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导学案
1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导学案编写人:杨芳审核人:蒋向东编写时间:2014.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整合】要点一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项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同背景新中国成立时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制度主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的指导作用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相同(1)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2)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要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议会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本质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三权分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两党制或多党轮流执政相同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要点三比较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异同类别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区别设立区域港澳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沿海特定区域指导原则“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经济政策自治程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一定的自治权”谈不上自治,只是经济体制不同社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的愿望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系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范围内,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质性质2要点四全面认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及政府的政策(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形成了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1895年,由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等归还中国”使台湾问题具有国际法的意义。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在与大陆分离50年后重归祖国怀抱。(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针对“台独”势力的发展,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切实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台胞的切身利益。总之,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坚持了一个中国以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的政治前提,坚持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模式,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指点迷津】第一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的对立关系。第二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1)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第三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强大。(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4)群众基础: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经典试题】1.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3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2.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3.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4.“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5.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岸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岸两岸“三通”的开展【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对新中国成立的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B.具备了理论和路线方针条件C.人民强烈要求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4D.基本歼灭了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3.《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4.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意见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B.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C.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D.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5.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读才正确()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③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6.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颁行《民族区域自治法》④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构想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共同纲领》B.《民族区域自治法》C.《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A.国家统一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510.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11.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与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1100亿美元。这表明()①香港回归后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②香港回归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③香港的经济制度比东京、伦敦优越④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证明中国有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政治能力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也就无法形成认同、结成一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人民日报》2009年11月30日材料二1967年,刘少奇在中南海一次批判大会后,回到办公室,怒不可遏地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王开岭《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材料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的“现代的制度支撑”和“坚强的领导”。(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刘少奇当时要把《中
本文标题: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