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癌胚抗原(CEA):广普的肿瘤标志,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1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37kU/L。糖类抗原125(CA125):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50岁以上女性每年测定有意义。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糖类抗原(CA)153: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治疗中定期监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CA242:消化道肿瘤标志,是一种粘蛋白型糖抗原,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20ku/LNSE神经原特异性稀醇代酶:对肺小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具有临床意义。SCC鳞状细胞癌(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等)CA72-4消化道肿瘤(胃癌)标志CA50消化道肿瘤及肺癌标志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及检测胎盘功能有意义,滋养细胞肿瘤诊断与治疗监测(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Fer铁蛋白: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增高见于肝癌和乳腺癌,对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SA):临床常规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PSA):临床常规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生长激素HGH:垂体肿瘤,糖尿病、部分肝病、肾功能不全、胰腺癌有意义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等。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镁、无机磷。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般作为肝功能指标。生化还有心脏损害标志: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CK,B型利钠肽,心房利钠肽等.生化常见还有C反应蛋白CRP,病毒感染时候一般小于7mg/L,细菌感染时候大于8,高于100时认为白血病患者有感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提示系统和血管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多次测得的平均值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尿素,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尿酸等。肌肝、尿素氮、总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糖情况腺苷脱氢酶、淀粉酶、电解质K/Na/C1/Ca/P项目、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岩藻糖苷酶、超敏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B甲状腺全套检查指的是游离T3、游离T4;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总三碘甲状原氨酸TT3;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不同的异常情况组合都代表不同的疾病类型,如TSH减低时,若fT4曾高为原发性甲亢,甲状腺全套就是检查是否有甲亢、甲低、甲状腺炎等尿常规:一般包括酸碱度PH,尿糖GLU,尿胆红素,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定性等,相关阳性意义。。。。。公司体检项目常见指标意义ALT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0~40U/L,急性肝炎、服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以及某些胆道疾病、心脏病时的心力衰竭,发热等等病症,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偏高。谷丙转氨酶长期升高会引发病变,严重者会引发肝癌。AST谷草转氨酶,又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正常参考值为13~35U/L(单位每升)。它是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酒精肝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但是也不一定是肝脏引起的,有些药物和疾病也会引起转氨酶高。如心肌梗塞、胸膜炎、肾炎均可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血检GLU参考值是3.9-6.1mmol\L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TG甘油三酯:高于2.26mmol则表示甘油三酯偏高,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BUN:尿素氮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增高见于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降低肾功能失调。尿素氮偏低,可能与蛋白质吃得太少、怀孕、肝衰竭有关。肝功能衰竭。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衰竭,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另一个原因是患者蛋白质摄入不够,再加上因肝功能不正常而大量消耗。Cr: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ALP是指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①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碱性磷酸酶亦明显升高,与癌组织中或癌肿周围肝细胞合成碱性磷酸酶增加有关。③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细胞瘤、骨肉瘤等,碱性磷酸酶增高时,提示可能有肝脏转移。④变形性骨炎、成骨细胞癌、佝偻病、骨软化、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遗传性磷酸酶过多症⑤很多药物可使碱性磷酸酶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减低:常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功能不全或减退、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营养不良、呆小症、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r-GT:谷氦酰转肽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癌胚抗原(CEA):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1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TBIL:总胆红素(TBIL或STB)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疽、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DBIL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属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都可能升高。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时,可疑为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TP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代表。。。。。A/G:肝功能白球比例(白球比)=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偏高或者偏低提示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的问题,肝功损害严重时,A下降,G上升,可出现A/G比值倒置。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产生减少,而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A/G比值(白球比)正常值为1.3-2.5。HC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UA:尿酸检测,尿酸测定是诊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痛风(gout)的最佳生化标志,异常结果:(1)增加:肾功正常而血清尿酸增加的情况(见血尿酸测定)(2)减少:肾炎需要检测的人群:肾功能异常,肾炎,尿痛的人,相关疾病有小儿肾性氨基酸尿症,小儿莱施-尼汉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盂肾炎,肾性氨基酸尿,糖原贮积病Ⅰ型,高脂蛋白血症Ⅴ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老年人痛风白细胞分类[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N0.3~0.7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B0.00~0.01(0~1%)淋巴细胞L0.20~0.40(20%-40%)单核细胞M0.03~0.08(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血常规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男:4.0~5.5×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女:3.5~5.0×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新生儿:6.0~7.0×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血红蛋白测定[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10×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新生儿:15~20×10的9次方/L[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嗜酸粒细胞[正常参考值]50~300×10的9次方/L(50-300个/mm3)。[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出血疾病编辑出血时间测定[正常参考值]纸片法:1~5min。[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血小
本文标题:常见血液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4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