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可分为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组合形态•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形点——两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地貌形态要素①①①①①①③③③③②③②②②①地形面地形线地形点地貌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例如冲沟、沙丘等地貌组合形态: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如盆地、沙漠等。沙漠区的冲积扇扇顶扇缘扇面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在河流两侧构成。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河谷地貌形态测量指标:是用数值表示地貌形态特征的一种定量方法。高度(绝对和相对)、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①高度: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从图上读取。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①高度②坡度: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指地貌形态某一部分地形面的倾斜度。一般的划分等级为:陡坡:坡角>50°中等坡:坡角25~50°缓坡:坡角<25°在堆积地貌上,不同的坡度可反映不同的成因类型。例如:崩塌堆积物、坡积物、冲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坡度依次递减。在基岩组成的斜坡上,地貌的坡度反映了不同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的强弱。高度+坡度能反映地貌形态高度大、坡度大---地形陡峻高度小、坡度小---地形平缓③地面切割程度地面切割深度:指一种地貌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地面切割程度:地面破坏面积的%。水域面积or沟谷面积/总面积。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Ⅰ.巨型地貌Ⅱ.大型地貌Ⅲ.中型地貌Ⅳ.小型地貌Ⅴ.微型地貌地貌相对等级Ⅰ.巨型地貌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形成发展始于中生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陆)主要是由于岩石圈结构和岩石圈运动的差异所形成。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875m。遭后期破坏严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均深度-3794m.大陆边缘:大陆和洋盆间的过渡带,包括地貌上的大陆架、大陆坡,具有与大陆相似的结构。Ⅱ.大型地貌在大陆和洋盆内,由于(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度不同所形成的山岳、高原、平原等大规模的构造地形。是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山地高度分类见表。成因上可以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丘陵:海拔小于500m的高地与洼地相间排列的地貌组合。成因上与山地有密切联系。平原:地势平坦、高差小,或略有起伏的大面积地貌组合。高度分类见表。成因分类包括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山地的高度分类风化作用丘陵500低山500流水作用中低山1000~5001000~500低中山500中山1000~500流水作用高中山10003500~1000雪冻风化中高山1000~500重力作用大小冰雪作用高山10005000~3500冰雪作用极高山5000地质作用特征名称切割深度(m)海拔高度(m)表4-1山地的高度分类名称绝对高度(m)相对高度(m)极高山50001000强烈切割的高山1000中等切割的高山500—1000高山轻微切割的高山5000—3000100—500强烈切割的中山1000中等切割的中山500—1000中山轻微切割的中山3500—1000100—500中等切割的低山500—1000低山轻微切割的低山1000—500100—500丘陵100平原的高度分类海拔高度(m)名称例子地质作用特征600高原云贵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剥蚀、侵蚀、谷地重力作用600~200高平原中法兰西平原、巴西中部平原200~0低平原华北平原、杭嘉沪平原外力堆积、洪泛、河岸侵蚀、海蚀和海积。海平面以下洼地吐鲁番低地、死海低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2)(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2)地貌的成因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在物质基础上作用的结果动因——内外地质营力物质基础——岩石和地质构造过程——地貌形成发展会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不同等级的地貌内外力相互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头的作用力比较单纯,仅一种营力,复杂的是中小型地貌,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内营力:造成地形的高低起伏外营力:削高补低岩性不同、地质构造不同、作用营力不同、经受作用的时间长度或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都会导致地貌形态不同反过来说,地貌形态的差别,可从岩性、构造、营力、历史或阶段等方面得到解释,地貌形成的内因是岩石与构造,外因是外营力,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阶段地貌的成因•山地与平原是大陆表面最基本的两种地貌形态。•山是地面上四周都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其周围与平地的交界部分,有一明显的坡度转折。•山体由三部分组成:最高处为山顶(形态有平、圆和尖);最下部,即与平原的交界处,称为山麓。自山顶到山麓的倾斜地面,称为山坡,形态有平直(倾斜或垂直)、凹(凸)形、或复式。山地与平原的基本概念•山岭---成线状延伸的山地,具有陡峭的山坡和鲜明分水线。山岭的顶部称为山脊。•山脉---若干条走向平行的山岭组成的山地系统。如我国的秦岭山脉、龙门山山脉等。•山带一条山脉若被巨大的纵或横谷分隔成数段,并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时,对某些段来说则称为山带。如四川龙门山山脉,可分成前山带和后山带。•山系包括若干条山脉的山地系统,称为山系。例如天山山系和横断山山系。•平原指地面起伏微弱的广阔的平地。对于具有大片平坦地面的高地则称为高原。一般把高原也划归为平原的范畴。