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安全检测考试考点整合
第一章1.一般测定高度选定在认的呼吸带附近,大约1.5m高,注意呼吸带位置随人的活动变化而变化。2.空气压力的测定常用仪器:动槽式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后者不如前者精密度高)。3.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a.容器管道及生产设备的泄露b.工作场所散发的原料及生成物c.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物4.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存在的物理状态分为:气、固、液;在劳动环境中可分为粉尘、烟尘、雾、气体、蒸气和气溶胶5.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是劳动者作业场所空气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或蒸气)、漂浮的粉尘、物理危害因素、反应生产设备和设施安全状态的参数(温度、压力、流速等)。6.安全检测的目的:是为职业健康安全状态的评价、安全技术及设施监督、安全技术措施效果的评价等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从而改善劳动作业条件,改进生产工艺过程,避免系统或设备的事故(故障)发生。7.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大气的正常组成:主要成分78.09%氮气、20.94%的氧气;次要成分氩气、二氧化碳、痕量成分;微量成分:氦、氖、氨、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8.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表示方法:1)体积表示法2)质量体积表示法3)个数、体积表示法第二章1.气相色谱法使用前提:只有在分离温度下有一定蒸气压的物质才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色谱法由分离和检测两部分组成,分离过程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色谱柱是色谱仪的核心。3.分离原理:固定相与组分之间有作用力,与不同组分的作用力大小不同;流动相与组分也有作用力,同样也有大小区别;流动相的作用力拉着组分往前走,固定相使组分原地不动;两种力之差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组分是否移动及移动的快慢;移动速度快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柱后的检测器产生了不同组分的信号。4.色谱柱分离条件的选择包括色谱柱内径及柱长、固定相、气化温度及柱温、载气种类及其流速、进样时间和进样量等条件的选择。5.气相色谱法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光离子化检测器。(并了解各部分的原理)6.A.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特点:操作简单、计算方便,不需校正因子,但要求进样量准确。B.内标法:内标物在样品和标准中浓度相同。7.A.吸附色谱的流动相极性比固定相小,被称作正相HPLC。B.分配色谱常用的流动相,如甲醇、乙腈以及它们与水的混合溶液,极性比固定相大,被称作反相HPLC。吸附色谱利用的是固定相的氢键,分配色谱利用的是极性的大小(相似相溶)8.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光度剂的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放大器——指示设置光源:应能提供足够强度且波长连续的光辐射,且光源发光器稳定单色器:将辐射按波长分解并输出波长很窄的单色光束吸收池:用无色透明耐腐蚀的光学玻璃或适应玻璃制成检测器:光电转换原件将通过洗刷剖吃的光辐射信号装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9.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分析基础:物质对某一波长范围光的选择性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朗伯-比耳定律10.定义It/I0=T,称为透光率,定义A=-lgT为吸光度,则A=log(I0/It)=KLc(吸收系数K改用表示则A=Lc)11.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非单色光的影响、化学因素的影响12.原子吸收光谱法A.只能直接测定金属元素含量;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安全检测中,主要用于粉尘中铅、汞、铬、镉、锰等元素含量的测定,需要将粉尘或烟尘样品溶解转化成液态样品。B.原子化系统是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蒸汽的装置,包括火焰原子化系统和无火焰原子化系统(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测定时将含待测元素的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空心阴极灯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特征波长的光辐射通过火焰时,被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光强在被吸收前后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只要入射光的波长范围极窄,吸收过程遵循朗伯-比尔定律13.原子化系统是将待测转变成原子蒸气装置,分为火源原子化系统和无火源原子化系统原子吸收分析的定量依据:测定吸收光度就可求出待测元素的浓度14.紫外荧光法定性分析的依据: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也不同;定量分析的依据: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F=kc即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第三章1.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适用条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情况,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3.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做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使用条件:可导致严重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及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浓度)4.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适用于短时间接触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5.有毒气体的安全检测分为评价检测、日常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检测6定点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个体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采样对象是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7.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即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A.注射器和采气袋是直接采样法使用的两种空气收集器。B.富集浓缩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溶液吸收法使用的仪器: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填充柱采样法(使用的仪器:活性炭管、硅胶管、高分子多孔微球管)、个体计量器采样法、固体滤料采样法、低温冷凝浓缩法8.A..