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儿腹泻的防治常识教你如何成为家庭医生?几乎每个孩子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是“小儿四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每当妈妈们看着孩子又吐又拉,总是洗不完的尿布,红彤彤的小屁股,心疼不已,但是束手无策。夏天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那这个夏天妈妈们又该如何处理呢?一、小儿腹泻的原因小儿腹泻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小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杀菌能力差,致使病菌很容易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其次,小儿脾胃虚弱,不利于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第三,婴幼儿在添加辅食时,辅食花样、种类繁多,小儿胃肠道不能很好地适应,致小儿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呕吐等一系列症状。二、认识误区1、大便次数多就是腹泻。腹泻是比宝宝平时排便次数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除此,还需根据宝宝大便性状来辨别,腹泻时宝宝不仅大便次数增多,所排大便多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并伴有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2、腹泻一定要吃抗生素。大家都知道当机体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时才使用抗生素,殊不知小儿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只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这时只要查一下大便就可以了,如果有细菌感染,就可以加用抗生素。3、腹泻就要马上止泻。腹泻就是因为有外在邪气入侵,倘若邪气尚未清除就止泻,岂不就是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腹泻反复发作,缠绵不愈。4、腹泻就要补。腹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就是宝宝一次吃得过饱,脾胃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这时如果补的话,只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适得其反;另一方面是宝宝脾胃虚弱,虚则补,但补也要注意方法得当。三、辨证治疗1、湿热泻可见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排便急迫,量多次频,或见少许黏液,食欲下降,或伴呕吐、恶心,精神欠佳,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中成药香连丸、珠芽蓼止泻颗粒,或采用食疗法:橘皮12g、荷叶9克、扁豆衣9克、大枣5枚,加水500ml煎汤,酌加红糖,少量频服。2、风寒泻可见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肠鸣腹痛,或伴有怕冷发热,鼻流清涕等症状。可选用藿香正气液,或采用食疗法:取生姜、陈茶叶各9克,水煎服,连服数次。3、伤食泻可见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据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加味保和丸、小儿健胃消食片,或采用食疗法:山楂、麦芽各15g,;白萝卜籽6g,水煎服,少量频服。4、脾虚泻可见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饮食后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体倦乏力等症状。可选用参苓白术颗粒,或采用食疗法:取大米适量,炒至焦黄,加水煮粥,频服。或选用山药薏米粥。5、久泻可见泻下过度,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啼哭无泪,小便减少等症状。此时可在补液的基础上,适当选用参苓白术颗粒、补中益气颗粒,或加用食疗法:取桂圆、大枣各10枚,生地、山药各15g,加水煮汤,每天1次。四、简单外治法1、艾灸:在宝宝的肚脐周围进行艾灸。点燃艾条之后,先将左手的食指、无名指分别放在宝宝肚脐的两侧,然后将艾条悬置于宝宝的肚脐上方,距离以妈妈手指感觉不烫手为度(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一般灸10-20分钟左右,当然也需视宝宝的配合程度而定。2、推拿:妈妈们可将手心搓热了之后,轻放于宝宝脐周,以逆时针的方向给宝宝摩腹10分钟,不仅有止泻作用,还可以缓解腹部不适,减轻胃肠道的症状。3、熏洗:取银杏叶20g或银杏枝50g,加水3000ml,煮至沸腾后10分钟即可,先用药水熏蒸小儿双脚,待可耐受药液温度后,再将双脚泡到药液中,洗至双膝下方,每次20分钟,隔日一次,用2-3次。4、中药外敷:用小儿止泻贴或复方丁香开胃贴敷贴脐部,每24小时换药1次,3天为一疗程。方法简单易操作,无毒副作用,易被接受,且效果可靠。中成药及食疗、外治法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时有许多优势和长处,能够正确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妈妈们就能成为合格的“家庭医生”,不必再为宝宝频繁的腹泻而烦恼了。
本文标题:小儿腹泻的防治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9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