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参考样例)假定:该单元由五个小主题组成。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其中: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辨析题:5道。每题4分,共20分案例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题型难度选择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小计合计难中易难中易难中易主题一2/42/41/45/1227/100主题二2/42/41/45/12主题三2/42/41/45/12主题四2/42/41/41/206/32主题五2/42/41/41/206/32小计难6/121/41/208/3627/100中8/162/81/2011/44易6/122/88/20合计20/405/202/4027/100如果按该表出试卷:一、做到全覆盖。二、重点在主题四和主题五(这两主题各出6道题,各占32分,比重最大)。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主题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高二教师邹彬单位如皋中学课题必修三第二专题单元练习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启碇.(dìng)旋.涡(xuán)烙.印(luò)茕茕.(qióng)孑立B.罡.(gāng)风攻讦.(jié)混.浊(hún)残羹冷炙.(zhì)C、瘠薄(bó)负荷.(hè)躯壳.(qiào)命运多舛.(chuǎn)D、缱绻.(juǎn)赊.(shē)帐胚.芽(pēi)不可估量(liáng)2.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步履(lǚ)趿.拉(dā)颓垣.(yuán)命运多舛.(chuǎn)B.掳掠.(lǔ)缱.绻(qiǎn)瞭.望(liáo)晶莹剔.透(tì)C.吟哦.(é)冰伛.(yǔ)鬈.曲(quán)通衢.大道(qú)D.汲.水(jí)洞窟.(yáo)纤.绳(qiān)茕.茕孑立(qióng)3.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亭亭玉立荒诞不经粉装玉琢未雨绸缪B.层峦叠障不容置辩浮想连翩变幻莫测C.富丽堂皇廖廖无几心荡神驰峥嵘岁月D.历尽沧桑道听途说伶仃孤苦有条不紊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B、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C、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D、福彩双色球已成为目前彩票市场最大的明星,近期,江苏一彩民单独中4112万人民币,这一数字真让人叹为观止....。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日双方如果能以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为开端恢复高层互访,那么不仅能推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将有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B、作为第一个从希腊运动员手中接过北京奥运会圣火的人,罗雪娟被载入历史,而罗雪娟的表现也确实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连续跑两棒的运动员。C、导致目前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二是因为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D.自从雅典奥运会刘翔12秒91夺得奥运会金牌在到洛桑12秒88创造记录,中国飞人能否在北京奥运会成功卫冕已经被大家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汉语的魅力,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流行着猜灯谜、闹元宵的习俗。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C.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D.“综合治理”是指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教育、文化等,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7.下列报刊广告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则,请简要说明理由。(1)“真知影响人生”——《羊城晚报》(2)“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环球时报》(3)“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读者》杂志(4)“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咬文嚼字》杂志答:8.请参照下句,仍以“父母的爱”领起,仿写两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要求句子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同。(6分)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他们无怨无悔地为我们付出,直到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吸;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蓼(liǎo)洲湮(yān)没皦(jiǒo)皦B.赀(zī)财缇骑(qī)抶(chì)击C.鼓噪(zào)傫(lěi)然詈(lì)骂D.缙(jìn)绅暴(pù)露户牖(yǒu)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B.在丁卯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匿:藏,躲藏D.按诛五人按:斩杀3.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独五人之皦皦,何也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C.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5.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蹈死不顾,亦曷故哉?6.指出下列加点横线字的词类活用: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缇骑按剑而前不能容于远近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离骚》1,填空:,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2,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离骚(节选)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1)解释下列词语已:古都:美政:(2)“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3)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星名,指寅年B.又重之以修能修能:美好的才能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内美:内在的美德D.日月忽其不淹兮不淹:不被淹没(2)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C.由“联”“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3)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D.句中的木兰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三、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坐文天祥①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①德佑元年起兵勤王以前,作者过着一种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闲居生活,此诗写于此时。②蛩,蟋蟀。(1)颔联“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表现手法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颈联、尾联都是直抒胸臆,情感上有何变化?四、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谈静朱光潜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五、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组卷说明(试卷考查的主要范围、重点内容,考查的主要目标,题型特点,评价要求等)本试卷考察的范围是必修三第二专题,课内重点内容是文言文的复习考察,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本试卷难易适中,很多内容来自课本,学生应该感觉不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C(A、烙印làoB、混浊hǜnD缱绻quǎn)2.C3.D(A装—妆,B障—嶂,C廖—寥))4.A(B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C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而产生。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形容数字大,不正确。)5.D(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将有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而且能推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B“成为”主语不一致;C去掉“因为”)。6.A(B“加快……规模”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去
本文标题:必修三第二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