直接采样法注意事项:直接采样适用于能直接测定的浓度;如果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达不到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气体状态不能被直接分析时,就不能用直接采样法采样,而应采用富集浓缩法采样。B.应该采用富集浓缩采样的情况: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一般都较低,有时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析仪器不能直接测定空气中组分;如果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气体量较大。9.个体采样器分为有泵型采样器和无泵型采样器。10.采集空气样品的采气动力有手抽气筒、电动抽气泵11.最高容许浓度监测时有害物质的采样: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暑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能导致严重极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极限值,即任何情况下不容许超过的极值。12.短时间容许浓度监测时有害物质的采样: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或中暑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1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情况,是工作场所在有害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第四章1.有毒物质分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2.对职工有毒作业进行分级,要考虑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三项指标,并分别用B、L、D表示3.在空气有毒物质检测为何要配置标准气:在空气检测中,被测有毒有害物质多是以气态形式存在于作业场所的空气中,要定量分析其浓度就需要配置标准气体。标准气体是已知准确浓度的一种或几种有毒有害气体与稀释气体的混合物,可用于标定检测中所用分析仪器的指示刻度、绘制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评价采样方法或采样仪器的采样效率,还用于便携式检测仪器和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校正。4.配制方法通常可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5.静态配气法的方法:大瓶配气法、注射器配气法、塑料袋配气法。动态配气法的方法:渗透管法、钢瓶气稀释法、扩散配气管法、饱和蒸气法。第五章1.粉尘粒径表示方法: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显微粒径、筛分粒径、沉淀粒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分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和扩散直径俩种.)PM10为粒径≦10µmPM2.5为粒径≦2.5µm2.粉尘的危害:尘肺、中毒、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眼疾病、皮肤疾患、致癌作用。3.可吸入粉尘切割器:串联旋风切割器、向心式切割器、撞击式切割器4.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5粉尘的理化特性:1)化学成分及其浓度2)粉尘的分散度3)粉尘的溶解度4)粉尘的荷电性5)粉尘的形状与硬度6.测尘点的选择原则:1)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工人接尘地点,测尘位置应选择在接尘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2)存在风流动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3)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反应出劳动者受粉尘危害的真实情况)6采样器的基本功能:是提供采集含尘气体的动力,调节和控制流速7.粉尘分散度:粉尘各粒径区间的粉尘质量或数量占总质量或数量的百分比。8.串联旋风粉尘切割器如何实现对不同粒径粉尘的分离:缩小旋风切割器的尺寸可以明显提高除尘效率,减少切割器的分割粒径D50。将具有不同分割粒径的旋风除尘器依序串联,就可以实现粉尘的分级切割。9.粉尘浓度测定的标准方法:是滤膜重量测定法。第六章1.气体采样管的原理:当被测空气以一定的流速流过气体检测管时,被测物质与颗粒载体上的试剂发生显色或变色反应,根据指示粉变色部分的长短,可以确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如果反应为特征反应,还可以定性。定性的依据是变成的颜色类型,定量的依据是变色长度。2.影响气体检测管变色长度的因素:抽气速度、抽气体积、显色试剂的浓度、环境温度、采样器的影响、显色粉颗粒4.有限作业空间气体检测的注意事项:人员进入有限作业空间之前必须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不能早于30min;检测工作要在有限作业空间之外;由于其体分布不均匀性,必须对空间上中下三个不同高度进行检测;进入有限空间后作业人员还要连续不断进行检测第七章1.什么是LEL检测器?常常把可燃气体检测器称谓LEL检测器。其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的含义是什么?一级报警属于预报警,要确定泄漏点,采取控制措施,制止泄漏,或通风换气;二级报警属于危险报警。报警浓度值分别为多少?一级报警值≤25%LEL;二级报警值≤50%LEL2.催化燃烧检测器的原理:气体分子通过烧结原片渗透扩散与铂丝线圈接触.在低于燃气燃点的温度下,浓度也低于LEL时,可燃气体被催化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又加热了测量电阻,其电阻的增大导致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电信号.铂丝线圈既是催化剂的加热器,又是检测表面的热敏传感器.测量臂铂丝电阻的变化,或者说是电桥输出信号大小的变化,直接放映了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3有毒气体的报警值设定: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设有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TLV,当试验用标准气体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TLV以下。4.危险气体分为三类: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两性气体5.设置气体检测装置的目的: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有泄漏事故时提醒寻找泄漏的,并采取措施;可实现控制系统的联锁。催化剂的中毒及影响:硅的化合物、硫的化合物和氯是比较常见的“毒性”物质。影响:使铂丝上的催化剂“中毒”失去催化作用,导致检测器无响应。6选择吸入式检测器的特殊情况如下:1)只有少量泄露就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场所2)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于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3)属于极度危害有毒气体(Ⅰ级)的释放源4)有毒气体释放源较集中的场所。第九章1.噪声的特征:噪声污染是感觉公害、噪声污染是局部的和多发性的、噪声污染是暂时性污染2.用分贝表示的好处:用分贝表示可以避免大数字计算;人体听觉对声音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也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比例,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量值。3.计权声级: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作用:(1)A计权声级是模拟
本文标题:安全检测考试考点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2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