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平衡计分卡在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1-平衡计分卡在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徐颖上海海事大学经管学院201306摘要:本文对我国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原则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水运基础设施的特点修正了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并给每个层面分别制定了评价指标,较为全面地说明了平衡计分卡如何应用于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关键词:水运基础设施、平衡计分卡、社会效益引言: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标准,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效益作出客观、公正和正确的综合评判。对于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而言,它属于政府投资范畴,政府投资大量资金在水运基础设施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扩大进出口,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机会,于是投资产生的社会效益便成了主要的关注对象。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江苏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0亿元以上的投资。2007年,“十一五”中央筹集了至少400亿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内河和沿海航道、水上支持保障系统等项目的建设。2009年,重庆市共投资30.2亿元,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投资的综合影响考虑,希望引进平衡计分卡来对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水运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战略、政策、技术方面的参考。一、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评价的相关理论(一)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政府投资水运基础设施时,不仅应当考虑经济的发展,还应当考虑到社会、资源和环境,因为只有和谐发展经济,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政府投资的主要目的。本文把可持续发展列为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水运基础设施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经济发展。水运基础设施的财务关键是项目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无促进作用,政府投资的首要目的是使地区的经济增加。第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水运基础设施的“顾客”就是大众,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减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第三,社会效益包括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效果,如果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建设水运基础设施也是短期受益,长期来看,它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后患,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它会给大众造福。第四,对于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而言,它的创造性在于它有着其他大多数行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促进外贸,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成长性在于它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分析原则水运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应当遵循“有——无”对比原则。“有项目”是实施项目后评价期内预计发生的情况;“无项目”是不实施本项目的预计发展情况,是现有运输系统在评价期内最可能发生的情景,允许在现状情况下有少量投入。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评价的现状我国目前对水运基础设施投资评价还处于刚起步阶段,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许多评价指标还不完全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难以反映出水运的特色。水运基础设施投资-2-属于政府投资,即公共投资。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可以参考政府投资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但又不能完全照搬。从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对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进行研究时,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关注“人”的受益情况,选取定量和定性指标,采用多目标定量分析综合评价法和矩阵分析总结法及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传统的效益评价方法只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或者企业各部门效益,对企业未来的附加价值及竞争优势,并没有进行评价。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财务指标只注重短期效益,忽略了企业的长期需要,它反映的问题仅是发生在过去,并没有说明将来该如何改善。社会效益不仅要包含生产经营性项目,还要包含非生产经营性项目,这是因为生产或者非生产经营性项目都有其社会效果,即都会产生社会效益。近几年在指标的选择上,对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评价已经由传统的单一财务评价转变到综合考虑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效益评价,现在更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但是国内少有人把水运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战略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经济利益。总之,对政府投资来说,对战略性指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于水运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需要从经济发展、大众、环境影响和对外影响四个方面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综合评价,只有全面地反映水运投资项目的各种影响效果,才能得出实际的社会效益,研究人员对评价结果经过合理分析后,可以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地满足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本文选择了平衡计分卡来对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效益来进行评价。三、平衡计分卡在社会效益评价中的作用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简称BSC)是一种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来评价组织绩效的方法,它可以提供给管理者更广泛、丰富的管理及决策信息。在信息社会里,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创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平衡计分卡不仅仅考虑了财务指标,还考虑了非财务指标,这样可以全面地评价企业绩效,有助于企业从整体出发,制定战略目标,找出不足,提高企业的价值。基于这种认识,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根据实践经验,平衡计分卡适用于竞争压力较大且这一压力已被企业感知的企业。