长江黄河横断山山系喜马拉雅山•构造作用形成的山地•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山地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山地的成因分类向斜山背斜谷褶皱山:喜马拉雅山褶皱山:阿尔卑斯山褶皱山:安第斯山脉断层示意华山断层的分类(1)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2)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如华山、泰山、庐山。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断块山: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下降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易发育成沟谷、河流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华山北坡大断崖华山泰山断块山:泰山南天门十八盘庐山断块山:庐山龙首崖三叠泉汾河谷地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地堑地形活火山:富士山休眠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剥蚀山地•剥蚀山地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的外力作用超过构造运动对山地形态塑造的影响。•冰蚀山地•侵蚀山地•岩溶山地单斜(或褶曲一翼)岩层倾角小于30°时形成顺向坡缓和逆向坡陡的单面山;倾角大于30°时且夹有抗蚀性高的夹层时形成“猪背岭”•方山水平岩层构成的山地。山顶平整,由坚硬岩层组成,四周边坡常成阶地状。单个山体形态如方桌,故称方山。•形成:产状水平的岩层,当其中的坚硬岩层经剥蚀裸露地面时,岩层面变成山顶面,且非常平整。在山坡,坚硬岩层处形成陡岩,软弱岩层处形成缓坡,因而具有台阶状特点(图4-1)。•方山常见于舒缓褶皱区的背斜或向斜的核部,在四川盆地,方山地形较为常见。四川渠河斗碗寨附近方山地形(由天平寨天保门下之山坡向东北绘,据李承三)内蒙四方山火山天池刘书润摄内蒙四方山火山天池刘书润摄•单面山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地。一坡与岩层层面一致,另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度较陡,并具有明显的山脊线(图4-2)。顺层面的坡叫构造坡(后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相反的一坡称剥蚀坡(前坡)。二坡角之和约等于90°。如岩层倾角大于30°,致使构造坡与剥蚀坡的坡度大体相等,这种山体称为猪背脊4-2)。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单面山(左)和猪背脊(右)•形成:构造控制,也与岩性有关。只在岩性坚硬的单斜岩层区,才会有单面山形态。因为当这里的地面遭受侵蚀时,坚硬岩层的抗风化能力强,部分坡面的剥蚀作用会暂时停滞在坚硬岩层顶部,山体的一坡将与岩层层面完全一致,且较平缓,而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却变得非常陡峭。•若组成山体的岩层岩性均一、松软,那么即使是单斜产状,也不会产生单面山地形。•如构成单面山顶的坚硬岩层厚度较厚,则前坡的陡岩显著,仅在坡脚有不明显的缓坡,覆以坠落的岩屑。陡坡受侵蚀后退缓慢,走向较连续平直,很少有缺口,如剑门关。反之,如上部坚硬岩层较薄,陡岩不显,前坡后退很快,走向比较弯曲。•单面山多见于由砂、页岩组成的褶曲的翼部。在四川盆地,该地形较为常见。岩层厚度对单面山形态的影响(据北京大学《地貌学原理》)左图:坚硬岩层较薄,右图:坚硬岩层较厚陡岩显著陡岩不显著由穹隆构造形成的环形山岭平原的高度分类海拔高度(m)名称例子地质作用特征600高原云贵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剥蚀、侵蚀、谷地重力作用600~200高平原中法兰西平原、巴西中部平原200~0低平原华北平原、杭嘉沪平原外力堆积、洪泛、河岸侵蚀、海蚀和海积。海平面以下洼地吐鲁番低地、死海低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2)(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2)平原•宽广平坦、切割微弱,略有起伏并与高地毗连或为高地围限的平地。•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平原的成因分类•构造平原构造上升作用大于剥蚀作用,平原面与岩层面一致。如前第四纪水平(或缓倾斜)岩层和熔岩等的固结岩层形成的平原和高原。•剥蚀平原构造上升作用于剥蚀作用大致相等,平原面切过岩层面,地面微有起伏。•堆积平原新构造时期地壳下降大于堆积速度或两者接近,形成各种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平原面与松散沉积层一致。•各种平原往往因基地起伏(或断块凹凸)和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变形,成为缓倾斜平原或凹状、凸状、波状平原。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美国地貌学W.M.Davis提出侵蚀旋回学说,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a.幼年期b.壮年期c.老年期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a.幼年期地貌特点时间上: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V字型,高差大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b.壮年期地貌特点“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c.老年期地貌特点起伏微弱,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形成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多层地形表明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幼+壮≤老年期。老年期发展的终极状态,即成为准平原W.M.Davis认为世界上有2块准平原(加拿大地块、中亚地块)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剥蚀面:内、外营力相近条件下剥蚀削平的有限地面。如山足剥蚀面、冻融剥蚀面(笼统的概念)侵蚀面:限于河流地质作用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准平原与夷平面的关系准平原是剥蚀作用发展的趋势,夷平面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阶段。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夷平面,可能是准平原,也可能是尚未达到准平原化的老年期宽谷地形,所以,夷平面与准平原不能完全等同夷平面的研究:时代的确定、变形研究夷平面研究的意义:隆升幅度的推算、气候的研究等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本文标题:山地与平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7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