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题目: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作者姓名:张莉单位:湖北潜江文昌中学职务:化学教研组长通讯地址:湖北省潜江市师范路33号邮政编码:433100电话:13872957774邮箱:1143314574@qq.com个人简介:张莉,女,43岁。1992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现任职于湖北潜江文昌高级中学,担任化学教研组长及年级主任,市骨干教师,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多次获得市“高考先进工作者”、“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称号,有十余篇文章在《湖北中小学实验室》、《中学生数理化》、《中学生理化报》、《化学学习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湖北潜江文昌中学张莉(433100)摘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新时期化学课改对化学教师的要求出发,以化学教师素养的形成过程为基础,探讨了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旨在提升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专业素养教学反思职后教育科研能力所谓素养,是指决定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专业素养即指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是否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及态度、个性等涉及信奉价值的个性心理特征之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指: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等。而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第一要有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要有过硬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第三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第四要掌握教育规律、树立教育理念;第五要有专业教学技能,即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知识和原理,在能力方面,能进行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第六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阶段有关教师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后流行于欧美,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归为五类:职业生命周期研究框架;心里发展研究框架;教师社会化研究框架;“关注”研究框架;综合研究框架。我国教育专家根据教师职业生命周期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准备期——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范院校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兴趣广泛,善于交流,勤奋钻研,和蔼可亲,而这些素质,应该是在学生期就有所表现的,他们都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知识丰富,这样的毕业生走上讲台,自然会缩短适应期,迅速走向成熟。适应期(1-3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肯钻研,善学习。适应期是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其特点是:(1)教育教学的实践能3力初步形成,对专业课程有基本的了解。(2)工作态度认真,每一节课都有严谨的教案,备考参考大量的资料,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3)对教案教学关注的多,对学生的学情和心里关注的少。(4)课堂缺乏应变能力,比如学生会的问题不是他期望的答案时不给予评价和讲解就回到自己的主题上。发展期(5-8年)——教学能力快速提高,逐步走向成熟特点是(1)、对自己的职业新鲜感开始减弱,对工作的激情和情感投入降低。(2)教育教学熟练化经验化,对教材和学生了如指掌。(3)、素质全面,工作效率高。(4)封闭心态,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根据经验去工作。(5)、教改意识不足,科研能力欠缺,教学中不善于发现问题,出现问题也是找客观原因。成熟期(10-15年)——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是:(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承担各种复杂的教学任务,是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2)、科研能力增强,能独立承担各项科研任务且有一定的成果。(3)、开始出现分化,有的转向成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有的继续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专研,力求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也有一些教师满足于现状,停步在“骨干教师”的称号上。创造期(15年以上)——教育专家型。特点是:(1)积累了丰富的成功体验,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2)他们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他们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解决问题,注重教学研究共同发展。(3)、他们师德高尚,理念成熟,思想超前,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张师生平等交流。二、化学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要性及新课改对化学教师的要求首先,学生在学习化学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缺乏。我们在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老师说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灼伤皮肤,有些犯罪分子对别人泼浓硫酸,导致别人毁容,有些同学就私藏浓硫酸,准备对某个同学打击报复。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有些同学就偷偷从实验室将钠带出,在教室里搞恶作剧,……这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低下,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的人文精神、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其次,中学化学教师的现状有待提升。从知识层面来说,部分化学教师知识面窄,知识陈旧,跨学科知识缺乏,对于化学前沿知识了解甚少,很多地区新教材中“化学与技术”、“纳米技术”、“功能材料”等内容无人上,或是采用让学生自4学的方式;从理念上来说,部分教师受高考的影响,重内容轻能力,忽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基本不做,靠背实验得分,导致学生部认识仪器,不会观察现象,不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出现高分低能;从教学技能层面说,只有部分青年教师能自觉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少数教师会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有在上公开课时。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也甚少,更不会自觉的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科研方面,部分教师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而没有科研意识,即使有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和无人知道而放弃;职业理想方面,由于教师的工作强度大报酬低,特别是化学教师,还要涉及实验的准备和研究,再加上有些实验的毒性,使得很多老师不安心教学,把教学只是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一有机会就渴望跳槽。以上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教师素养的提升,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为加快课改步伐,确保课改成功,提高教育质量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是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要有精湛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化学课改的宗旨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形成科学世界观,而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以实验为基础和载体,因此实验基本技能是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能从教学好生活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设计相关的实验加以验证和解释。三是能熟练的整合教材。新旧教材在编排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能够恰当地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四是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提高课堂效率,还能避免有毒实验造成的污染,例如一些微观概念(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子云、化学键),教学可采用电脑模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氯气和硫化氢的制备和性质检验实验也可采用电脑模拟,既可避免污染,又增强视觉的感官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五是要有科研创新意识。做“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只有5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三、提升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应对策略。(一)从教师自身来说:1、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树立成为名师,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要有了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就会不断地去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研究课题,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缩短适应期,迅速走向成熟。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适应课改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由应试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观念,在教学理论和目标上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摒弃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传统观念,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化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做一个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同行者。3、加强化学实验基本功和实验基本技能。实验基本功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要学习和研究化学就必须进行实验,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探究物质性质、结构和变化的过程,只有能熟练运用实验的手段才能学好化学,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家,化学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技能,在教学中重视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4、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中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1)结合课例,同事互助指导。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不仅能解决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瑕疵,也能促进其他各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能引发教学艺术切磋和教学研究,长此以往还可以促进研讨与培训一体化的校本发展机制。(2)借助于课例的专业引领。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最多的是:a、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b、身边经验丰富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c、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这说明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5、加强教学反思,用“反思”作助推剂,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6“实践+反思=成长”这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因此我们不仅要会“实践”,更要注重“反思”,利用札记、论文、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形式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更新、修订、充实、完善教学方案和调控教学进程,通过“实践和反思”更新我们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形成。6、加强职后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知识量日益增长,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要想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就必须要加强职后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和终生教育的观念。(二)从学校或教育主管单位来说1、加强对新教师的上岗培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建立一个适合新教师快速成长的良好机制,作为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的工作岗位充满着无限的期待,渴望能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态度认真,热忱高,但经验不足,因此,学校首先要激发他们目标意识,保护他们的工作热忱,为他们指派业务老师,定期检查他们的学习笔记,教学反思后记,并与组织新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活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2、积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共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又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更充分地挖掘和扩充课程资源,更好地选择教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增添教学内容,形成特色教案。3、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学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的作用。应制定一些鼓励性的政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比如制定“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的评选细则和奖励细则,只要每位教师都具有争当“骨干”“带头人”“首席”的意识,就能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4、加大投入。某些教育措施和政策的落实,是需要资金作保障的。比如现7代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师的培训、考察,各种活动的开展,各项奖励制度的落实……无一不以资金作保障。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的教学教研氛围,建立健全各种制度,鼓励教师快速提升专业素养,迅速成长,多长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这样学习才能得以稳定的发展。四、结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关注教师的成长即是关注教育的未来和发展,因此教师的培养应作为教育主管单位的一项重要工程。只要领导重视,教师自身努力,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本文标题:浅谈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9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