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劫难中的抗争——戊戌变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几个读书人”以谁为代表?他们的要求有哪些?这场运动叫什么名字?发生在什么时候?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梁启超;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公车上书;1895年再阅读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何谓【公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入京应试举人的代称。百科维新变法运动的发生背景:经过:1895年春,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了1300多名在京应试的举子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为什么会提出要求变法的主张?反对同日本议和——爱国要求变法——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关系,以君主、国王和皇帝等为元首,再通过立法对君主的权力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百科反对同日本议和——爱国要求变法——进步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为等在“公车上书”后,为实现改革的愿望又做了哪些准备活动?舆论准备政治团体论战辩理接受召见3.与顽固派论战4.光绪帝召见康有为1.创立《万国公报》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2.成立强学会政治团体接受召见舆论准备论战辩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国是即国家大计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方面军事方面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1898.6起)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戊戌变法究竟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假如你是封建官僚,你会支持变法吗?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比较满意,利于发展——不支持,触动利益——比较满意,但无实权戊戌政变1898.9维新变法运动的结局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运动的结局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戊戌政变西太后弄权政变六君子人头落地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运动的结局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废除新法法令,仅留京师大学堂康有为、梁启超仓促逃亡国外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洋务运动时留学生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1.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2.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3.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课堂小结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万国公报》创办C.强学会成立D.戊戌政变练一练2.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3.在《戊戌变法》的历史剧中张军饰演当时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练一练4.戊戌变法过程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开放言论,创办报刊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D.训练新式军队练一练请回答:1、“贼”是指谁?2、为什么“无力回天”?3、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4、这次变法的失败说明什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缺乏群众基础。谭嗣同想做中国第一个因变法而牺牲的人,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说明和平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本文标题:戊戌变法汇报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7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