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染料助剂应用综合实训技术报告第一组
《染料助剂应用综合实训》项目技术报告题目:针织物的染整工艺班级:助剂0932小组成员:达凤刘高陈春果黄念志指导老师:朱月琴田恬高介平实训时间:20110613—252011年6月25日针织物的染整工艺TheKnittedfabricDyeingandfinishing摘要:针织物染整工艺是从针织物坯布(或纱线)开始,经过精炼(煮练)、漂白、碱缩、丝光、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过程,使之成为具有色泽鲜艳、形式多样的花型,并具有良好服用性能或特殊功能的产品,本文主要研究棉针织物的传统工艺。关键词:纯棉针织物染整工艺前处理染色后整理Keywords:KnittedfabricDyeingandfinishingpretreatmentDyeingFinishing1引言针织物有纱线弯曲成线圈,相互按一定规律串套联结而成,是纺织品的重要一族。它和梭织物、非织造织物列为纺织品的三大门类,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从服用、装饰领域向产业用领域飞速发展。针织工业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发展的。针织物染整技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今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也随着针织工业及纤维材料、染整机械、染料、化工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和进步。针织品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是逐步向高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针织物的优势在于穿着舒适、富有弹性,其不足在于尺寸稳定性差于机织物。通过各种高档的整理加工工艺,如双烧毛、双丝光再加上符合生态要求的免烫整理、纳米整理技术,可使其在保持原优点的条件下,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以满足高档时装面料的需求。二、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工艺1.1前处理设备和工艺工厂连续前处理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针织物没有浆料,圆筒状成型,加工需要低张力、松式处理等特点,所以,机织物的加工设备与方法不能完全满足针织物的加工要求。其在工厂一般设备如下:其工序依次为(1)浸渍→(2)气蒸脱矿→(4)浸渍→(5)气蒸→(6)洗涤→(7)加白→(8)出布,整个加工过程布保持圆筒状。气蒸脱矿(2)时间很短,最高温度为70℃,最长时间5min。气蒸(5)的最长时间为30min,最高温度100℃.洗涤(3)和(6)的用水量可以根据需要洗涤的布重来决定,以节约用水。浸渍(1)和(4)的工作液滴加根据处方计量泵控制,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加料的量。以上为工厂前处理流程,下面是实验室的小样实验。1.2前处理处方凯达精练酶3g/l100%双氧水10g/l浴比1:15温度沸煮时间1h1.3前处理工艺流程及条件针织物投入煮练液→练漂(沸煮1h)→热水洗(90~95℃)→温水洗(75~80℃)→冷水洗→晾干→待测定1.4前处理结果附:1#为前处理后布2#为原坯从上表格可看出,棉针织物在进行前处理后效果明显,白度提高显著、毛效达到理想效果以及强力损伤很小。1.5前处理注意事项:1.5.1连续式前处理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针织物没有浆料,圆筒状成型,同时棉针织物是由线圈连接而成,纱线之间的空隙大,易于变形,不能经受较大的的张力。故加工需要低张力、松式处理等特点,所以机织物设备不适合针织物的生产。1.5.2精炼剂要求:(1)精炼剂要求渗透性优良,对脱落的油脂和蜡质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分散性,防止再污染织物。(2)不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不妨碍拼用稳定剂的性能,耐碱和耐芒硝性好。(3)能适当抑制染料的初期上然,匀染性优良,不降低最终染料上染率(4)低泡性,防止在进行处理过度产生气泡,长期则对设备产生气蚀。三、棉针织物的染色2.1棉针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和不溶性偶氮染料等。但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的是活性染料,而活性染料的选择1#2#白度84.3960.11毛效cm/30min143原坯顶破强力N281.66281.66前处理后布顶破强力N277--损失率%1.65%--也是很重要。