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小清河复航系列报道1因运而生,曾经繁盛
1小清河复航系列报道1:因运而生,曾经繁盛2013-10-1513:14:00来源:大众日报小清河复航所需要的条件均已具备,且目前处于复航的最佳时机,通航后将成为我省内河航运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重要“黄金水道”。■编者按在货物运输中,水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比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优势明显;而随着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的提出,小清河水运作为直通海运、联通“蓝黄”经济区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复航早已迫不及待。有关人士指出,小清河复航所需要的条件均已具备,且目前处于复航的最佳时机,通航后将成为我省内河航运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重要“黄金水道”。近日,记者就小清河复航进行了采访调查,形成了小清河的“复航梦”系列报道,今起推出第一篇,敬请关注。□记者陈明通讯员段崇臻“小清河就是因运而生的。”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副局长张焕军介绍,小清河是人工开挖的一条运河,公元1130年,济南太守刘豫为了与金人贸易和运输海盐的需要,在泺口以南,筑下泺堰引发源于趵突泉、五龙潭诸泉群的泺水东北流,沿古济水故道把沿线的洼地、湖泊、河流、塘陂串连起来,在车马渎(今寿光八面河附近)注入渤海。公元1137年通航,全长500里(250千米),因傍临大清河(即古济水)而起名小清河。“小清河的开挖,形成了渤海地区到济南的水运大通道,渤海地区出产的优质海盐及沿河各地货物,通过小清河源源不断运到济南,济南从而成为山东境内最大的海盐集散地,小清河的航运也带动了沿岸经济的发展。”自开挖通航以来,为增加航运税收,历朝历代都对小清河进行过多次疏浚与治理,特别是公元1891—1893年(清光绪17—19年),清政府对小清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达到“全河一律深通,船只可由羊角沟(现在的羊口港)直达历城黄台板桥”,实现了全河通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小清河治理,疏浚了河源段干流及东西太平河,重建了睦里闸,增加引黄济清水量,修建了腊山分洪道,建设了黄台、魏桥、坡庄、岔河、博昌桥、东辛桥和羊角沟等七个港口,促进了内河航运发展。1958年,全河实现了拖带化,钢质驳船代替了木质船舶。1966—1970年,对小清河黄台港至羊角沟全线(195公里)按六级航道进行了渠化治理,修建了柴庄、水牛韩、金家堰、金家桥四级枢纽,航道最小底宽15米,最小航行水深1.5米,通航载重100吨的驳船,一拖五驳。从羊角沟装盐到济南,从济南装建材、煤炭到淄博、东营、潍坊等地,内河运输历史最高年货运量曾达到51.7万吨,周转量达到6898万吨/公里。2上世纪70年代,为减轻胶济铁路运输压力,在交通部、省政府及省交通厅大力支持下,山东省小清河航运局积极推动实施小清河海河联运。1978年至1980年,对小清河入海口段按底宽45米,底标高-4.5米进行了疏浚,枯潮水深从1.1米增加到1.6米至1.8米。一般潮位时,河口拦门沙航道水深可保持在3米以上,满足了浅吃水、大吨位海河联运船舶航行需求,省交通厅专门调拨了适合该段航道的海上顶推船组(载重850吨,满载吃水2.6米)。1975年,在小清河南岸羊角沟镇东2千米处建设了羊口港,年设计吞吐量100万吨。1980年3月18日,满载货物的顶推船驶出小清河河口,实现了小清河第一次海河联运,并开通了至大连、营口、龙口、蓬莱、烟台等我国沿海港口的航线。1992年4月28日,省小清河航运局建造的新型浅吃水、大马力的千吨级货轮在羊口港举行首航仪式,正式投入小清河海河联运。首航,济南油脂公司1000吨花生油从济南黄台港通过小清河海河联运运抵广东湛江港,并为济南糖业烟酒站带回1400吨白糖,实现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海河联运。此后,济南的货物从黄台港装船由小清河到达羊口港,换装海轮,可到达我国沿海港口、香港及韩国仁川等地,所需的外地货物,也通过小清河,运至济南及沿河城市。孔令伟
本文标题:小清河复航系列报道1因运而生,曾经繁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