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困境及对策
1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困境及对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等文件出台后,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校外场馆建设力度,多方筹集校外教育保障经费,基本形成了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为主、各种科技场馆为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的校外活动场所网络。广大中小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校外教育活动,为引导中小学生提高科学素质、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看来,广大中小学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教学计划中,切实保证活动时间,逐步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到了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的统一。但是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扶持推进。一、中小学校外教育面临的困境当前,中小学校外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校外教育定位不清晰,影响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二)校外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市和农村、重点校和一般校之间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差别较大。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小学校外教育在省域、县域之间存在极大差别。主要表现在校外教育经费投入、校外教育设备设施建设、校外教育资源分布和校外教育师资配备等多方面。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校外教育资源丰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公园景区和科研院所及部分新技术企业资源丰富,设备齐全,师资配备合理,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能够满足中小学开展校外教育的需要。而农村地区除少数文化站、青年之家等场所外,很难找到适合中小学开展校外教育的资源单位,并且资金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具备开展校外教育的基本条件。另外,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点学校比较重视校外教育工作,各项条件好,易于推动校外教育工作的发展,但一般校受条件约束,只是流于形式。(三)校外教育资源开发培育不够,多元开放学习环境建设规划滞后(四)校外教育活动内涵不足,实际开展效果亟待提高从校外教育活动内容上看,许多学校以特长班、培训班替代校外实践,多以教授音乐、美术或舞蹈等技能为主,辅以少量的参观、考察、展览、放映、讲解等形式。学生只是走马观花的观看,或者写一篇作文或日记。一些学校校外活动内容单调,在实践活动的领域仍存在着盲点,比如科技类和国防类实践项目就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开展。相反,相对于科技、国防等校外活动,艺术类活动仍是学校比较容易开展的活动项目。课外、校外教育要注意提高有效性,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活动要求要具2体明确,在保证学生活动数量和种类的前提下,加大对活动的深度开发,以达到通过参加活动锻炼教育学生身心,使学生有提高、有进步。(五)课时和师资问题是困扰校外教育的难题在把校外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与校内课程衔接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课时”不好安排。中小学学科课程仍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必修课程门类多,不太好安排校外活动时间。在没有硬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所需要的课时是不能忽视和逾越的难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和安排。担任课外、校外活动的教师专业对口情况也不令人满意,且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校外教育的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仍需加强,使教师的学历达标、知识储备良好,使教师工作态度端正,从而利于校外活动的深入和开展。(六)校外教育活动费用不足①能统一拨款、专款专用,改善活动场所和设备。真正能为学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②对于校外活动基地的收费加以控制,最好让学生免费参加。农村学生经济来源较困难,收费培训他们承担不了,所以失去参加机会。③多为学校提供可以免费参加的校外、课外活动场所及项目,定期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免费发放一些有关科技、艺术方面的材料(包括书籍和实物材料)等。(七)评价机制方面(学生和教师)①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考核、经费、安全保障),推动校外活动的开展。②通过教委行政政策,把这项工作作为对学校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评比更公平些。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回顾历史,党和国家历来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及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规范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的文件。这无疑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助推器、进军号和指明灯。各地各部门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校外发展规划,才会有本地区校3外工作发展的辉煌前景。(一)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落实“两个文件”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对未成年人校外工作加深理解和加快落实,才能提高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质量。说明有些学校的领导还缺乏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理解,没有站在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战略发展高度来思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扭转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让这项涉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安定的阳光工程、幸福工程提到各级领导和学校的议事日程,镌刻在所有教育者的头脑中。一是要继续加大对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的宣传力度。相关领导和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宣传员、吹鼓手、解说员的工作,抓住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对此项工作的意义、目的及难解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和答疑解惑。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发动,使这项工作深入到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思想意识之中,明白这不是可做可不做,或者稍后一点再做的事情,而是一项应尽快着手做,并要做出成效的工作。二是可印制宣传手册,把涉及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的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如对我区可利用的校外活动场所资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开展校外活动的经费申请和使用等等,进行宣传和4解答。让各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不仅明白这项工作的意义,而且还能引导他们与本校实际和个人工作挂钩。也可在适当时机总结、推广一批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作为试点工作的标杆和样板,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和示范引领的作用。(二)完善制度建设,使未成年人校外工作成为一项长抓不懈、规范管理的朝阳工程未成年人校外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朝阳工程,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这是一项大有发展后劲、功德无量而又亟待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问题的朝阳事业。