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因素
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金融国际化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成一体,使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因素一,宏观政策欠佳。二,金融体制的约束。三,境外金融机构数量少,国际化水平低。四,金融市场封闭。五,人才问题。六,人民币的国际化。七,利率的国际化。八,国内金融环境不良。九,国际对中国金融业的限制。十,发达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一,宏观政策欠佳。政策和环境是金融国际化的两大基石。目前,我国的对外金融政策总体上是有所松动,但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对国际化金融机构、工具和人才的交流,项目的单独与合作开发等均约束重重。同时,经济、文化、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综合环境因素也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面对现代世界信息网的形成和飞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化方面作了一些投资,对于及时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处理业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与国际大银行比差距甚远,陈旧落后的设施难以与装备先进的外资银行抗衡,还会不同程度的限制国内业务的发展,对打开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事例:2003年中国要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说再见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7%~8%经济增长。但目前此项政策的正面效应已经在递减,它的负面影响在扩大。它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财政乃至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膨胀的财政赤字正使中国政府难以承受,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使得“淡出”正合时宜,中国实行6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正在走向尽头。中国政府最近发出的信号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削减公共债务负担的困难时刻即将来临。财政部刚刚发售了一只两年期国债,以帮助解决今年的财政困难。财政部另外还呼吁公众购买下个月将特别发行的中国储蓄债券,以此作为对政府预算的进一步支持。中国政府在差不多6年的时间里创造出巨额预算赤字,分析师认为这个问题已快达到承受的极限。政府官员不愿承认政府财政已濒临危险边缘,但他们承认,2003年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几乎不可能如今年早些时候承诺的那样,降至远低于2002年的3.0%的水平。自从人们对高额财政支出已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疑问以来,中国的媒体不断载文批评财政扩张政策。由于今年赤字控制进展甚微,且对政府债务负担的担忧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利率上升,政府在国内信贷市场融资的难度加大。而且按照其预算计划,年底前中国政府仍需在国内债券市场筹措近116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部分国债需求突然不足在9月份曾令政府跌破眼镜。由于担心通货膨胀抬头或至少利率将上升,信贷市场出现萎缩,从而令人怀疑政府能否完成今年创纪录的人民币6400亿元的筹资计划。同时,中国领导人面临诸多重大政策难题,除了继续维持赤字财政外,没有别的选择。要掏腰包的事情太多,譬如说政府需要把日收入不足两美元的6.27亿中国人融入经济中,还需要制定另一项数十亿美元的银行业救助计划,以及构建一个既能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又能应付类似非典的医疗紧急状况的体系。一些分析师认为,政府对于国内债市不稳定的担忧可以解释为何财政部计划发售45亿美元海外债券。这些债券的第一部分已于上月定价。一些债市交易员称,这或许还能解释为何数周来央行一直向债市注入现金。二,金融体制的约束。我国金融体制的诸多弊端不仅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而且也归因于体制本身缺乏内在约束力。经济基础的构造不合理。传统的命令型经济体制根本否定了市场经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运行不畅,效益低下,金融处于浅化状态。中国金融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自身的企业化进程也较慢,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金融业处于”准”企业化状态,银行缺乏独立的产权,权力过分集中上级行,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而运行。经过初步的改革,唤醒了激励机制,却未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只有在政企分开的前提下,达到权责利的统一,才能搞活金融机构,走向世界。2013年铁路机车招标被国企包揽近日公布的第二轮铁路货车招标结果显示,此次招标的价值4.23亿的石砟漏斗车由国企独得,其中,中国北车(5.49,0.07,1.29%)中标比重占40%。而备受瞩目的客车和动车招标结果也将在本月中下旬陆续出炉。相较8月的动车招标,此次招标规模增长明显。资料显示,此次招标包括250型动车组78列,350型动车组180列,动车组合计258列。和年初规划相比,年内招标货车数量下降23%、客车数量下降54%,但动车组数量上升60%以上。“国家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就一定会增加机车的投入。动车数量超预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铁路建设正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原所长董焰表示。不过,此次货车招标,民营企业济南东方新兴车辆公司再次一无所获。此前第一轮铁路货车招标中,该公司就空手而归。这意味着,国内唯一一家铁路民营货车公司,今年内或无一订单。新一轮招标启动这一轮超过600亿元的招标让市场翘首以待。截至目前,价值4.23亿的货车招标结果已经出炉,订单由中国南车(5.03,0.03,0.60%)子公司、中北车子公司、晋西车轴(15.11,-0.18,-1.18%)子公司和南方汇通(9.30,0.22,2.42%)共享,其中中国北车中标比重占40%,约1.69亿。“本次动车组招标金额预计为565亿元,机车约44亿元,客车货车小计24亿元,合计633亿元,加上第一次招标,年内招标金额总计达1158亿元。”