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将进酒导学案(教师)
白银市一中编号:084号使用时间:2015-11-30《将进酒》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语文教研组第1页共10页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3.综合鉴赏古代诗歌,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4.诵读并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难点】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赏析诗歌的方法。【学法指津】阅读“赏析指导”弄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1.解题:(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解“读”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是“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是“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是“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是“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是“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是“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是“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是“气细声粘”。(2)把握诗歌的音乐美①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李白《蜀道难》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该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一般而言,汉字以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但诗句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两两组合形成停顿(音步)。四言两顿,音步为“二/二”,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五言一般三顿,音步为“二/一/二”,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二/二/一”,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亦可两顿,音步为“二/三”,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言四顿,音步为“二/二/二/一”,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②押韵。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地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偶句末字必入韵,但首句末字可以灵活:五言首句以不入韵为常,七言首句以入韵为常。(须考虑古今音变)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白银市一中编号:084号使用时间:2015-11-30《将进酒》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语文教研组第2页共10页③音调。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律诗之颔联与颈联须对仗,故必平仄相对。但要注意的是,并非相对应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平仄相对,一般而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④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双声词如“参差荇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叠韵词如“江流宛转绕芳甸”、“可怜楼上月徘徊”;叠音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象声词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将进酒【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学会“知人论世”。2.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3.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1.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2.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大诗人,人称“诗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诗风豪放飘逸;代表作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行路难》等等。与杜甫合称“李杜”。2.了解背景这首《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3.解题《将进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将:请。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预习检测】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①.将.进酒(qiāng)②莫使金樽.空对月(zūn)③.烹.羊宰牛且为乐(pēng)④岑.夫子(cén)⑤钟鼓馔.玉不足贵(zhuàn)⑥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⑦呼儿将.出换美酒(jiāng)⑧千斤散.尽还复来(sàn)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高堂..明镜悲白发(高大的厅堂)②会须..一饮三百杯(应当)③钟鼓馔玉不足.贵(值得)④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⑤径.须沽取对君酌(即、就)⑥与尔.同销万古愁(代词“你”)⑦但.愿长醉不复醒(只)⑧主人何为..言少钱(为什么)3.参照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难道没有看见吗,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吗,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银市一中编号:084号使用时间:2015-11-30《将进酒》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语文教研组第3页共10页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④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整体感知】1.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句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句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句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句,“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句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2.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3.美读感悟①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②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③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④感情基调及脉络的(填写感情词语):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豪放。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4.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的态度。5.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朝如青丝暮成雪;与尔同销万古愁等。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精读赏析、感悟鉴赏白银市一中编号:084号使用时间:2015-11-30《将进酒》编制:高二语文学科组语文教研组第4页共10页1.开篇的两个长句传达出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全诗要从奔涌不息的黄河写起?长句开篇,起势突兀,用一去不返的流水来悲叹人生短暂、易逝。开篇两句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流露出一种极有气势的感伤。2.“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有何作用?这四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酒席上的声音口吻,表现作者酒酣之际的狂放之情。3.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诗人虽有不平之气,但并不消沉,虽怀才不遇但仍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其中“必”、“还”最具表现力,充分表达了李白的乐观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能总有施展的时候。4.怎样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作者为什么要“长醉不用醒”?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官场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因而又写道:“但愿长醉不复醒。”5.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
本文标题:将进酒导学案(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9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