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24《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分项练习试题(必修2)
学而思网校页政治:2.4《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2)一、选择题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1.政府网站应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但有的政府网站很少能成为老百姓浏览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政府要()A.公正司法、严格执法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D.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需要政府增强服务意识,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即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B最符合题意;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而政府是行政机关,A不选;政府不是立法的主体,C不选;D与题意不符,应排除。答案:B2.(2011·潍坊模拟)解决右边漫画《城管执法》中反映的矛盾,需要()①加强立法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推广文明执法,倡导人性化管理③经营者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守法经营④依法严厉打击小商小贩,净化城市市场环境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④解析:审读漫画标题、内容,可判断出漫画讽刺了城管人员没有合理行政。④不正确,排除,应打击不法小商小贩。答案:A3.(2011·镇江模拟)由于快速、便捷、即时等特性,网络成为中国民众参政、问政的重要渠道。各地政府官员也在“试水”网络,问计于网民。“网络问政”表明()①网络是民众实现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最佳途径②自觉接受网民的监督是有权威政府的标志③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得到有效监督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学而思网校页解析:网络可以实现民众的表达权和监督权,但不是最佳途径,不选①。有权威的政府必须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不选②。网络问政,有利于政府接受群众监督和依法行政,故选③④。答案:C4.(2011·苏州模拟)近日,我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在法院开庭。被告当庭表示将撤回某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因为该项目对环境有潜在危险。这说明()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③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司法监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公益行政诉讼案警示行政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审慎用权。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民主和法制。排除④。答案:A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5.(2011·济南模拟)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这启示政府()①实施信息公开,方便公众监督②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③完善参与机制,让公众广泛参与政治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人民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主动接受人民监督。④与题意不符,应排除。答案:A6.2010年12月7日,山东首个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开通。该网站由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主办,网友可以通过此平台咨询政策、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材料包含的监督形式有()①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②人民政协的监督③社会舆论监督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举办,体现了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答案:D7.结合上题材料说明重视网络媒体搞好监督有利于()①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③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④公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A.①②B.②④学而思网校.③④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舆论监督政府的意义。②④项都与题意不符。答案:D8.2011年1月11日闭幕的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指出: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下列名言与该要求不符的是()A.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道德经》)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C.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D.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南宋《官箴》)解析:本题考查廉政建设问题,A项没有涉及到廉政问题,应选A。答案:A9.(2011·哈尔滨模拟)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①错误,在我国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③错误,政府不是司法机关,不能行使司法权。答案:D10.(2011·南京模拟)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了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普通网友零距离的直面在线交流长达两个多小时,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这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①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③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促进决策科学民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①错误,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答案:D三: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学而思网校.(2011·温州模拟)近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显示了政府根治网络低俗之风的决心。在这场净化网络环境的斗争中,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认同。此举表明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①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③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④依法执政,体现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等知识。②混淆了政府和权力机关的权限,表述错误;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要求,④不合题意。答案:C12.(2011·合肥三模)右边漫画《网络问政》中政府官员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①有利于促进公民政治权利的不断扩大②拓宽了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渠道③增加了政治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强化国家的政治管理④有利于促进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①项错误,公民政治权利没有扩大。③项强化国家的政治管理的观点不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材料1:2010年11月8日,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公信力?材料2:2010年,从方舟子被袭到提问广州亚运,从曝光常德抢尸、“腐败书记日记门”到“我爸是李刚”,在一件又一件热点议题中,微博都显示出强大的网络信息放大功能。网络舆论对推动公共事件逐步解决,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注意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重性。学而思网校页(2)请运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认识和利用网络舆论?解析:第(1)问考查政府的公信力,涉及到政府要依法行政、要主动接受监督等。第(2)问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把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回答。答案:(1)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廉洁、高效、令行禁止,有错必纠。政府要自觉接受社会、人民群众、司法机关等各方面的监督。(2)①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网络使百姓拥有了话语权,使政府通过网络舆论了解民意,对国家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也要注意有些网络舆论有虚假性、误导性,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②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对待网络舆论应该兴利除弊,运用法律和道德加以规范,使“利”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社会的进步。③作为公民要正确分析网络舆论,利用网络舆论促进社会进步,做文明有素养的网民。总之,对于网络舆论的认识和利用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2011·济南模拟)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12005~2009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对比图22005~2009年我国劳动报酬和企业盈余占GDP比重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48。材料2: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学而思网校页(1)揭示材料1中图1和图2(含注)分别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图中反映的问题?(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依据。解析:第(1)问考查如何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可联系到完善分配制度,提高两个“比重”、协调三个转变等回答。第(2)问考查政府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的依据,要紧密结合政府的有关知识回答。可联系到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答案:(1)①图1反映了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图2表明2005年以来,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个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合理运用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全面履行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③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④政府用权必须接受监督。这既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民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本文标题:政治24《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分项练习试题(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