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执笔者:武鸣县双桥镇中心学校黄飞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编号:DBB010504桂——2007)课题于2007年10月开始规划,2007年12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报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审批,2008年3月正式批准立项,2008年3月20日开题,2009年4月15日进行阶段性总结。我校一直努力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人、快乐成才、和谐发展”的办校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学生品德与技能等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对个体终生发展的意义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把优化校园环境作为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我们设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和把握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尤其是当前农村学生、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优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努力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课题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时下许多为研究而研究的不良现象。近两年来,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一课题为引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政教处、教导处等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全校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既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又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活动中)努力探寻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较好的改善和优化,让学生身心健康。两年来,课题组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谈话、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基本按照如下研究过程开展研究:资料准备——课题申报——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设计——开题会议——具体研究(包括有关实验、调查、问卷等)——资料处理——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课题成果推广——结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和理论假设,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该课题的研究已初步完成,拟2010年3月结题。一、课题研究概况环境熏陶人,环境塑造人,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见环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重要,特别是对我校这样一所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是影响深远。目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波及,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的存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忽略,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引起了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我校教师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这些调查结果引起了我校教师的共鸣,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决不危言耸听。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出走,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现将我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分类如下:(一)学习问题问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等。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共有三十个教学班,班额一般在40—55人,经过两年来的访谈、调查发现,每个班几乎有1/5的学生厌学,有1/4的学生学习困难,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0。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或者说成就动机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时间久了,消极情绪的学生是很难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表现为: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二)交往问题问题表现为,孤独心理、唯我独尊和不能正确地与同学、父母、和老师进行交往。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平时交往的圈子就很窄,大家在村里都是用壮话进行交谈,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下地干活而学生自己在家看电视,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也有一些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早恋也是初中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有些中学生也不懂得与师长如何交往沟通,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正面的教育与要求,不主动敞开心扉,形成反感甚至敌视,出现普遍的离家出走及鲜见的弑师案件。(三)情绪问题问题表现为,情绪丰富而强烈,但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违反校规,触犯法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绪,是因为人们对事有许多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四)行为问题问题表现为,说谎、攻击、逃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我们说是行为问题,这个行为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多,究其原因,涉及到学生观问题,教师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不仅仅看到他们的一个不足,还看到他们优势。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尽管他今天会有一些问题,但他仍然具有非常强的潜能。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理念,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朝,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能激发他们良好的心态。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布局、绿化、建筑物、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等。校园环境的整洁、美丽、优雅、宽敞等使人感受到舒适、轻松、愉快,给人舒畅感、美感、安全感,让人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大脑激活水平,并可以减轻直到消除疲劳;如果校园环境不整洁、肮脏、狭窄,会使人感到压抑、烦躁、沉闷、不愉快,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效率,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为广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师生认同的共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的、个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我校就是要立足农村,抓住以壮乡文化为本、以教为魂的校园环境建设,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的主体人格,以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校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况:双桥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68亩,原名双桥一中,于2003年改用现名。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20人,教职工123人。学校环境幽雅,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曾被评为“广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等多项荣誉;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前列,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活力校园来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立足农村,依托壮乡,打造“SQ”校园文化特色。“SQ”是双桥汉语拼音的缩写,又取自英文“Scenic”和“Quality”的首字母;“Scenic”意为景色优美,“Quality”意为品质优良。“SQ”昭示着双桥一中环境幽雅,一中人品行高尚。“SQ”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系列内容,学校除了对校园美化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外,还十分重视文化氛围的创设,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每一块绿地,都富有教育内涵,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展现了学校的发展蓝图,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一个优美、宽松、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我们力求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办学理念:健康成人、快乐成才、和谐发展学校精神: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学校校训:团结、勤奋、进取、创新学校校风:文明、竞争、自强、和谐学校教风:善学、善教、善育、善导学校学风:勤学、乐学、好学、会学我校依托壮乡打造了壮族名人堂长廊,介绍了从历史上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到现代的体育明星李宁等一批壮族政治、军事、文化、体坛名人,他们都是壮族的好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原自治区主席陆兵就使我们双桥培养出来的好儿子。我们打造这个长廊意在让学生了解壮族的辉煌历史,使他们能从这些名人身上学习壮民族的勇于追求、不畏艰险、甘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我校打造了儒家经典文化长廊,共有“仁、义、礼、智、信、恒、容、善”八大块内容,旨在教育学生明礼诚信,做事要有恒心,为人要以人为善,宽以待人。梅兰菊竹号称话中四君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因此也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我们打造“花中四君子”意在通过四君子的高尚精神教育学生,做人要具备梅的坚忍不拔的人格,兰的谦谦君子的作风,菊的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品格,以及竹的刚直谦逊、不卑不亢、不同流俗的高雅。引导学生要争做文明的学生,守纪的学生,人格健全的学生。为了更好更活的开展我校的德育工作,我校专门成立了学生的励志堂,主要有感恩和励志两大主题,有警示教育、励志故事、励志书籍和励志影视资料等内容。这个励志室可供班级开展活动之用,如:召开主题班会或感恩励志教育会、讲励志故事、读励志书籍、看励志影片等,主要是想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时,这里就是加油站;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里就是激励场;当学生犯错误时,这里就是改正错误的心灵疗治所,这间励志室面对全校师生开放,是我校一个的德育基地。为了点亮学生的心灯,拨开学生心灵的迷雾,我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说吧”,说吧有三层含义:其一就是让学生把心里话尽情的向老师倾诉;其二是教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浅显的道理来影响我们的学生,改变我们的学生;其三就是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里环境清新,布置雅致,是学生青春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我校专门为教师打造了一间舒适的阅览室——书吧,一支轻音乐、一壶清茶、一本好书将愉悦教师身心,陶冶教师情操。教师课余饭后将在这里更好的交流沟通,将在这里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这是仅供教师阅读的地方。教室是学生学习主要场所,这里的布置讲究整洁明净,各班的学习园地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由学生亲手的布置,学习园地里有班级荣誉栏、时事采风、温馨提示、伯乐论坛等栏目,还有各班的口号、班训,特别是各班教室里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级图书角,献出一本书拥读万卷书让班级图书角的藏书更丰富。教室里布置无论是色彩还是各班的口号、班训都是以学生为本。为了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育人的作用,我校特别推出了卫生间的文化,卫生间里有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宣传,还
本文标题: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9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