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仿真的概念、类别及特点?概念:就是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模拟现实的动态系统,在仿真模型上执行各种实验,以评估和改善系统性能。类别与特点:(计算机仿真、系统仿真)1)连续系统仿真所模拟的系统的状态变量随时间连续变化。如温控系统真中的温度是连续变化的,也称连续仿真。2)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所模拟的系统的状态变量随一个个事件的发生而在特定的时间点离散变化,系统的状态变化是由(往往是随机发生的)事件驱动的。如排队系统中队列长度是随顾客到达、顾客离开等事件离散变化的,也称离散事件仿真。3)混合仿真所模拟的系统既有连续的部分,也有离散的部分。事件系统仿真混合系统仿真2.简述仿真项目的研究步骤?1.定义仿真研究的目的2.收集数据、建立概念模型3.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4.模型校核(Verification)与验证(Validation)5.实验运行和结果分析3.模型的概念、类别及特点?概念:是系统各元素交互关系的简化表示,这些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流程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等。类别和特点:3.1物理模型是实际系统的物理复制品或按比例缩放实物模型,也称实体模型。3.2逻辑模型指以图符或数学方程式等表达的反映现实系统要素间逻辑关系的模型。逻辑模型可以进一步分类为3.2.1符号模型3.2.2解析模型3.2.3仿真模型。符号模型是利用一些图型符号诸如矩形、箭头等,来描述一系列的活动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常见的符号模型有流程图,设施布置图等。优点:容易制作,易于理解。缺点:无法利用它们对系统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另外,符号模型也无法把握系统动态行为。解析模型(又称分析性模型)是一种利用数学方程式(含不等式)表达系统要素间关系的模型。它可以是简单的方程式,也可以是复杂的数学规划模型(由一个目标函数和一组约束方程组成)。优点:形式规范,通常能够求得确定的最优解缺点:通常只能解决静态的、规范性的、确定性的或简单机率性的问题,难以解决复杂动态随机系统问题。仿真模型指利用计算机建立的模拟真实系统运行的模型。仿真模型可以模拟和研究复杂动态随机系统。通过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通常比用实际系统进行实验成本低得多。4.现代可视化仿真软件的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通用语言:VB,C,C++,Fortran等通用仿真语言:GPSS,SIMSCRIPT,SLAM,SIMAN等电子表格及其插件:Excel,@Risk(Excel插件),CrystalBall(Excel插件)等可视化仿真软件包:ExtendSim,Arena,Promodel,Witness,Anylogic,Flexsim,Automod,eM-Plant等仿真的未来发展:虚拟现实接口改进更好的动画多主体仿真5.层级模块的概念及作用?概念:层级功能可以将一些基本的建模结构(例如一群连接的模块)封装为一个单个的、高级的结构,即层级模块。作用:层级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建模,降低模型的复杂性。6.方程的概念及extendsim软件中的模块种类及特点?方程概念:方程就是一系列用来对一个或者多个输入变量进行计算,输入一个或者多个输入变量的命令。模块种类特点:7.仿真时钟的概念及特点?概念:仿真过程中的当前时间值记在一个特殊变量中,称为仿真时钟特点:1)仿真时钟不过就是一个记录当前时间的变量。2)与实际时间不同,仿真时钟并不是连续推进、均匀取值的,而是从当前事件的发生时间跳跃到下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因为相继两个事件之间系统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所有也就没有必要让仿真时钟遍历这两个事件间的时间。3)仿真时钟和未来事件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仿真初始化和处理完每个事件之后,会从未来事件表中移出顶端记录(即下一个要发生的事件),然后将仿真时钟推进到该事件的发生时间(该时间值是事件表记录的数据项之一)所移出的记录中的信息(包括实体标识、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类型)则用于处理该事件。如何对事件加以处理取决于该事件的类型和系统当时所处的状态,但一般说来可以包括更新有关变量和统计累加器、改变实体属性、将所生成的新事件插入未来事件表8.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哪些?实体及其属性、资源、队列、活动、控制、全局数据存储、系统变量、事件、仿真时钟9.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念、特点及举例?(?)10.排队系统的概念、特征及举例?概念:是由顾客和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服务台组成的系统,顾客先进入等待队列排队,然后接受服务台提供的服务。特征:1)拟到达总体2)系统容量3)顾客到达过程4)服务时间与服务机制5)排队行为和排队规则11.排队系统的排队行为有哪几种?1)拒绝进入2)中途换队3)换队12.时间加权平均数与简单平均数计算方法有何不同?简单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时间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时间加权平均数是指将每个时间值乘以权重后所得的数求和,再除以个数。13.实体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是被加工、处理或服务的对象,它们在系统中移动、改变形态、影响其它实体及系统状态,并影响着系统性能。2)特点:14.随机数及随机数种子的概念?