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本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对《品德与社会》这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大多数同学聪明伶俐、学习认真,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同学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成绩较差。这期还应加强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的训练指导。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教材的体系结构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四年级上册编制了“珍爱生命”、“安全地生活”、“花钱的学问”、“关心你,爱护他”四个单元,共14课。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一般每课建议安排2~3课时,一册书安排40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四、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珍爱生命、安全地生活、花钱的学问、关心他,爱护他。“珍爱生命”这个单元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养成良好的习惯;热爱生命,具有爱心。“安全地生活”这个单元教育学生负责任、安全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在公共场合注意安全,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注意保护自己。“花钱的学问”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节约用钱,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关心他,爱护他”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长辈,有爱心;要求学生能主动帮助别人,关心他人;周围的邻居做好事,能和大家一起做事。五、教学建议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6---9课时第二单元6---9课时第三单元8---12课时第四单元8---12课时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祖国1、我的祖国多辽阔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中国政区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8.23授课时间:9.2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四、总结升华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师总结。教后反思: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加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二课时备课时间:8.23授课时间:9.4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二、拼地图。1、课件出示: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中国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3)展示汇报。(4)学生互评。三、观察描述。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四、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1、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2、正确写出自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五、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3、教师总结。反思:学生对常识知识不了解,以后要多注意。学生增加了对常识的了解。2、江山多娇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讲授法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国地形挂图2、查找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9.3授课时间:9.9一、导入新课。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有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②请读小资料:P5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④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面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三、走进母亲河。(板书:我们的母亲河。)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4、歌唱母亲河。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看谁感情最真挚。③讲一个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或朗诵一首诗、唱一首赞美的歌……四、小结。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五、延伸课外。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板书:江山多娇祖国就像一幅画:西高东低地形齐全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岛屿……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教后反思: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地理形势,对祖国的版图有所了解。增加了爱国的热情。第二课时备课时间:9.3授课时间:9.11一、讲我的旅游故事。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要求: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二、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
本文标题:教案《品德与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1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