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能力目标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二、孟子简介:1、孟子(前373—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名彶)的再传弟子。但在孟轲本人的心目中,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均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意思是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可他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2、孟子思想: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性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确认,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仁政”思想: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先王的“不妒忌闪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c、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孟子》简介:《孟子》一书记载了他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四书”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2/6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其中的文章向以雄辩著称,正如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文章也气势浩然磅礴,印证了“文如其人”的道理。他的文章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他善于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诱对方就范的论辩方法,并且词锋尖利,文辞铺张,喜用排偶,显得咄咄逼人。三、本文写作背景: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四、熟读课文1.放录音。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1)弃甲曳(yè)兵(2)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3)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4)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5)无(wú,通毋)失其时(6)谨庠(xiáng)序之教(7)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悌(tì)之义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1段:寡人之于国也之:语音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于:介词,引出对象,“对于”。3/6尽心焉耳矣焉:兼语词“于之”,可翻译为“对它”。河内凶凶,指荒年。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于:介词,“到”。河东凶亦然然:这样。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指示代词,“这样”。者:句末语气词,表语气完毕。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加:副词,更,更加。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2段:请以战喻请:请求。在古代汉语里,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的含义比较常见。以:用。填然鼓之填然:象声词,形容鼓声。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鼓,擂鼓。之:音节助词,不译。弃甲曳兵而走曳:牵引,拉。而:连词,表修饰。又如“笑而入”。走:跑,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有的人,有人。而:连词,表顺承。以五十步笑百步以:介词,“凭借”。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3段: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仅。耳:句末语气词,“罢了”,“而已”。是:指示代词,这、那。固定句式:“直……耳,是亦…也。”翻译为“只是……罢了,那也是……”译文: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4段:王如知此如:如果。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此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译文: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5段: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尽,完。如“数不胜数”。数罟不入洿池数(cù):细密。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子。以:介词,按照,与“凭借”属于同一义项。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指示代词,这样。丧(sāng):由名词“丧事”活用为动词“办理丧事”。“养生”“丧死”为并列结构。憾:遗憾,不满。王道之始也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开始,开端。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6段:树之以桑树:由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树)”。以:介词,把。谨庠序之教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4/6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告诉)。以:用。孝:孝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理。此句为状语后置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负:背负;戴: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于:介词,引出处所,“在”。此句为状语后置句。黎民不饥不寒黎民:百姓。秦称“黔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这样。“然而”属古今异义。“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必须前置。译文:“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7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而:连词,表转折。检:约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殍:饿死或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非我也,岁也。岁:年成,收成。此句为否定判断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是:指示代词,这样。固定句式:“是何异于……”翻译:“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而:连词,表顺承。王无罪岁罪: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归罪。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相当于“则”,那么,就。焉:代词,相当于“之”,可翻译为“这里”。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全文结构投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5/62.研习第1段(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结果如何?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3.研习第2、3、4段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是怎样孟子怎样评价他的政绩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得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结论。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孟子通过设喻,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4.研习第5、6段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效果如何?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王道之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效果:“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前三组
本文标题: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5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