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初中高中数学课时计划
初中数学课时计划09数本师范(2)班罗世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的加减法(1课时)1.3有理数的乘除法1.4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2课时2.2正式的加减(2课时)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3课时)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课时)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1课时)4.2直线、线段、射线(2课时)4.3角(2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1课时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课时)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1课时)5.3.2命题定理5.4平移(1课时)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平面直角坐标系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2课时)第七章三角形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2课时)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课时)7.4课题学习镶嵌(1课时)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课时)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时)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1课时)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次不等式(2课时)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2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5课时)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全等三角形(1课时)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课时)11.3角平分线的性质(2课时)第十二章轴对称12.1轴对称12.2做轴对称图形12.3等腰三角形(2课时)第十三章实数13.1平方根13.2立方根(2课时)13.3实数(2课时)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4.1变量与函数14.2一次函数(2课时)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2课时)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5.1整式的乘法(1课时)15.2乘法公式(2课时)15.3整式的除法(1课时)15.4因式分解(2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6课时)第十六章分式16.1分式(1课时)16.2分式的运算(2课时)16.3分式方程(2课时)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17.1反比例函数(2课时)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课时)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勾股定理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时)第十九章四边形19.1平行四边形(3课时)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课时)19.3梯形(2课时)19.4课题学习重心(1课时)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数据的代表(2课时)20.2数据的波动(2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8课时)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1.1二次根式(1课时)21.2二次根式的乘除(2课时)21.3二次根式的加减(1课时)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2.1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课时)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第二十三章旋转23.1图形的旋转(1课时)23.2中心对称(2课时)23.3课题学习图案的设计第二十四章圆24.1圆(1课时)24.2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课时)24.3正多边形和圆(1课时)24.4弧长和扇形的面积(2课时)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1课时)25.2用列举法球概率(2课时)25.3用频率估计概率(2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9课时)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3课时)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课时)第二十七章相似27.1图形的相似(1课时)27.2相似三角形(4课时)27.3位似(1课时)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4课时)28.2解直角三角形(2课时)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1课时)29.2三视图(2课时)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期中复习(2课时)期末复习(2课时)总计(26课时)必修11.集合(3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0课时)(1)函数(二)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二)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④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二)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且a≠1).(4)幂函数(二)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一)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①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必修二3.立体几何初步(6课时)(1)空间几何体(二)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四)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5课时)(1)直线与方程(三)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二)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必修35.算法初步(1课时)(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一)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6.统计(4课时)(1)随机抽样(一)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二)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一)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7.概率(2课时)(1)事件与概率(一)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一)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必修4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4课时)(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一)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三)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以及与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的单调性.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⑥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5课时)(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一)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一)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
本文标题:最新初中高中数学课时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2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