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政治必修二第七课学案
1高一政治导学案《政治生活》学案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前自主预习】完成练习册知识梳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情境导入】三、【目标展示】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并熟记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过程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历史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激情投入,体验高效学习的快乐。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四、【课堂预习展示】1、你来试着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2、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我国56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形成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了什么原则?它们之间什么关系?24、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五、【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材料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西藏,人口不足3000人的珞巴族也有自己的一名代表;在西藏,学校除开设汉语教学外,另还开设藏语言教学,包括藏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材料2:全国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无私援助也从未停止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援藏工作的高潮。近些年来藏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展,各个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水乳交融、具有深厚血肉情感联系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材料3:从2000年起,我国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云南、贵州、青海3个民族自治省固定投资30204亿元,年均增长25.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4.7%。“十五”期间中央政府对西藏投资312亿元,建设117个重点工程,以改善西藏基础设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并给与财政补贴369亿元,全国各地援藏项目71个。2005年,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4亿元,经济增速连续5年超过12%;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思考:以上材料如何体现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合作探究2】原苏联共有13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50%左右,苏联长期推行大俄罗斯主义,推行大民族主义,忽视少数民族,否定少数民族的特点,人为地加速推进民族同化过程,严重挫伤了各族人民的感情,致使民族关系十分紧张,为日后民族问题大爆发埋下了隐患。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依然矛盾重重,诱发了车臣战争。思考:(1)车臣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是什么?(3)你能否从中分析出处理民族关系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3(4)车臣战争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六、【易混易错】1.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和互助.3.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平等.4.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相互联系的,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七、【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八、【巩固练习】1、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材料体现了()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B、各民族都有权利参加国家的管理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2.云南省的干部选拔任用中有两条“硬杠杠”:一是全省25个少数民族必须至少有一名以上担任厅局级干部;二是每个省厅级部门必须至少有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因为这两条“杠杠”,独龙、阿昌、德昂和布朗四个民族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干部。这两条“杠杠”说明()。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我国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D.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3.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达赖一伙人却企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这引起了包括广大藏族同胞在内的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这表明()。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障4.海峡两岸携手祭孔,“海峡月-中华情”央视中秋晚会又实现大陆主会场和台湾分会场的同台直播,晚会让身处全球各地的华人涌起了同根同源感同身受的思念之情。海峡两岸的这种文化交流是()4A、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B、促进祖国统一的有效措施C、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实现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5.西藏自治区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使全区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3.4%,提前一年实现20世纪末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这一事实说明()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我国各民族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实现了平等C、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D、发展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中心6.甘肃临夏全州有192万人,少数民族同胞占到近60%。经济发展落后使该州大部分地区与先进通信技术无缘。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三十多个基站,促进了移动通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普及。国家之所以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因为()。①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实现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1年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在庆祝大会讲话中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把西藏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1)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2)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西藏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典范?从公民角度谈谈你的认识。九、【高考链接】1.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5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l2.4%。上述事实体现了:()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十、【总结反思】十一、【释疑点拨拓展】1、地方民族主义:——又称“狭隘民族主义”。它是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中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影响的存在,会影响甚至破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间的团结,削弱甚至反对共产党的统一领导,阻碍甚至反对在本民族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文化建设。2、大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应,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认为本民族是“大民族”“优秀民族”,应处于支配地位,享受各种特权,歧视、排斥和压迫国内较小民族,并在可能的时候,侵略和掠夺国外其他民族。在我国,大民族主义的表现主要是大汉族主义。3、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语种达80多种;21个少数民族有现行的本民族文字27种,这些文字都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西藏中小学普遍实行藏语教学或藏汉语双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共16门学科的181种课本、122种教学参考书和16种教学大纲被编译成藏文。继蒙古文网站之后,世界首家藏文网站——同元藏文网站已于1999年12月在中国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建成。十二、【作业布置】:1、复习本框所学知识,做检测题。2、预习下一框教材;导学案思考“互动探究”中的问题6高一政治导学案《政治生活》学案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课前自主预习】完成练习册知识梳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情境导入】三、【目标展示】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过程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历史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重点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难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四、【课堂预习展示】1、你来试着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2)地位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4、自治机关(1)是什么?(2)双重地位(3)双重职权:4、自治权(1)地位、(2)含义(3)内容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要性和意义)7五、【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这些民族乡也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吗?【合作探究2】材料一: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材料二: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年龄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材料三: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材料四:西藏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等政策思考: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自治机关的什么自治权?【合作探究3】材料一: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材料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
本文标题:政治必修二第七课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7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