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公开课教案教师徐欣科目语文班级1212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间2012年12月11日课型理论课课时1地点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词基础知识。2、能够鉴赏古典诗词,能够领会作者借助于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培养自己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教学重点鉴赏诗词,体会作者借助于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1分钟)诗歌鉴赏的要点:意象、意境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新课导入】(1分钟)通过朱德在眉山市三苏祠的题词引出“三苏”,引出词人苏轼。“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朱德“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作者简介】(5分钟)基本知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七岁知书,十岁能文。二十一岁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坎坷仕途: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艺术成就: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通过小诗引出作者从而导入新课请学生根据中小学的学习谈谈对苏轼的认识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学生回答学生举手回答听课并适当记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代表作:《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江城子》。【初步感知】(8分钟)一、题解:(3分钟)“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赤壁——黄州赤壁矶。这首词正是词人贬居黄州时到城外游赤鼻矶时所作。(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在长江北岸;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在长江南岸。苏轼明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其意旨在借题发挥、述史咏怀,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清朱日浚)怀古:怀古——怀想古人古事。(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或品评历史,从而感慨兴衰、寄托哀思、讽谏时政或表达对历史独到见解的诗作。)板书: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二、回顾词的一般知识(1分钟)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①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②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③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三、字词梳理。(1分钟)浪淘(táo)尽小乔初嫁了(liǎo)羽扇纶(guān)巾樯(qiáng)橹(lǔ)早生华(huā)发(fà)一尊(zūn)还(huán)酹(lèi)江月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怀古诗的相关知识听课、记录、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朗诵(音频播放)(2分钟)思考:1、这首词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2、这首词的意境如何?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五、感悟:(1分钟)朗读语调: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深入感知】:研读上阕(17分钟)(一)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分钟)(二)思考:有人说这首词特点是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请问上阕在本词中主要是哪个内容?(1分钟)(写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雪”等)板书:(写景)——(咏史)——(抒情)(三)分句赏析:1、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分钟)思考: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大江”:“大”突出长江的气势,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同时还暗指奔流不息的历史的长河,把空间拓展开了;明确:“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穿越时空,从古到今,给人深邃厚重的沧桑感,把时间概念扩大了。总结:这几句一开篇便将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把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越气概,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2、赏析: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分钟)思考:(1)这三句点明了什么?(地点,时间,人物,事件。)(2)“人道是”什么意思?(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听音频的同时要求学生跟着一起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一下这首词的意境,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引导学生思考板书:大江——壮美板书:故垒——古老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全班齐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语调和情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记录重点每分析完一句集体朗读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为什么是“周郎赤壁”?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总结:“故垒”二字,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3、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分钟)(1)观赏图片,找出重点字词。(2)从三方面分析这句话:串大意——析手法——明感情串大意: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析手法:“穿”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峻;“拍”形容动态感极强,波涛力度之大,水石相搏,描摹出赤壁水势之汹涌澎湃;“卷”动感十足,形容气势之大;“雪”写出白色浪花的颜色。这几句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明确:夸张、拟人、比喻明感情:明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总结:“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重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4、赏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分钟)(1)大意: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2)思考:分析这句话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过渡句,“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总结:最后一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利用多媒体结合图片欣赏板书:乱石、惊涛、“雪”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板书:江山如画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思考问题、记录、参与教学活动欣赏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每分析完一句集体朗读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四)、总结上阕:(2分钟)大江东去——(壮美)上阕赤壁故垒——(古老)(写景)乱石—“穿”(视觉)江山战地风光惊涛——“拍”(听觉)险峻如画“雪”——“卷”(色)概括景物特点:(雄奇、壮丽、气势磅礴……)【课堂小结】(3分钟)一、了解词人苏轼及本首词的相关背景。二、熟练地朗诵课文,在朗诵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整首词的意境。三、重点研读上阕。上阕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四、尝试在课堂上完成上阕的背诵。总结学生共同总结尝试背诵上阕【作业布置】(1分钟)1、背诵上阕2、预习下阕(熟读、理解大意)3、关键词:赤壁之战、周瑜【欣赏视频】(电影《赤壁》主题曲)(4分钟)【板书】怀古诗: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写景)——(咏史)——(抒情)纪录。
本文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5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