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水下抛石方案报审表010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监A-01工程名称: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编号:监A-01-10致监理机构:中交二航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现上报码头水下抛石护岸《专项施工方案》,已经我单位技术部门审查批准,请予审查和批准。附件:码头水下抛石护岸专项施工方案承包人: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章)技术负责人:日期:监理部审查意见:监理部:(章)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日期:业主单位意见:业主单位:(章)业主代表:日期:本表由承包单位填写一式三份,送监理单位审查后业主、监理部、承包人各留一份。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码头水下抛石护岸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公司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2014年7月3日码头水下抛石护岸专项施工方案一、概述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公司码头加固改造工程1.1.2、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公司所在的长江岸线,上游侧紧邻马钢码头,下游为慈湖综合码头。1.1.3、工程概况:原码头包含一座主体码头和三座引桥,主体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长287.7m,宽14.5米,排架间距7米。原设计靠泊船型为3个3000吨分级驳,现升等加固改造为可靠泊3个5000DWT级散货船。1.1.4、建设单位: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1.5、编制依据1.1.5.1、本方案依据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有限公司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程施工图编制。1.1.5.2、本方案依据有关设计、施工规范编制。1.1.5.3、本方案依据有关海事及河道管理规定编制。1.2、主要工程量及石料要求1.2.1、本次护岸工程码头部分长287.7m,上游40m,下游32m,AB为护岸基线,护岸总长约360m,水下抛石护桩工程施工范围包括码头平台排架内(长:360米,宽60米~90米不等),本次抛石工程量为25225m³。1.2.2、块石要求质地坚硬,重量在10—100KG之间,不得采用风化石、山皮石等劣质石料。块石要求级配良好,在水中浸透后的强度不小于50MP。1.3、地形1.3.1、地形情况地形地貌见长江河道测绘院2013年1月GPS测图。本次抛石施工前应复测地形,并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抛石断面设计,但主尺寸和要求不变。二、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抛石的工程量较大,工期紧,需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抛石施工。护岸采用水下平顺抛石护岸,抛石厚度0.8米,其中码头平台处设护桩抛石棱体,棱体平台顶高程-3米。施工图中AB为施工基线,各断面应垂直于施工基线,各断面图见“护岸工程断面图”(一)(二)(三)。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抛石厚度,扩建后码头前沿水域抛石顶高程不得高于码头设计河底高程,边坡陡于1:1.5的平顺抛石段按照1:1.5的坡度进行抛石。2.1、施工流程本次抛石护桩工程遵循“先深水后近岸,先上游后下游”的顺序进行,以达到“先抛脚,后抛桩基”的护桩效果。总体施工顺序是:施工测量放样→定位船定位→石料船靠档→石料吨位验收→石料抛投→船只离档→抛后测量→补抛。三、抛石施工方案3.1、测量放线施工前已进行抛石区内水下地形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水下地形图,并根据设计断面图确定抛石位置。施工时应准确放样定位,并设置固定检测断面(20米间距),以供进行施工前、施工后对比,测量检验抛石厚度。3.2、抛石施工3.2.1、施工顺序A.测量放样。根据施工现场的控制点坐标,施工按照设计划分断面位置,以20m为一个断面,插上施工断面旗,以断面旗的平面位置和方向作为平面定位的基准,测量出断面旗至需抛石区的距离。B.定位船定位。测量放样结束后,施工定位船则根据岸上的断面旗移到需码头抛石区的位置,使施工定位船前沿和断面旗在同一直线,测量员通过1台GPS接收机及软件的支持,测出定位船的平面位置以及离拟建码头边沿的距离,工作人员根据GPS定位数据指挥定位船就位,直到与图纸中的抛石位置及码头边沿距离相符。C.石料船靠档。定位船位置定稳、定准后,则根据码头抛石的方量确定相应的石料船只,按照施工员所指定的位置靠档。D.石料吨位验收。待石料船只靠档后,质检人员会同监理、业主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石料方量、产地、规格的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船只,视来料情况进行扣方或退场的处罚。验收后填写石料吨位验收确认单,施工单位、监理、业主三方共同签字。E.石料抛投。石料验收结束后,则可分配吊机进行抛石。F.船只离档。在抛石结束后进行断面测量,如发现断面不符合设计要求即进行补抛。3.2.2、施工方法抛石施工受水位、流速、流向、航运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抛投块石进度和质量,根据桩基排架水下抛石量、抛填厚度将施工段计划分网络图进行抛石施工,采用1艘吊机定位船进行网格抛投。具体实施如下:1、施工准备(1)石料场(备料场)复查和规划我方严格按照验评标准组织料源并经监理、业主认可,根据抛石施工进度,从码头到施工工地以铁驳船运输,在施工高峰时保证日供应量不少于1200m3。(2)抛石设备选择抛石主要有定位船进行。定位船选择:定位船选用600m3-800m3左右的铁甲船组合成方驳吊机。定位船必须符合航区和作业区相应的船级规定。石驳运输船选择:使用200m3-600m3左右的石驳运输船。(3)定位船定位方式选择码头抛石施工采用方驳吊机定位且进行控制平面位置,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经验,定位船定位采用顺型定位形式。顺型定位:顺型定位是定位船船体平行于水流方向固定,采用“五锚法”固定,在船体前半部和后半部均用两根锚固定,迎水侧增加一根锚固定。顺型定位可以提高抛投速度,有利于保证工期,适用于水流较急情况,船只顺流定位较为安全稳定,一次只能挂靠1-2只石驳船。(2)计算施工网格抛石工程量水上抛石按照抛投网格进行抛投。根据大多数石料船只的长度和宽度划定抛投施工网格,按照设计断面位置在顺水流方向2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顺水流方向及垂直水流方向均按10m划分网格,平面尺寸10m×10m。根据施工网格位置,按设计要求码头抛石范围和厚度计算出施工网格的抛石量。(3)抛石落距确定在抛投块的过程中,因水流影响,块石向下游移动,每次抛石前先测定抛石区水深和漂距。