答:在仿真软件中,随机数是利用递推公式产生的,因此是伪随机数。该递推公式的初始值称为随机数种子,然后依次递推计算,可以得到一个随机数序列。15.仿真输入数据分析的概念及作用?概念:就是采集输入随机变量的样本值,并进行分布拟合,确定其概率分布的过程。作用:16.仿真输入数据分析过程中如果多个分布都能通过某一拟合优度检验,那么如何确定哪一个分布拟合最好?1)这时一般对每种检验计算一个P值(P-Value,在0-1之间),对同一检验,P值越大的分布函数拟合越好,因此选择P值最大的分布函数作为最终的结果2)但这不是绝对的,有时,不同检验的P值并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经验和其它因素判断哪个更好,同时,P值一般应该大于0.1,否则就要考虑经验分布了。17.建模与仿真输入数据的分布拟合过程包括哪些步骤?1)收集原始数据2)数据检验独立性检验同质性检验平稳性检验3)辨识分布类型4)参数估计5)拟合优度检验18.自相关图的概念及作用?概念:自相关图是反映数据间相关系数(在-1和1间取值)的图;作用:若所有相关系数都接近于0,则数据独立(随机);若某些相关系数接近1或者-1,则数据存在自相关,不独立。19.仿真结构建模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是指利用仿真软件包提供的建模构建建立结构模型。特点:20.模型校核与验证的概念及常用方法?1)校核(verification)就是考查模型是否按照预先设想的情况运行,是否按照设计的概念模型运行,通俗地讲就是找出模型中的各种语法及逻辑错误,类似于调试。2)常用的校核方法有:每建立模型的一个部分,就立刻检验该部分的运行是否正常,以减少以后模型变得过大时检验的复杂性。用常量替换随机性的模型数据,消除模型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运行模型考查其运行和输出是否符合你的预期。输出详细的报告或追踪记录,检查是否符合你的预期。每次只让一种类型的实体进入系统,然后跟踪它,以确定模型的逻辑和数据是否正确。将资源数目减少为1或0,看会发生什么。生成极少的实体或极多的实体,测试极端条件下模型运行和输出是否正常。生成动画,并观察动画运行是否正常3)模型验证(validation)考查模型的行为是否与真实系统运行一致。4)验证模型的一般方法收集实际系统的数据输入模型,然后将模型运行的结果和实际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相符如果有动画,用户也会通过动画进行部分验证工作。21.仿真的相对误差的概念及计算?相对误差,即置信区间半宽与样本均值的比例。22.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分析的类型、特点以及每种类型的事先必须明确的仿真实验设置?1)终止型仿真特点:仿真实验设置:确定初始状态确定仿真运行的终止事件确定仿真重复运行次数2)非终止型仿真特点:仿真实验设置:确定预热期确定仿真运行时间长度确定仿真重复运行次数23.如何估计输出变量的均值及置信区间?通过多次独立的仿真实验,获得一组输出变量的样本值,然后利用样本值来计算输出变量的均值和该均值的置信24.如何确定非终止型仿真预热期?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性能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观察平均队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当曲线进入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时,预热期就结束了,此时就可估计预热期长度。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感兴趣的性能指标可能有多个,因此应该对每个感兴趣的性能指标各运行几次(如3-5次)仿真,取最长的预热期作为最终的预热期。有时有经验的用户还能够根据经验判断系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进入稳定状态,将直接观察法和用户经验判断相结合就更加准确了。直接观察法虽然不太准确,但简单实用。2)跨轮次平均法首先选择一个绩效指标,如平均队长然后将运行时间分成等长的m个时间段(如1小时一段)运行n次仿真(5-10次),计算各次运行各时段的平均队长将多次仿真相同时段的平均队长再进行平均,得到一个平均后的平均队长的时间序列以时段号为横坐标,画出该时间序列的曲线曲线走平的时候就是预热期结束了25.如何确定终止型仿真和非终止型仿真的运行时间长度?一个经验规则是要稳态持续时间长度需足够让每一种事件(包括最少见的事件)至少发生许多次(最好几百次)另一个经验规则是让稳态时间至少10倍于预热期时间或者稳态数据量至少10倍于预热期的数据量,总之,只要时间允许,应该使得运行时间尽可能长一些。26.什么是仿真输出分析?是对仿真产生的输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测量一个系统的各项性能或比较两个或多个备选系统方案的性能。27.在输出分析时,如何确定终止型仿真和非终止型仿真的重复运行次数?近似计算法近似计算法就是利用公式近似计算所需的运行次数。其操作过程是:先初始运行n0次(如10次)仿真,利用这n0次得到的输出计算初始样本方差s,然后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应该运行的总次数n:28.置信区间的半宽的概念及计算?29.终止型仿真的概念及终止点的可能情况?系统运行有一个自然的终止点,自然确定了仿真时间长度。终止点可能是:1)模型达到结束条件。如银行服务系统到达一天的结束时间结束,或者到达结束时间关门然后服务完最后一个顾客结束。2)调查期间完成。如超市的高峰期结束。3)指定任务。如生产计划完成,修理了指定数目的机器等。30.终止型仿真和非终止型仿真的区别是什么?1)终止型仿真系统运行有一个自然的终止点,自然确定了仿真时间长度。2)非终止型仿真系统没有一个自然的终止点确定仿真时间长度。31.仿真优化的概念、步骤及extendsim软件中的仿真优化模块的功能?概念:是指寻找最佳的参数值,以使得目标性能最优。步骤:模块功能:ExtendSim提供Optimizer模块,可以自动确定模型的最优参数值。
本文标题:建模仿真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2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