低温型活性染料易水解、亲和力较高、稳定性差。中温型的固色率较高、染深性较好及色谱较宽。高温型要在80到90度条件下染色,能源耗费大应用也不多。该实验采用的为中温型活性染料进行对棉针织物的染色。2.2染色设备A、纱线染色设备:往复式染纱机、高温高压染纱机、溢流染纱机、喷射染纱机和筒子纱染色机B、织物染色设备:绳状染色机、液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经轴染色机、连续轧染机2.3影响因素:1.温度影响实验试样编号1#2#3#活性黄3RS(%)(owf)222氯化钠(g/L)202020碳酸钠(g/L)101010染色温度/染色时间60℃/30min60℃/min60℃/min固色温度/固色时间60/℃30min65℃/30min70℃/30min布重(g)2浴比1:502碱剂影响实验试样编号1#2#3#4#活性黄3RS(%)(owf)2222氯化钠(g/L)20202020碳酸氢钠(g/L)--10碳酸钠(g/L)10氢氧化钠(g/L)10染色温度/染色时间60℃/30min固色温度/固色时间65℃/30min布重(g)2浴比1:50工艺条件及流程指标测试:利用电脑测色配色仪对织物的(K/S)值进行测试10min20minNaCLNa2CO3固色30min皂洗织物及染料染料实验结果温度影响实验结果编号1#2#3#(K/S)值3.34563.82453.6678结果分析根据(K/S)值得比较,65℃是最适合的染色温度2碱剂影响实验结果编号1#2#3#4#(K/S)值1.23113.52343.82452.9876结果分析根据(K/S)值得比较,碱剂碳酸钠的染色效果最好2.4最优工艺的选择以三因素三水平做正交试验表选出最优工艺。A:氯化钠(g/l)B:纯碱(g/l)C:染色温度(℃)A1=10B1=5C1=60A2=15B2=10C2=65A3=20B3=15C3=70实验结果分析在工艺(A3B3C3D3)的处理下,织物的表观深度(K/S)值可达到3.1456。这是正交表上九个工艺条件下的(K/S)的最大值。但理论最佳工艺是是A3B2C2D3,它在正交表并没有出现。检验的结果是在最佳工艺处理之后(K/S)值可达3.7945因此最佳工艺应是A3B2C2D3四后整理1、柔软整理工艺柔软整理有浸渍法和平幅浸轧法针织物的柔软整理,通常采用浸渍法。在绳状水洗机或液流染色机中进行,浴比1:(10~20),柔软剂用量为0.5%~1.5%,温度为20~60,除处理时间为10~20min.脱液后,用松式热风烘干。2、手感的评价方法一般采用手摸感觉法,也可以采用风格仪测试系统,如弯曲试验仪、表面摩擦系数试验仪及FAST-system,包括表面厚度仪、弯曲试验仪、延伸仪和形态稳定测试仪等。还有KES-system,由张力试验仪、剪切试验仪、纯弯曲试验仪、表面摩擦和五结束语目前,针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新工艺技术、新型设备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针织物染整加工,如印染加工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无废闭环式加工工艺(零排放印染加工);智能化小浴比和短流程练漂一浴、冷堆练漂和染色的低温印染工艺和设备;采用高效低水位逆流水洗技术和设备以及对针织物和纤维经过很好的处理,能最大程度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加强对各工艺单元操作的控制,使用水合化学药剂计量装置;设计最适宜的染料固色工艺和低耗、高效染整工艺设备;低(无)甲醛整理、气流柔软机等不断研制投入使用。生物酶出理技术、高能物理技术等在染整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针织物的质量和功能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随着新的纤维材料、染料助剂和新的染整设备的不断出现,也促成染整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参考文献1蔡苏英。染整实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金咸穰。染整工艺实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3GB2391-1980活性染料吸色率和固色率的测定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4范雪荣,王强。针织物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5徐谷仓。染整织物短流程前处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6沈志平。染整技术(第二册)【M】北京:纺织出版社,2005
本文标题:染料助剂应用综合实训技术报告第一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6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