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代文学一、填空题1.1966年2月江青伙同林彪炮制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2.1977年刘心武发表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3.王蒙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4.1983年发表的美食家被认为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5.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商州初录》6.1977年,枫叶红了的时候和曙光的问世,标志着话剧创作的再生。7.高行健的野人被作者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是高行健多声部复调戏剧的试验。8.巴金《随想录,价值主要在于作家具有震撼力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9.徐迟发表于1978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二、名词解释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号至19号在北平举行。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出席代表824人,解放区周扬、国统区茅盾。这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根据毛泽东文艺思想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建国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会议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会议中“新的人民的文艺”的理念被明确命名,这就为中国当代文学确定了方向。2.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的名称来源于黎弘1957年6月11日在南京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布谷鸟又叫了的文章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作者首先批评了当时极为流行的3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提倡忠实地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描写语言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得名于1978年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反映文革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宗璞我是谁,韩少功月兰。伤痕文学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4.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1979年人民文学发表的茹志鹃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性标志。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5.、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改革小说侧重反应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记录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人”的观念,人与人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对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在当时被称为新人形象塑造。蒋子龙1979《乔厂长上任记》开改革文学的先河。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6、寻根文学:于1985年前后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寻根小说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的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8.归来者诗群:是因这样那样的政治原因从50年代中期起陆续隐失在诗坛,在拨乱反正中得以平反重又提笔归来的诗人创作群体。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共同点是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自觉的在创作贯穿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人物艾青。9、朦胧诗:首先提出朦胧诗的是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一篇批评文章。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的特征因此成为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80年代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朦胧诗顺应了时代潮流改变了以往为群体代言的抒情传统,肯定自我价值,表现出对个性解放的诉求。体现出自我抒情的个性化特点。具有强烈的干预生活的精神,既有社会抒情也有个人抒情,具有宏大叙事的特征。代表人物有食指舒婷顾城梁小斌等。(大题)朦胧诗思想上的特点白洋淀诗派7.先锋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先锋小说:是指80年代在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影响下出现的一个文学潮流。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人。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大。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8.新写实小说: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在创作方法上与写实为主,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呈现原生状态。在主题上更多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和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代表作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10、新历史主义小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体现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想的作品。他以解构的方式在历史的废墟上进行历史化的重建,其历史观明显带有后现代意味。新历史主义小说否定历史的客观真实性证明历史的混乱与虚妄;嘲弄历史的所谓本质和规律;认为原生态的历史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有统一的分期和规律;营造了大量充斥着偶然性,荒谬性和神秘性的文本情节迷宫。受新历史主义的启发小说对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有清醒的认识。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苏童《1934年的逃亡》。三、简答题1.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什么方面。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第二,随着写实布景地采用,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剧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第三,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并突出他们各不相同的鲜明个性,使生旦净丑等行当,不得不打破,戏曲脸谱不得不取消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工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从而使传统的表演体制被彻底突破。第四,为了更好地表现现代人的感受、情绪和个性,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表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重大的变化。2.先锋小说的特点先锋小说淡化乃至取消小说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传达,让位于话语欲望的尽情释放和叙述技巧的炫目演示。这些小说普遍运用元小说的手法,消弭了传统小说的真实与虚构的界限,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真实观,使小说成为开放的文本,充满不确定性。这些小说放弃了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将人物时间空间等因素都加以抽象化。使之成为作者手中随意操纵的符号,以致文本最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3.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一,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和想象力的生活之流。二,简明扼要地没有多余描写充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三,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缺席式的叙述。四,不具有想象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五,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或无所适从的尴尬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以及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生活。4.马原小说叙述特点第一,本身的重视体现在它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将小说完全视为语言的游戏,切断了通往意义和价值的道路。第二,马原的小说采用元叙事的手法带来了所谓裸露的叙述。在这种叙述姿态和叙述策略之下小说写作的神秘性被取消虚构性得到强调,传统文学中的真实观被摒弃。第三马原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不追求事件的逻辑联系也没有情感和情绪的联系,而是若干个兀自独立的片断,他们往往被叙述者强行组合在一起。5.高行健对戏剧的探索高行健的探索戏剧源于他对另一种戏剧观念的探索,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歌舞哑剧武术面具魔术木偶杂技都可以融于一炉而不只是单纯的说话的艺术这是高行健构建一种戏剧思想的基点。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这是高行健戏剧思想的意义。他坚持戏剧是综合艺术而不只以长篇大段的对话为主要创作手段。他坚持戏剧剧场艺术,演员表演才是剧场艺术的生命所在,他提供的路径是从戏剧的源头捡回丢失的戏剧手段。高行健的戏剧主张和戏剧实验试图在“现代剧场里重新肯定戏剧这门艺术历来具有的戏剧性和剧场性。”他很看重在戏剧过程中展示差异形成对比。6、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1.主要在于作家具有震撼力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对历史与人生做出深刻的检视与理性的反思。2.巴金根据自己的亲历经验,选择真实而典型的材料从社会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究文革发生的原因,使随想录反封建主义基本主题十分突出。3.随想录显示了作者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这种深刻的自身精神对于刚从文革阴影走出的文坛具有启示意义。4.找回散文曾失落的真诚品格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的思想。5.对文革的彻底否定并不只停留在暴露伤痕浅层面上,作品的主题有一种思想启蒙的意义。7.从《红高粱》看莫言小说的特点。P190四、问答题1.《活动变人形》为什么标志王蒙创作的真正转变?(大题)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描写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在旧式家庭中的苦闷、游移和迷惘,向往西方现代文明而不可得,一生挣扎而终无所获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写得精练、生动,对人物的刻画尤为传神。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和形式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有评论认为,本书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缩影,是一部民族自我批判书,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形记。它不再是表面的苦难,而是深入到人性,深入到人的主体世界。它的手法也让读者大开眼界,更多地集中使用现代派的手法,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集大成。随意、冷静,又带有一点残酷,有深度。西方的现代派让你有隔离感,而王蒙的现代派手法运用,毫无隔离感。将西方的现代派手法运用到我国当代小说,在文坛上是个大事,王蒙的运用是个成功的范例。这是王蒙小说中最让人感到一种疼痛的作品,王蒙的小说一般以智慧和潇洒见长,很少耗费了王蒙自己的血肉,即使那些以自己为模特的小说,王蒙也大都以过来人的通达自嘲了之。自嘲是王蒙的解剖刀,自嘲又同时是王蒙的盔甲。王蒙常常用自嘲来消解好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了王蒙式的招牌菜了。但《活动变人形》可称为呕心沥血,这是王蒙第一次以家庭作为背景来写
本文标题:当代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