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开化是个好地方--马金历史悠久
马金历史悠久。1979年从邻乡中村乡双溪口出土的石斧、石镰、石锛、石网坠、印纹陶等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从事农牧、渔猎、制陶等生产活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马金始设集市镇,隶属常山县宗化乡。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吴越王钱叔分常山县北境七乡置开化场,以开源(今县城一带)、崇化(今马金镇一带)二乡各取一字得名。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升开化场为开化县,县内仍置七个乡,马金仍属崇化乡。元代马金为十都。民国时称马金镇。建国后,本区域为马金区公所和马金乡(1985年复称镇)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仍为马金镇政府所在地,为本县除县城、华埠镇外的第三大镇。现存的马金老街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现有64幢古店铺与民居保存较好,属清代和民国初年的徽派砖木结构建筑。现存的天童山道观和寺庙为政府宗教部门批准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宋元佑年间(1086年)建玉霄宫,明万历已卯年(1579年)建二仙祠。此后,天童山道佛两教兼容。解放初期,道观、寺院被毁。改革开放后,重新修建了道观、寺庙。马金老街,始建于唐代,北接姚家古城墙南城门头,南至下街文昌路,长有一华里多,宽5-6米;街面上铺着长条的青石板,是开化至徽州的古驿道;沿街有条水渠,供老街人洗洒和消防之用。该渠与和尚坝(现称八甲坝)同建于元贞元年(1295年)。老街分上中下三段,其中中段原有一大草坪,并以此为界,分上街和下街,上街头有关帝庙,中街有程华祠,下街头有文昌阁。现中段已多处改建,而上下两段580米,有64幢古店铺与民居保存较好,属徽派砖木结构建筑。老街店铺多为木榫式二层结构,一般每户三间门面;店面用砖彻一米多高,再用木门板或木栅栏,店面出檐长,梁架以雕饰精美的牛脚木斜撑,有的楼层外梁间雕饰精美的木灯笼;店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宿三位一体;有的底层开店,楼上住人;有的前店后坊,有的前铺后居。老街古民居有青砖黛瓦,马头翘角,是一条典型的徽风清韵老街。马金古镇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的浙江西部,开化县城北部,钱塘江源头。著名的钱江源马金溪沿村镇而过,地理坐标为东径118°24′,北纬29°18′。过去的马金,北有经齐溪镇到安徽的古驿道,东有连接淳安的古驿道,南有直达县城到衢州的古驿道,西有通往江西德兴、婺源的古驿道。现在马金境内有205国道、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和开化至淳安公路贯穿,县乡道、乡林、康庄大道更是四通八达。马金历来是开化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又是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古镇原来西有包山书院和西阳古刹,东有天童山道观和寺院,属道、释、儒三教圣地。解放后,马金一直是马金区公所和马金镇政府的驻地;改革开放后,马金镇是浙江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浙江省中心镇。现有马金至齐溪几段属一级和二级保存状的古驿道,马金老街有64幢古店铺和民居属一级保存状况,有幢属二级保存状况,有幢属三级保存状况。西阳山古刹和天童山道观已经部分修复和重建,为合法宗教场所;包山书院和文昌阁等已规划按原貌整体恢复。(1)包山书院与三衢之会。宋淳熙初年(1174年)曾任朝庭进义校慰检法官的马金人汪观国,“既仕而归”,在其居之左建“逍遥堂”义塾,取名“听雨轩”。吕祖谦、朱熹、张栻、陆九渊等当时名人陆续来此讲学和学术研究,史称“三衢之会”。宋宁宗(赵扩)赐名“包山书院”,成为当时浙江的四大书院之一。此后几经重建,规制宏伟,可与当时有名的广信鹅湖、南康鹿洞、吾遂瀛山书院比美。清咸丰十一年(1862年)毁于太平军乱。现留有遗址院碑和朱熹胡氏夫人墓志碑文,及米熹等名人的诗词等。可以按三级保存状况修复。(2)左宗棠座镇马金围剿太平军。