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银行学讲义:利率的变动
第二节利率的变动一、影响利率的因素:一般性的描述1、从货币的供求看1)收入。从流动性偏好角度看,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因而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移。因此,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上升。从可贷资金的角度看,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储蓄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大可贷资金的需求,因此导致收入对利率的影响难以最终确定。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人们要完成相应的交易量所需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就会增加,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因此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2、从可贷资金的供求看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意味着在人们的总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将会减少,从而可贷资金供给减少,结果使均衡利率上升。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2)投资的预期报酬率。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上升会使投资需求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因此会引起利率的上升。3)政府的预算赤字。预算赤字往往是用发行政府债券向公众借贷的方式加以弥补,这种政府的借贷造成可贷资金需求增大,从而意味着利率的上升。4)预期利率。当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会使当前的利率上升。相反,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使当前利率下降。预期利率就像是一种能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利率就会上升;反之亦然。其实,这一有趣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5)预期通货膨胀率。说明:在前面曾经讲过,如果价格水平上升那么利率也会上升。但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水平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前者是与人们预计的未来价格水平波动相联系的,后者则是指已经发生的价格水平变动。如果大家认为将来利率将进一步上升,那么利率会怎样变化呢?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可贷资金的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认为将来利率将进一步上升,那么利率会怎样变化呢?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可贷资金的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从可贷资金的供给来看:可贷资金的供给者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即扣除物价因素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当人们认为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就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在下降,因此供给者愿意提供的可贷资金就会减少,所以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就会左移。其次,从可贷资金的需求来看:借贷方在筹资的时候考虑的是借贷的实际成本,同样他们所关心的也是实际利率。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就意味着每一个给定的名义利率所对应的实际利率在下降,因此在给定的名义利率下人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利率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的现象,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作“费雪效应”。注意:费雪效应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的名义利率的上升的现象,而不是断言通货膨胀率上升就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注意:费雪效应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导致的名义利率的上升的现象,而不是断言通货膨胀率上升就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详细内容请参看教材386页专栏12.1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二、货币供给与利率表面上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似乎很简单:因为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右移,从而导致利率下降(请参看教材图12.3)1、几种可能的影响:首先,在没有充分就业之前,货币的增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引起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根据上面的分析,这将使利率上升。其次,货币供给的增加还会引起价格水平上涨,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上升,从而使利率上升。最后,当物价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上升时,人们往往会形成物价继续上升的预期,这种预期的通货膨胀同样会导致利率的上升。1)流动性效应;2)收入效应;3)价格水平效应;4)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事实上,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就可以归纳成上述四种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货币供给与利率2、利率变动的轨迹可能出现的情况请参看教材《货币金融学》123页图6-16。虽然四种效应都会对利率发生作用,但是作用的时间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流动性效应的作用是比较快的。在流动性效应发挥作用之后,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和价格的上升开始慢慢的发挥影响。所以说,价格水平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有一个时滞。预期通货膨胀效应的快慢取决于人们形成预期的方式。如果人们形成的是适应性预期,那么预期通货膨胀效应的作用就会比较晚;如果人们形成的预期是比较理性的,那么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就会在货币增加后立即起作用。价格水平效应和收入效应一般是经过一段滞后时间才发挥作用的;流动性效应是马上产生作用的;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人们形成预期的方式如何,是否是理性的。在现实中,当货币供给增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利率水平也跟着上升,显然1)这种情况与现实不符。而2)和3)又很难判断究竟哪一种情况更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数据经常是年度或季度数据,这样的数据不能反映当期的情况。第三节利率的结构在前面的研究中,为了方便我们假定只有一种生息资产,而现实中生息资产的种类繁多,各自的利率也不相同。要了解他们利率差异的决定因素,实际上就涉及到了利率的结构问题。利率的结构问题大体分两类:1、期限完全相同的各种债权的利率差异,即利率的风险结构;2、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种债权的利率差异,即利率的期限结构。一、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主要是由债券的违约风险,债券的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的。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风险补偿:有风险债券和无风险债券的利率差。无风险债券:没有任何还本付息问题的债券。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通常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因为中央政府总可以通过征税甚至发行货币等方式来偿付债券的本息。