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1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一、技术要点1、播前准备。①小麦品种选择。《湖北省农业厅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确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各地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②种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如购买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方,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以单独使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麦种用药量为15%粉锈灵2g,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③田块准备。如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四是耕翻整地。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垡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22、机械播种。①适期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我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②适量播种。稻茬小麦每亩基本苗应保证在18万~20万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播种量10-12.5kg。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免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基本苗过多。③提高播种质量。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播种深度为3~5cm,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效果良好(如土壤湿度较大或粘重土壤,亦可不需镇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时应保证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调整播量时,应考虑药剂拌种导致种子重量增加的因素。④播种机具选型。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艺要求,提倡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具,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其中,少(免)耕播种机应具有较强的秸秆防堵能力,施肥机构的排肥能力应达到50-60kg/亩以上。3、田间管理。①冬前管理。一是查苗补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漏播应及时浸种催芽补种。二是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进行均匀喷洒,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三是冬前促弱控旺。在小麦3叶期前后,对基肥不足、麦苗瘦弱、群体不足田块,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追施尿素3~5kg。播种出苗过早,或因冬前气温过高常导致小麦年前旺长,如小麦11月下旬主茎已发生5~6片叶,越冬期有可能拔节,越冬或春季有可能受冻。对这类旺苗麦田,可采取冬前中耕镇压2~3次。②春季管理。一是化学除草。对冬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及时化除的麦田,待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亩用6.9%骠马50ml,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的田块可亩用75%苯黄隆(巨星)1g,两类杂草混生的田块,则可兼用上述两种除草剂。二是追施拔节肥。普施拔节肥是鄂北地区春季小麦管理的重点。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退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分蘖高峰己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施用。拔节肥施氮量为总施氮量的30%3左右,每亩可看苗追施尿素7.5~10kg。三是清沟排渍。春季雨水较多,应注意清好“三沟”,防止渍害。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四是控旺防倒。在拔节前,对群体较大,长势较旺的麦田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可用壮丰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每亩壮丰安用量为30~40ml、兑水25~30kg进行叶面喷施。五是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搞好“一喷三防”,应加强植保机械化作业指导与服务,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时间;在植保机具选择上,可采用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机具;机械化植保作业应符合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4、机械收获。目前小麦联合收割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为提高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质量,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带有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地表。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末期,同时做到割茬高度≤15cm,收割损失率≤2%。作业后,收割机应及时清仓,防止病虫害跨地区传播。二、适宜区域适用于郧阳区小麦产区。三、注意事项1、作业前应检查机具技术状况,查看机具各装置是否连接牢固,转动部件是否灵活,传动部件是否可靠,润滑状况是否良好,悬挂升降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播种机播种量及施肥量调整准确,各行均匀。植保机具作业后要妥善处理残留药液,彻底清洗施药器械,防止污染水源和农田。2、应加强对农机手的操作培训,提高农机手田间操作农机具的能力和水平。3、预计效益。亩平增加产量50公斤以上,增幅10%以上。省工节本增收费150元以上。四、小麦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环节包括耕整、播种、喷灌、收获、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技术要点:1、小麦机械耕整:机械耕整要选用耕整犁和深松机,配套动力应为36.84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深松最好采用全方位深松机或凿铲式深松机,禁止用旋耕机以旋代耕。耕深23-25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不重耕。耕后用圆盘耙或旋耕机耙透耙细,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哇播地区作哇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有条件时用鼠洞犁或深松机隔年深松,以破除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倡采用犁底施肥机械,一次完成耕作和施肥过程。耕作时间上,一年两作地区小麦、玉米倒茬时间紧,应在玉米收获后抓紧进行。播种春小麦地区,耕整最好在深秋初冬进行,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保墒蓄水。2、小麦机械播种:机械播种应根据各地播种习惯选用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精少量播种机、精播机、沟播机等。播种机配套动力一般选用8.8-13.2千瓦的小四轮拖拉机。种植规格,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配合机械收获的要求,厢宽以2.5-3.0米为宜。可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平均行距为23-26厘米为宜。适时播种,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8-16℃时播种,抗寒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时播种。地力水平高、播期适宜而偏早的,栽培技术水平高的可取低限,按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计算播种量。要重视播种机的质量,严格掌握播种行进速度适宜(每小时5公里),严格掌握播种深度为3-5厘米,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覆土严密、深浅一致,地头地边播种整齐。3、小麦机械灌溉:灌溉宜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所用设备包括软管牵引绞盘式和钢索牵引绞盘式移动喷灌机以及固定式喷灌机等。4、小麦机械收获:采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目前小麦联合收获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购买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时,要注意联合收获机割幅与播种机播幅的配合。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未期。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此时,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小麦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小麦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玉米套种地区小麦收获后,将秸秆喷洒在田间,利于保墒和培肥地力。玉米直播地区可以采用玉米贴茬直播机直接播种,但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也可以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旋耕后播种下季作物。
本文标题: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