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军多次进出马金,左宗棠曾座镇马金上街,率军围剿太平军,收复遂安、淳安、徽州等地,最终迫使太平军残余部队向官军投降和被消灭,太平军势力灭亡。遗址保存状况二级。(3)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标语遗址。1935年1月,方志敏、粟裕等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即红十军团)途经马金,在马金镇西的横翠庙写下了“贫农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标语,遗址保存状况二级。(4)新四军第二支队驻扎地和标语遗址。1938年3月,张鼎承、粟裕率新四军第二支队在开化县城整编后,曾在马金镇驻扎,马金有五六十名青年参加新四军。二支队宣传队在镇东的青云岭上的青云庙墙上写有“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标语,遗址保存状况二级。(5)皖南事变被俘新四军战士关押遗址。1941年3月,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将2100多名被俘新四军官兵编为所谓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训练总队”,押解到淳安、开化关押,其中一部份在马金街上、姚家、霞山、霞田关押,一个月后,押送上饶铅山集中营。(6)解放军围歼国民党安徽保安旅遗址。1949年5月,解放军18军组织军民在马金附近山上围歼国民党安徽保安部队战役,歼敌5000多人,活捉了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张义纯等军政人员。(7)军民平息马金匪乱。1949年7月,马金附近的地主豪绅与国民党安徽保安部队残敌勾结,组织了反革命土匪武装,围攻我军管会马金办事处,匪徒纵火焚烧马金办事处,坚守办事处的警卫连长高万杰等18位同志壮烈牺牲。后解放军25特务团进入马金,组织军民联合剿匪,至9月,平息了匪患。(8)林则瑞(1897-1998年)马金上街人。1920年12月获民国政府选派赴法国勤工俭学,与我党的周恩来、李富春、陈毅、邓小平等,以同学来往。回国后,曾任国民党军政部被服厂少将厂长,台湾“国防部”少将参议、台湾银行顾问等职。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曾捐资帮助过马金小学、八甲坝水渠等公益事业建设。(1)马金灯会。自唐代始,马金一带就有灯日习俗,即自大年三十始至正月二十二日,每村确定一天为灯日。马金街的灯日从正月十五到二十日,共有六天。灯日这天,所有亲朋好友都来贺年观灯,各家盛设酒席殷勤款待。灯日之夜,要进行舞灯、迎灯,灯的类型有板龙灯、布龙灯、扛灯、狮象灯、宫灯、花灯等,以及高跷竹马、笑头和尚、跳魁星等舞蹈活动。舞灯以后,各自将灯迎回家,而后演戏观戏。改革开放后,马金下街率先恢复了舞灯迎灯活动,马金灯队曾多次参加浙皖赣三边艺术节和县城闹元霄活动,成为最好、最受观众欢迎的看点。(2)诗词。马金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客在马金留下了无数的诗词篇章。其中比较典型和影响极深的有宋代张栻的《初复偶书》、《听雨轩》,朱熹的《听雨轩》、《送别》、《寄题江氏七贤堂》,吕祖谦的《听雨轩》、《题听雨轩》、《送别》,陆九渊的《听雨轩诗》,江溥的《听雨轩》,张道洽的《题包山书院》,华锦文的《马金八景诗》;元代黄溍的《赠玉霄宫王得初道士》;明代徐銮的《天童山》、汪铭的《七里晴岚》,陆客的《玉霄宫》、吾谨的《天童山》;清代汪公敬的《登包山怀古》、杨宏俊的《包山怀古》、汪文元的《崇化书声》、汪云鹏的《七里塔》等数十篇典型已入选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开化古代诗词集》。2001-2005年,县诗词学会,曾两次应邀到马金采风,诗友们创作了近百首赞美马金的诗篇。(3)传说故事。改革开放以来,由马金镇政府、文化站牵头,组织了一批民间文学爱好者,搜集整理一百多篇民间故事传说,先后被省、市、县报刊和专著选编发表。其中最为有影响力和典型的有《马金的来历》、《马先生与金姑娘》、《马金溪》、《程华祠》、《天童山》、《十八墩》、《朱熹与包山书院》、《朱熹棒打狐狸精》、《王老真人的传说》、《太平军先生故事》、《红军妹子》、《石川铁汉》等,多次被有关书刊转载。
本文标题:开化是个好地方--马金历史悠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7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