从这次对学校“校外活动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要使海淀区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和“海淀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制度的规范或缺失将影响整个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的进程和质量,是一项最应完善和做好的形而上的工作。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学校工作与校外工作配套管理的制度措施和办法,以行政的手段促使学校自觉地将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纳入到上级部门对学校的必要考核之中。如对校外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表的具体规定、校外活动时间上的要求、对校外活动学生覆盖面的要求、校外活动教育性的要求、校外活动计划性的要求、校外活动安全性的要求、考核标准等等。通过制度规范的办法和途径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管理、检查和验5收,增强学校对校外工作的重视,推动校外活动的开展。以制度的手段扭转校外工作只是专门机构应做的事的片面认识,改变学校工作与校外工作的割裂和脱节局面,促进学校的未成年人校外工作长久、规范的运行。(三)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担任校外活动教师的培养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阳光工程。担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工作的教师无疑肩负着重要使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他们的所思、所虑,他们的个人素养都应该成为制定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相关规定和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虽然在这次调查中,我区担任课外校外活动的教师学历大部分都在本科或以上,而且这些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抱有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相对于未成年人校外工作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远性拷量,这些条件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未成年人校外工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特殊性的教育形式。如果套用学校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势必事倍功半,失去校外工作的意义和功能。因此,要全面提高校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对校外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一方面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担任校外活动的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还要从各方面关心。把这部分教师的工作业绩与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直接挂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走出校外活动总是处于学校边缘地带的尴尬局面。让他们不仅有工作积极性和兴趣,6还能使他们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全身心地为校外工作付出,和主科教师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从内心得到满足。二是要加强对担任学校校外活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要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参加与校外活动有关的业务学习、专业教育和专题研讨,提高他们开展校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打开工作思路和工作局面创造机会。要利用校外活动专家、校外研究学者的理论指导作用,为学校的校外活动教师传授最新的校外活动思想、活动动态和讯息,使他们开展的校外活动贴近时代发展,具有新鲜、时尚、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三是可考虑依托大学或专门的校外研究机构设立校外活动专业教师的教育体系,并建立“校外活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升校外活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全社会对校外活动教师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也可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挂钩,推进校外活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四)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薄弱校开展校外活动,不使农村校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海淀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对北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着清晰的论述。指出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北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薄弱校的发展,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这种现状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是不谐调的。在这次调查中,处于海淀北部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及普通校的教师反响热烈。他们针对在校外活动中存在的大量现实问题提出了意7见、要求和建议。反映出这些学校对改变这种不利现状的强烈态度:呼吁“农村的孩子也有享受校外活动的权力”,要求加强对北部新区课外校外活动的关注,希望能对山后农村学校在资金投入等政策方面有所倾斜。一些民办私立学校也建议给予他们和公办校同等的重视和支持。反映出全区“弱势校”对改变自身现状的渴求。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首先,在今后制定相关校外活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相对薄弱校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资金投入、设施配备、师资培训及指导引领等方面给予重视和考虑,通过政策扶持和倾斜性措施带动这些薄弱校走出困境,与全区校外活动形成融合和贯通,达成全区一盘棋,全区共发展的校外活动崭新格局。其次,应制定立足本土的校外活动教师人才扶持培训计划和规划。除了对这些薄弱校派出校外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与这些学校开展“手拉手”对口支援以外,还应把这种由外而内的输血通过政策的引导转变为自身的造血。使本地区、本学校从事校外活动的教师成为留得住、用得上,既了解本地区实际情况,又有较高水准的本土校外活动专家,真正实现“薄弱校”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当然,要求所有学校都具备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的设施条件是不现实的。应对全区的校外活动资源进行挖掘和统筹,条件好的学校和薄弱校可建立合作关系,使优势校的活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可利用社会资源,发挥这些社会资源在师资、设施上的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可作为牵线搭桥人或提供相应资金上的扶持,使薄弱校也能跟上政8策要求,把校外活动落到实处。(五)提高校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能力,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吸引力要提高校外活动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使课外校外活动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就要不断拓展课外校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挖掘和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
本文标题: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困境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7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