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面临的竞争压力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水运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的一个软肋,我国需要顶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改善我国的水运事业。在水运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的评价里,平衡计分卡可修正为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大众、对外影响四个层面。如右图所示:-3-μ1211nnxxninjji由此可见,把平衡计分卡应用到水运基础设施投资时,需要对四个层面进行修正,根据其内在属性和投资的特殊要求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在确定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时,需要对照项目建设的愿景和战略,确保这四个层面的目标协调一致,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基础来进行评价。四、平衡计分卡在社会效益中的具体应用(一)经济发展层面。衡量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益时不能只是从项目本身的的收益出发,而应当考虑到它对社会的经济效益。1.节约旅途时间水运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营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缩短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时间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节约旅客旅途时间=旅客在途时间节约的小时数+减少等待时间的小时数,这里是用旅客人均往返一次所节约的时间来表示。节约货物旅途时间=货物在途时间节约的小时数+减少货物滞留港口的小时数,这里是用每件货物往返一次所节约的时间来表示。2.促进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效果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的有效科学运营会极大地促进缺乏水上运输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如同催化剂,能带动各种水运相关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经济利益,产业之间紧密的关联关系甚至会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发生剧变,这种综合影响效益表现为:有项目和无项目的固定资产国民收入产出系数=固定资产总额国民收入3.促进对外开放效果完善的水运基础设施,如航道,港口等设施,对于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外贸事业具有重大意义。但应该指出的是,促进对外开放不是全部由水运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的,而是由多种行业的共同影响所致,表现为:(1)促进外贸效果=益项目完工前原有外贸收贸收益项目投入使用后新增外100%(2)吸引外资效果=项目完工后原有外贸额贸额项目投入使用后新增外100%(3)外汇效果=项目完工后原有外汇额汇额项目投入使用后新增外100%4.产业集聚程度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依据洛仑兹曲线(用于研究居民收入分配程度)提出了基尼系数这个概念。不少学者已经采用了基尼系数研究产业地理集中问题。产业组织学通过测量这一系数来反应行业在地区间的分配均衡程度,即产业集聚程度,称之为区位基尼系数。水运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会使所在地区的水运相关产业越来越集聚,区位基尼系数指标值越大,说明水运投资地区之间产业发展越不平衡,集中度越高,该产业在某些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区位基尼系数G计算公式如下:G=上式中:-4-表示某行业销售收人的均值;xi表示某行业第i地区销售收人;n表示所统计的μ=地区数。区位基尼系数的值在0与1之间变动,越接近1表明产业集中度越高。当该产业在各地的专业化水平都相等时,区位基尼系数等于0,如果一个产业全部集中在一个地区时,基尼系数为最大值1。5.利税总额利税总额是指利润和税金。利税总额是指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和利润总额之和。它反映了港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利税总额=(本年利税总额+上年利税总额+两年前利税总额)÷3(二)大众层面这个层面主要反映的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对所在地区居民的贡献。1.就业效果就业效果是指投资项目建设期间和营运期间里对所在区域里居民就业的影响。就业人数=建设期就业人年数+营运期就业人年数每万元投资新增就业人数是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而新增的就业人数。其计算公式为:每万元投资新增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新增就业人数投资就业增长弹性=率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就业人员增长率2.人口集中程度人口集中程度考察人口分布是集中在某些地域内,还是均匀地分布在全部地域上,即人口在地域上集中程度,可用人口集中系数C来测量。其计算公式为:C=iiiSP21上式中,C为人口集中系数;Pi为所测地区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Si为所测地区土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C值越小,则人口相对于土地分布越均匀;C值越大,则越不均匀,即所测地区里人口集中程度越高。3.地区人均工资上升幅度建设期人均工资上升幅度=建设期前人均工资建设期前人均工资建设期间人均工资100%营运期人均工资上升幅度=项目完工时人均工资项目完工时人均工资营运期人均工资100%(三)环境影响层面1.API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和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我国目前规定评价空气质量必须依据的污染物有三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我国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API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2.是否非有效占用土地(岸线、海洋)资源水运基础设施必然会占用土地(岸线、海洋)资源,无效的使用只会造成资源浪费。3.是否损坏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niixn11-5-虽然政府投资水运项目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但前提是不损坏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4.交通安全改善效果水运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成后,水运设施为当地的交通工具减缓了通行压力,居民和企业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可以多一种选择,这样可以降低由于交通工具局限、道路拥挤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使运输网事故减少,从而使损失减少,大大减少人员伤亡。为居民、企事业和国家带来的安全效益,具体表现为人员伤亡的减少和财产损失及人员家庭痛苦不幸的减少:各类人员伤、亡减低率=无项目伤、亡人数人数差有项目与无项目伤、亡100%5.对运输网的影响效果水运基础设施项目会增强运输网的通过能力,也会改善运输网的结构,缓和原有线路和枢纽的拥挤,从而提高所在地区运输网效率,降低运营费用而产生效益,与此同时,也可能引起其他运输方式运量转移、能力利用不足或其他损失,对两者的得失均应予以考虑。(1)运输网效率的提高幅度=无项目客货运输周转量量之差有无项目客货运输周转100%(2)对运输方式的影响=无项目客货运输周转量之差有无项目单位运输费用100%(3)超载率下降的幅度=无项目时客货位超载率有项目时客货位超载率无项目时客货位超载率100%6.资源利用开发效果水运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和消耗能源。开发水运项目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
本文标题:平衡计分卡在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9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