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2)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剂量应根据中毒程度适当掌握。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对阿托品的耐受量增大,重度中毒必须早期给予足量,由静脉注射,以求速效。以后根据情况,定时给药,使之阿托品华化。使用阿托品剂量适量出现五大临床表现:一大(瞳孔散大)二干(口干皮肤干燥)三红(面部潮红)四快(心率加快)五消失(肺部啰音消失)17.临床肌力分级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有轻微收缩力)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18.心功能分级:Ⅰ级(心功能代偿期):病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不限,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者心绞痛。Ⅱ级(衰一度):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即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休息后很快缓解。Ⅲ级(心衰二度):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时,即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休息较长时间可缓解。休息时无症状。Ⅳ级(心衰三度):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19.高血压分级: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20.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CAB)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除颤高级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给氧,除颤,电复律,起搏和药物治疗21.分级护理:护理级别适用对象护理要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24h专人监护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24h出入量。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治疗及用药的效果。3.正确实施专科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气道护理要充分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各种管道护理要固定稳妥、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定时更换、详细记录等。4.患者安全管理:评估护理风险因素,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预防跌倒、坠床、烫伤、压疮、管道滑脱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5.促进患者舒适和保持功能体位。6.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7.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做好心理护理。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梳头、口腔护理均每天一次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均每天一次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或水4.卧位护理:每2h1次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协助患者床上移动;遵医嘱给予压疮护理及预防5.排泄护理:患者需要时给予床上使用便器或失禁护理;留置尿管护理每天2次床上温水擦浴2~3天1次7.其他护理:必要时协助患者更衣;床上洗头每周一次;指甲护理每周一次Ⅰ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1.每小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并在巡视卡上记录巡视时间。2.根据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准确记录出入量。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治疗及用药的效果。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气道护理要充分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各种管道护理要固定稳妥、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定时更换、详细记录等。5.患者安全管理:评估护理风险因素,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预防跌倒、坠床、烫伤、压疮、管道滑脱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6.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7.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做好心理护理。同特级护理Ⅱ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1.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在巡视卡上记录巡视时间。2.每日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每周常规测血压、体重一次;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血压。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1.患者生活部分自理:协助翻身及有效咳嗽2h次;整理床单元每天1次;需要时协助面部清洁、会阴护理、进食进饮、更衣洗头、指甲护理每周一次2.患者生活完全察治疗及用药的效果和反应。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患者安全管理措施。5.提供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指导,做好住院、术前、术后、康复、出院等健康宣教。自理:整理床单元每天1次,更换被单每周一次Ⅲ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1.每3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在巡视卡上记录巡视时间。2.每日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每周常规测血压、体重一次;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血压。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治疗及用药的效果和反应。4.实施有效的患者安全管理措施。5.提供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指导,做好住院、康复、出院等卫生宣教。1.整理床单位每周1次2.更换被单每周一次
本文标题: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5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