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汇总2
1第一节教育的概述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学校系统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__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__。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3、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__、近代的____。(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5、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学校教育系统)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也就是指________。(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以及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提出____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9、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升学,就业)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化、职业中学____化的趋势。(职业,普通)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13、六艺:________。(礼、乐、射、御、书、数)14、春秋战国时期____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私学)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____、____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科举)217、宋代以后,____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________,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___,强调____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____,其次是____。(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骑士教育)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是________。(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____》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论语)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等。(学记)4、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____;第二步叫____;第三步叫____。(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中。(理想国)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____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____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斯多德,追求理性)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____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____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____的思想渊源。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____》中有大量反映。(自然,分阶段,和谐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学)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____的《____》。(夸美纽斯,大教学论)8、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____》。(卢梭,爱弥尔)9、德国哲学家____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3动物。(康德)10、瑞士教育家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11、英国哲学家____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____的《____》为标志,美国____的《____》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13、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凯洛夫)14、_赫尔巴特___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____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__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伦理学和心理学,心理学,伦理学)15、____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____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赫尔巴特,杜威)16、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教育思想有:____,____等。(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杜威强调____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____为目的,围绕____组织教学,以____著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____教育思想体系。(儿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儿童中心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第一节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性与____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可能,可塑,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____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的作用。(培养人,主导)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____、4____、____、____。(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六周岁)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二节教师1、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职业,教师是____人员。(专门,专业)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____的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4、___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7、教育能力是指________。(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8、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____,其次要求____,再进一步要求____。(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________。(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师生关系是指________。(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师生关系主要有:(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3、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关系。(人-人)5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____上的、____上的影响。(思想、人格)第一节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________。(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____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____,____,____。(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4、____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____的制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____。(培养目标)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的关系。____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____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普遍与特殊,教育目的,培养目标)8、教学目标是________。(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9、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____。(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具有____、____、____,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____。(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3、_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
本文标题: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汇总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3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