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第二节新闻事业的调控第三节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一、五种新闻事业理论二、三种新闻事业体制三、新闻事业的性质第一节新闻事业P314•新闻事业是有一定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经常性新闻活动,由这些活动的主体和条件构成,包括新闻体制、机构、媒介和新闻教育、研究等。•新闻事业的状况取决于新闻体制,即关于新闻传媒的设立、内部关系、运行范围和方式、外部关系和控制等方面的体例制度。•不同的新闻体制,又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思想和传媒理论,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古今中外的传媒理论分为五种:一、五种新闻事业理论1、传媒的集权主义理论国家、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政府和执政者是国家、社会利益的代表;新闻传媒对国家、社会影响巨大,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使之完全执政当局;只有国家、政府或其特许的组织和个人才能办传媒,并要对传媒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犯规者进行严厉的惩罚。集权主义新闻制度在20世纪的典型代表,就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新闻统治。2、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具体人的快乐和幸福才是最终目的,国家、社会是为人服务的,政府和执政者不过是委托办事的,权力中心在于人民的意志;人人都生而有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权,新闻事业还应是人民监督政府和执政者的有效工具。这些思想理论成为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也是资本主义前期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3、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应该坚持,但自由、权利应与责任、义务相伴,新闻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该理论只是在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和体制框架下的修正,缺乏有力地实现措施,因而作用很有限。4、传媒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联合其他劳动阶级掌握国家机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媒介应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既要用于宣传、指导和教育,又要用于联系群众,考察政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施舆论监督,用于沟通社会信息,反映社会状况,表达人民的思想观点,实现人民的新闻自由,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党的新闻媒介,要坚持党性原则,主要为按党的纲领、章程和原则行事。5、发展传播学的传媒理论认为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大众传媒要起到国家和社会的宣传、整合、教育、环境守望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一个社会中并非只有某一种传媒理论影响其新闻事业,当今许多西方国家中既有社会责任论为主导,又承袭了自由主义传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既有发展传播学的影响,又借鉴了西方国家或社会主义的传媒思想和理论。我国采取社会主义的传媒理论和体制,同时也吸收西方国家及发展传播学的有益思想。•世界各国的报刊和广播电视在运行体制上有很大不同。•报刊基本上只有私营和国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广播电视有三种所有制形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商营型;二是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机构经营型;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拥有和经营型。二、三种新闻事业体制私有商营型体制私有商营型体制是按市场原则组建的。这类媒体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内容和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为主要收入(其财政收入来源于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营目的。不受政府、政党和其他团体的直接控制。国家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这一模式最早在美国建立,之后,葡萄牙、卢森堡、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都采用这一模式。美国是最典型的私有商营型体制,大多数媒介公司都是由财团拥有和运作,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款来对新闻媒介从产业结构到节目播出内容等各方面进行管理。因此私营媒介机构只对法律负责,而不对政府负责,媒介的独立发展空间较为宽松。私营的媒介没有义务宣传政府的政策,美国总统和政府官员可以把电视作为影响舆论的讲坛,但只能通过记者招待会或电视讲话的方式,除此之外,他们无权向电视台发出指令或对节目进行直接干预。视频1私营媒介是一种企业实体,其一切活动(至少是绝大部分)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收入主要依靠广告,这就决定了他们会在政治上维护一定财团和大企业(大广告客户)的利益。在节目制作上,从提高收视(听)率出发,以吸引广告客户,提高广告收费。这样的办台方针决定了节目内容的基本特色。商业台节目内容的基本特点:(1)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新闻、教育节目,品位低俗的娱乐性节目的比例高于趣味高雅的娱乐性节目;(2)广告达到法规所容许的最高限度,无孔不入地插到各档节目当中(商业台对市场价值的追求压倒对社会影响的考虑);(3)新闻节目力争报道迅速,消息来源多样,报道面开阔。由于立场、观点不受政府控制,有些新闻评论有独到见解,有一定深度。但受利益和竞争的驱使,质量低劣、违背新闻道德的报道也不少见。(4)对政府的方针政策持独立态度,在新闻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或赞成、或反对,甚至进行激烈的抨击;(5)极为重视收视(听)率的调查。受市场规律支配的商营媒介并不能脱离政府的控制。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成立相当于政府部门的“联邦公众通讯委员会”、任命委员会的主席和委员、监督节目内容等方式,保证商业型广播电视与国会的基本政策一致。美国联邦公众通讯委员会指出:“国会的政策是要把无线电作为全体公众的言论自由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特许经营者纯私人利益的工具。”美国联邦公众通讯委员会拥有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权,对于“违反社会责任的”的电视、电视台则可以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事实上,大多数商业台都有财团的背景,在关键问题上为财团讲话,而大财团则与美国政府的各项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9·11事件后,规定——紧急状态时可以关闭非政府广播电台•对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国防部制定了“随军采访规则”,对记者采访列举了14项允许报道的内容和28项禁止的内容。•美国之音(VOA)它是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对外进行无线电和电视机广播的官方机构。它以46种语言通过无线电、电视以及因特网向世界各地提供广泛的节目,正面宣传美国。