体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当然新闻编辑工作也不例外。传媒的根本任务需要全体传媒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作为传媒工作一个组成部分的新闻编辑工作在完成传媒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担负着自己的特定任务或具体任务,这个任务概而言之就是:对传媒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稿件的选择、修改和编排来组织实施,最后把好的内容,以好的形式,组成好的报纸版面或广电节目或网站页面奉献给受众。新闻编辑工作的具体任务是由它的特性所决定的。依据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其具体任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决策任务决策,亦即策划,是指编辑为解决新闻工作中关系全局性的问题所作的判断和行动设计。新闻编辑负有决策的重任,是因为编辑首先是报道计划的制定者,担任总编辑、部主任职务的编辑,更是驾驭全局的决策者,他们直接掌握着媒体创办或改进的方向,直接影响媒体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总编辑,更是负有为整个媒体进行决策的重大责任。新闻编辑的决策按层次来分,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战役决策三种。战略决策是有关媒体的总体决策;战术决策是一个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报道的决策;而战役决策是关于较短时间、一个较小范围的报道的决策。战略决策指导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并依靠依靠战术决策和战役决策来实现。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决策系统。新闻编辑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确定媒体的编辑方针,负责制定报道计划,对报道的内容、数量、地位、报道方法作具体安排和适时调整等等。有关策划的问题,将在后文中作详细介绍。(二)加工任务在传统观念中,有人认为编辑工作就是“剪刀、浆糊加红墨水”式的技术性的简单劳动,显然这是一种误解。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创造性的工作。不过,相对于作者的直接创造性劳动而言,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具有间接再创造的性质和隐匿性的特征。他们把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融化在作者的创造成果之中,这一种具有鲜明的服务性特色的创造性精神劳动。以一篇见报的新闻作品为例,编辑为作者从主题、内容,到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上所作的各种性质的加工改造,社会公众是很难看到这种劳动的,真可谓“为人作嫁衣”。编辑的再创造或加工,不仅仅体现在对具体作品的修饰字句(声音或画面)、润饰加工上,而且贯穿在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从约稿、组稿、选稿,一直到制作标题、组织版面或页面、制作节目板块,自始至终都包涵了编辑的创作性劳动。总之,加工任务是编辑处理新闻稿件信息中,必须完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具体任务。编辑的加工包含着主动的和被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编辑加工处理新闻信息时,既不能随意改变作者的本意,又不能随意改变原稿信息的风格,更不能主观臆造或任意篡改事实,因而编辑工作有它的局限性,是被动的。另一方面,编辑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加工处理,要提高整个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和艺术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稿件信息中的新闻价值,这就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因而编辑工作又是能动的。编辑加工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1.充分发挥原稿的潜能新闻稿件无论是文字的还是音像的,往往有一种潜能,而作者本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一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它。编辑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艺术,消除原稿中的消极不利因素,使稿件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一,通过去粗取精,沙里淘金的方式,把稿件中最精彩的内容突现出来,使稿件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其二,采用最恰当、最有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使稿件易于并乐于被受众所接受,从而使传播效果力求尽善尽美。其三,选择最佳发表时机,使稿件发表后能够产生最大的反响。此外,编辑还可以通过特有的编辑手段,如标题的点睛、稿件的配置、版面(页面或节目)的编排等,使稿件的潜能进一步的发展,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2.沟通传者与受众的思想作者(传者)和受众(受者)之间构成传播的两极,他们通过某一特定的媒体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只有当这种社会关系是融洽的时候,传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作者作为传者一极,由于受一定条件的限制,他未必能完全了解受者之所需,在如今媒体竞争促使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移的时代,作者所发出的内容信息很可能不完全切合受众的口味,这样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就难免夹杂着某些妨碍传通的“噪音”,比如稿件太长,该突出的内容没有突出来,缺乏背景材料等。而编辑因相对于作者来说,对受众的要求和心理有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可以消除其中的“噪音”,使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传送给受众。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受众对作者发出的新闻信息也有一个“注意——阅读(视听)——理解——接受”的过程。有时,作者发出的信息,受众是愿意接受的,但因故未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有时虽引起了注意,又因稿件太长,没有时间等原因而不能产生去接受的行动;有时虽然接受了,但又不能理解。凡此种种,都不能达到传通的目的。
本文标题:新闻编辑学第一次考试自制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5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