中金分析师吴慧敏表示。这是几年来规模最大的动车招标。招标公告显示,此次动车组整车招标达314列,较首次招标的159列大幅上升。本轮招标250型动车组78列,350型动车组180列,动车组合计258列,其中,高毛利350型动车组占比70%,加上第一轮招标的159列,总计417列,超出年初规划的290列60%左右。“动车组大幅超预期。”中金研报显示。在客、货车均有下降的情况下,动车数量的上升尤其亮眼。事实上,受动车事故影响,近两年铁路系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招标。资料显示,原铁道部自2004年起启动动车组招标以来,至今共招标约1300列。其中,2009年为招标采购动车组的最大年份。不过,2010年和2011年,动车组招标陷入停滞。近两年来,“南北车”来自原铁道部的动车组订单未过百列。今年7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的部署。8月,动车招标高调重启。与之前不同的是,招标的透明度有所提高,“玻璃门”则有所缓解。达到条件以后,一般行业内企业都能入围。入围之后,用抽签或摇号的方式,极大地遏制了“走关系”的可能。这也意味着,民企进入铁路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公平对待。据一名之前参加过铁路招投标的人士表示,以前铁路招标只有一个内部平台,能够参与招标的公司也不多,大多数招标都是根据原铁道部的意愿规定得标者。“想给谁就给谁,常常是还没有开始招标,企业就已经知道谁得标了。所以以前没招标先进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民企的“鲶鱼效应”此次货车招标,尽管国内唯一进入“铁路车辆设计生产维修被许可企业名录”的民营企业再次与订单失之交臂,但“鲶鱼效应”搅活货车市场的目的似乎已经取得效果。“此次招标的车辆不是济南东方新兴的主力车型,不具有和国企竞争的能力。不过,在上次招标中,由于有这家民企参与,最后货车报价大幅降低。”业内人士表示。据了解,8月的货车招标中,最低价格仅31.98万元/辆,最高价也仅33.96万元/辆,比去年的中标价低近5万元。货车技术成分较低,因此竞争者多,但是利润小。而货车报价整体偏低,或将使中标的南北车亏本生产。“民企不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动车有困难。但是逐步放开车辆生产的权限,有计划的引入竞争,对国企也是非常好的。”一位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表示。作为轨道交通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机车制造厂的入门门槛非常高。除了生产线、生产能力,还必须拥有某一型号车辆生产的资质。有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中集集团(12.88,0.37,2.96%)已经谋求进入机车制造市场多年,运作良久,但这家央企至今被拒之门外。截至目前,我国约有18家机车制造厂,其中,约13家是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各自的下属子公司,原本隶属于原铁道部,后从原铁道部剥离出来,归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另有4家是来自军工装备的企业,如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北方创业(14.62,0.18,1.25%)股份有限公司和晋西铁路车辆有限责任公司。铁路系统是个极其封闭的系统,任何一家公司想要敲开这个市场的大门都极不容易,铁路人士自嘲称,要么需要资质,要么需要财力和能力,要么需要特殊的背景。“关键在于放开,不要总是靠审批。在这个安全系数要求很高的行业里,掌握核心技术的国企优势依然存在。放开准入不代表车辆的安全系数降低,相反,会让参与竞争的企业更注意安全系数,因为在市场化竞争的背景下,任何事故都可能毁了一家企业。”上述专家表示。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民营企业家们派送了一批包括石油、电力、铁路等含金量高的项目,不过,机车放开或许还需要时日。三,境外金融机构数量少,国际化水平低。目前我国只有中国银行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海外拥有较广泛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而其它银行在海外分支行较少,对外汇资金的调拨,国际金融市场信息的收集,资金的拆借都产生不利影响。这样既影响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益,制约中国跨国金融业务向纵深方向发展也难以使中国跨国银行跻身于世界跨国银行之列。我国的合资、外资金融机构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所占比例太小,发展速度远不及三资企业,近6万家三资企业虽带来巨额的外资积集,但投产后的主要支持者仍是国内银行,我国正在逐步对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正从风险小、收益大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中走出来同国内银行进行全方位的争夺,中国NOKIA公司提前还清了中国银行的巨额贷款,转投外资银行贷款,这应给国内银行一个警告。事例:中国与美国的银行业务的差距(一)金融资产结构不同传统的存贷款为主要方法的银行结构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的直接融资面在不断扩大,间接融资面逐渐缩小,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中介业务衍生产品服务已成为其主要的赢利手段,私人业务约占整个银行资产业务的40%左右。传统业务、中介业务、私人金融业务三块在美国的银行业务中是三足鼎立。(二)金融产品涵盖面不同美国银行界提出,企业需要什么产品他就可以为他设计与提供什么产品。在美国,网上银行的金融产品已覆盖了所有金融产品的一半以上,他们告诉我们约占60%,对公业务绝大部分是电子化和网上银行,实行的都为无纸化的交易。就是私人业务也是以网上银行为主。银行根据客户的需求,向软件公司提出设计要求,而软件公司则负责开发与设计,并订立合同,违约赔钱,完成收钱。在美国,银行的大厅是全开放的,大厅一半对公,主要以信贷对公结算为主;一半对私,主要是私人理财。一个经理,一名助手,为客户设计理财的金融产品,操作金融资产。我问他们一般每年回报率有多少,他们讲银行操作的报酬率一般在20%左右。养老基金的操作以安全为主,比较稳健,其回报率一般也有15%左右。大部分通过机构专业人员为其操作,75%通过投资公司,25%自己操作。(三)内部支撑系统与营销的体系不同美国的商业银行完全以电脑网络作为内部支撑系统,后台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与总部完全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各种业务实行集中开拓、集中授信、集中审批,加快了速度,节约了人力,也降低了成本,形成了很彻底的专业分工。中后台员工的配备占整个员工总数的25%左右,而营销人员要占65%左右。(四)各项评价体系不同在美国,有相当发达的中间机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机构,他们的许多资料都上网,而且
本文标题: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