根据“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俗称“史密斯-蒙特法案”,Smith–MundtAct),美国政府控制的媒体不能对国内广播以免国民受到灌输性宣传,因此VOA的节目不能向美国公众广播。公共机构经营型体制公共机构经营型新闻体制是以英国BBC为代表的一种制度类型。–这种制度的根由是1925年英国的克罗弗德委员会在希可斯委员会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不要成立国家经营的广播系统,而由国会立法成立一家公共公司,为全民利益制作广播节目;而这一公共广播公司对新闻、实事节目的内容应有独立自主权。–1926年,商营的BBC由英国皇家特许,改组为公共的非营利的广播电视机构。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便是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模式最早在英国建立,后为日本、意大利、瑞典、挪威新西兰等国模仿,二战后德国也以这一模式重建广播电视事业。此类型的广播电视是由公益机构、公众社团、社区组织或其他一些专业团体主办经营的。广播电视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国家法律保护,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其领导机构的成员由各民间团体代表所组成的委员会任命,如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ARD);或经国会审议后由政府首脑任命,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其经费主要或全部为受众缴纳的收视收听费。这一类广播电视媒介的特点是:广播电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公营电视台的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执照费或电视收看费,各种民间、私人和企业捐助,及其部分财政拨款。一些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不播放商业广告,有一些允许少量的商业广告或是赞助商的企业形象,但明确规定赞助不得影响节目内容。在名义上,公共广播电视强调其既非国家控制亦非商业媒介。他们是独立自主的,不代表任何政治集团的利益,不谋求商业利润,也不对政府负责。如ARD、NHK等,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使其独立性与公共性得到保证。事实上,大多数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和政府关系密切,常常反映政府的立场,可以称为半官方机构。BBC对其日常事务的安排是独立的,但政府保持着对它的最后控制权。公共广播电视的节目特点是:新闻节目强调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以公众代言人自居,对政府的方针政策表面上强调独立立场,往往采取“小骂帮大忙”的方法。娱乐节目比较健康干净,严格控制广告数量(如BBC、NHK均不播广告),重视受众调查,重视传播的社会效益。•2003年5月29日,BBC《今日》节目记者安德鲁·吉利根援引一名“匿名高级英国情报官员”的话报道说,英国政府在其去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报告中“添油加醋”,加入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情报门”•保护消息来源•英国防部武器专家•2003年7月17日,戴维·凯利割腕自杀。随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公共广播电视也显示出其局限性,首先,由于其不播或较少播广告,全部或大部分费用依靠收听收视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众的经济负担;其次,“正统权威”的节目内容和单调死板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收视兴趣,此外,在全部实行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的国家,由于没有商业电视的竞争压力,广播电视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决策迟缓,弱于应变。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广播电视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根本的冲击就是市场化和商业化。一方面,有线电视和通讯卫星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而且还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高成本的行业,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所依赖的视听执照费在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而节目成本却一再增加,许多公共广播电视机构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于是,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公共广播电视政策作出种种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1.自由化:通过国家干预,在广播电视领域引进新的私有商营者,形成新的竞争格局;2.商业化:在广义上指广播电视在经营中更多地强调市场因素和赢利倾向,在狭义上指国家减少对广播事业的公共投入,使公营广播电视财政收入中国家拨款和视听费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的比重增加;3.非规则化: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作出的种种限制。——使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迅速发展,形成公共广播电视与私营广播电视以及私营广播电视机构间的竞争格局。国家拥有和经营型这类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所有媒体都为国家所拥有。国家经营新闻事业,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具体而言,新闻媒介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等筹措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类媒介是非赢利性质事业单位,其运作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包括更新设备、员工工资福利等,由国家财政拨款,不播放商业广告,也基本上不进行节目买卖。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最早在苏联建立。苏联从1920年广播诞生、1930年电视诞生到1991年解体,基本是国营广播电视体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采用这种模式。中国的广播电视体制也是以这一模式建立的。国家经营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媒体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己任,强调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唯一的或主要的目标。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是: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存在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有些节目说教味浓,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信息来源单一,节目更新慢等特点。•最近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中国的新闻单位由过去的纯事业单位转为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由过去的机关化管理转为企业化管理,由过去的
本文标题:媒介概论第五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4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