美国的四家权威私人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费奇公司,价值线投资调查公司。以标准普尔公司为例,债券被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十个等级,其安全性逐次递减。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变现的难易程度,流动性越高的债券,利息回报越低。如果一种资产的流动性很低,那么持有这样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这部分资产被扣牢了。3、税收因素因为每一个投资者关心的是税后利润,所以如果利息所得税率越高债券发行者向投资人支付的税前利率就会越高。如果债券利息收入的税收待遇因债券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必然要反映到税前利率上来。相关例题请参看教材395页上述内容是利率的风险结构,主要是由违约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因素决定的。此外还可能存在一些其它因素,例如:债券本身的附加权利。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定义:不同期限的同种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叫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曲线:又称收益率曲线,描述的是不同期限的同钟债券之间利率的关系,或者说是债券的期限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的关系:1)各种期限的同种债券,它们的利率相同。即利率与期限无关,叫水平收益曲线。2)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的利率越高,称为向上倾斜的收益曲线。(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最常见)3)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的利率越低,称为向下倾斜的收益曲线。利率曲线的特征:(两个典型的事实)(一)收益曲线一般向上倾斜。(二)不同期限的债券,它们的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动的。三种理论:1、预期理论:优点: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是同向波动的。缺点:不能解释为什么短期利率要低于长期利率。2、分割市场理论:优点:能够解释为什么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缺点:不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是同向波动的。3、优先聚集地理论:该理论能够很好地同时解释前面的两个典型的经验事实。1、预期理论:假定条件:各种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给投资者提供的是完全相同的回报。例1:讨论1年期债券与2年期债券之间年利率有什么关系。结论:2年期的债券利率等于1年期债券利率和预期的一年以后的1年期债券利率的平均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1年期债券的利率上升,那么2年期债券的利率也会跟着上升。n年期债券的年利率:通过这一理论将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解释了不同期限债券利率的同向波动,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长期债券利率会高于短期债券利率。2、分割市场理论:假定条件:各种不同期限的债券完全没有替代性。这种理论的理由:1)投资者可能对某种期限的债券具有特殊的偏好。2)某些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决定了他们在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之间的选择。3)不同的借款人往往也只对某种期限的债券感兴趣。分割市场理论的缺陷:1)市场是完全分割的假设过于苛刻和理想化。2)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的同向波动。3、优先聚集地理论:该理论考虑到了投资者对不同债券期限的偏好,但它认为这种偏好并不是绝对的。例2:假定投资者更偏好于1年期债券,其他条件与例1相同。则:投资于2年期债券到期后的本利和为:投资于1年期债券两年后的本利和为:课后习题:教材402页第3、4、6、9、10、11、12题。第十五章通货膨胀本章的四部分基本内容: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对策。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影响一、通货膨胀: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较为明显的上升。三个含义:1)总体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价格。2)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某些暂时性的或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升不能算通货膨胀。3)应该是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而不是轻微的上涨。通货紧缩: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较为明显的下降。二、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率是中体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三种指数: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该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的通货膨胀率:这一价格指数的局限性就在于它不包括资本品、中间品的价格变动。2)生产者价格指数:该指数是根据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意义:该指数所反映的生产成本的变化,最终会通过企业的定价行为反映到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来。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该指数反映了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指数的计算方法:就是将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乘以100。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的优缺点:优点:涵盖面广,能够全面地反映价格的变动情况。缺点:编制该指标所需的数据不易搜集,难以经常性地统计公布。三、通货膨胀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把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极度通货膨胀三类。专栏15.1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此外,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它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根据通货膨胀是否在事先被公众预期,可以把它分为被预期道的通货膨胀和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根据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是否同比例上升,可将通货膨胀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和不平衡的通货膨胀。四、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三方面影响:1)对总体就业和产出的影响;2)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3)对微观经济效率的影响。1、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可能在短期内扩大就业和产出。同时理论和实践上也证明了,利用通货膨胀来刺激就业和产出只能在短期有效。2、通货膨胀与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没有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造成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通货膨胀造成的这种财富再分配,有时候规模是非常大的,所以通货膨胀对经济的这种影响是不可以轻视的。3、通货膨胀与效率损失四、通货膨胀的影响:3、通货膨胀与效率损失:首先,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持有现金的成本将大大上升。皮鞋成本:指的是为了现金管理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名义利率往往不能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进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讲义:利率的变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