测定方法为:在施工前进行试抛,用小钢筋笼装上重量不等的块石,在钢筋笼上绑上绳子,绳子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钢筋笼自由下落,把钢筋笼抛入江中,测出抛投点和下落点之间的距离,每个区域连续测3~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各重量级别块石在该区域的漂距和方向实测值。根据试抛结果测出的漂距和方向,再调整定位船只。(4)石料质量验收和抛石验方块石按规范要求采用质地坚硬,级配合理无风化的块石,护岸块石重量10~100Kg,压脚块石重量50~150Kg。块石抛填之前需报监理和业主进行检查验收,对于不满足工程要求的块石坚决清理出场。为保证定位船上的抛投程序,每天按定位船需要组织石料船验方,由项目部进场材料验收人员和监理、业主方一起验方。验收合格三方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依次进入抛投区。(5)定位计算确定定位船的位置,采用网格抛投法施工,先抛上游最外侧的网格。(6)抛石运输船到达抛区,靠在定位吊机船上,定位方舶吊机将块石抛投到准确位置。块石抛投,定位船水流流顺型定位示意图由深到浅,由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保证块石到位准确性、均匀性和密实性,防止漏抛。(7)移位码头桩基排架为7m,一个排架抛满后,下移至另一个桩基排架,依次进行。(8)抛投后测量抛投工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和业主进行复核测量,如质量不合格则补抛,保证每一施工断面均满足设计要求。每个泊位抛石完成后请业主及时进行水下地行扫描,以便及时对我方自检资料进行校核确认。抛完一段后要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做好抛石施工记录。3.3、水下抛石管理要求及计量规则(1)抛石计量方式:码头区域清淤前测量河床地形,挖泥削坡工作完成后再次进行河床标高及削坡范围的测量,以满足抛石深度和抛石范围的要求;抛石工作完成后,及时再次对河床标高及抛石范围进行测量,以监理、业主、和我方人员确认会签的工程量签证单作为主要结算依据;为了便于计量,在抛石过程中统一船型并对船只划定吃水线(先将空船外两侧分别在前、中、后刻上6道标记,将过磅的块石按不同的重量分批装船后在不同的吃水线分别再次刻上标记,至满载按6道吃水线控制)。(2)监控与验收:抛石过程请监理、业主全程监控,船只进场后在抛石前半小时通业主、监理单位派人现场验收。每船石料填写一张明细清单,注明抛石船号、抛石位置、起始时间、水位线记录,记录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单位相关人员共同签字确认。(3)、测量验收:抛石结束后应及时对基床面标及尺寸进行测量验收。测量用实时差分GPS定位系统和超声波测深仪。由于本工程施工区域受长江水流冲刷严重,2009年3月份至12月份约9个月期间局部区域刷深达6m,平均每月冲刷约0.7m,因此在每个泊位抛石结束后需请业主单位及时进行水下地形扫描,并在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工程量时需适当考虑水流冲刷因素。抛石基床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平面尺寸及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3.4、施工机械配置:本码头抛石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拟投入定位吊机船1艘、运输船6艘、抛石小船3艘、交通船1艘。主要施工船舶:序号工程船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定位吊机船1抛填压脚块石时先来一艘2运输船63抛石小船34交通船1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并根据业主生产情况进行调整,抛石需要时间安排如下:码头前沿压脚块石抛填计划施工时间:15天;1#泊位护岸块石抛填施工时间(暂定):7天;2#泊位护岸块石抛填计划施工时间:7天;3#泊位护岸块石抛填计划施工时间:7天。五、质量保证措施5.1、施工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具体负责。施工技术交底可按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施工员(领工员)→施工作业组二级进行,也可视具体情况按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施工员(包括领工员、施工作业组、劳务层)一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采用交底会和书面交底相结合的方法。必须安排在施工前进行。交底的内容中必须包括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具体措施、执行标准、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等。5.2、工程测量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准点进行不定期复测。加强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测设和管理,并定期核校、检查和加强保护。如发现破坏和移动应及时通报监理工程师,根据商定意见,及时补救修复。施工中使用的测量设备、工具,应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并定期由有资格的检测部门进行校验或校正,保证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在良好状态。测量放样:测量基线先由项目部初测,然后经专职测量工程师检验,并经监理认可后再使用。5.3、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措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水深、潮汐、江岸边坡、块石粒径、石质、船只规格和抛石定位等,施工难度较大。码头抛石工程隐蔽性强,施工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检查措施,切实杜绝“虚方量”,制定周密的质量检查制度,提高抛石就位的精确度,以达到码头抛石的方量和质量的要求。抛石加固石料尺寸和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水解和破碎,并做好块石材料质量检测工作,选择监理单位认可的检测试验室进行。在一个桩基排架抛区内要做到勤观测流速、流向、水深,掌握块石落距,严格定位,实行自上游而下游,先深后浅的顺序,分层抛投,从技术上保证施工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要从“抛准、抛足、抛匀”三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A抛准,就是要求抛石准确到位,具体有以下三个环节:a划分施工小区图码头护岸抛石施工图作为施工作业依据。以便于调度员合理调度抛石船只,使船只正确到位,施工员记录抛石数量和进度。b块石落距在施工前通过实测的方法测出抛石区域的漂距和方向值。施工一般是从上游向下游进行,因而是小块石在下,大块石在上,符合工程质量要求。c吊机定位船吊机船的定位,根据施工要求,应抛八字锚,锚重1t(5只),卷扬机5
本文标题:水下抛石方案报审表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