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一年级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
课题:1~5的认识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义务教材中在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认识,而且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数的概念的,并且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之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很扎实。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不普及,许多学生入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学知识,有的根本没有学习过数学知识,这样安排,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2.教材分析:教科书第14~15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数数的教学: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3.学情分析:学生在准备课上已经学会了认数,会从一数到十,有了基本的数感,在学习本单元就有了一定的铺垫。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1、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表现性评价目标2:交流性评价目标3:目标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任务目标1:问题1:出示课件,图片上展示野生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数出图片上面展示的动物的个数)学生们会自己数出每个动物的只数问题2:然后展示“农家小院”课件,先观察图片上面都有哪些动物,问题1:先找出用数字“1”表示的动物的个数,让学生们自己圈出来问题2:接着再找出用“2、3、4、5”并用相同的动物只数表示出来目标2:问题1:提出问题,大家都会数1~5的数字,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得来的吗?问题2:出示课件,认识珠子,问大家问题一个珠子可以用几来表示?接着再问加上一个珠子是几?在加上一个珠子是几?再加上一个呢?再加上一个呢?老师用动画展示出来问题3: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并展示学生1到5的写法目标3:问题:课本16页做一做里面第一题连一连,让学生自己数图片上面的个数。三、作业设计:课本16页上面的1到5的数字,自己描一描课题:比大小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根据新课标要求,“比多少”中安排了“>”“<”“=”的写法,使学生更好地有机会接触到大于,小于,等号这三个符号,认识其形状、适时地进行书写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清晰、正确的认识。2.教材分析: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3.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数字,已经有了比较具体事物多少的知识基础,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猴子分别和桃、香蕉、梨比较,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帮助学生产生摆一摆,排一排的愿望,引发学习需求。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表现性评价目标2:讨论性评价目标3:目的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任务目标1:问题1:昨天我们学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问题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问题3:有谁能够写出1到5的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目标2:问题1:展示课件,“小猴子吃水果”的图片,学生数出来图片上面猴子和水果的个数问题2:三只猴子吃桃子,他们够分吗?分桃子呢?梨呢?大嘴巴吃小鱼,哪个数大嘴巴就吃谁问题3:学习“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并描写课本上面的符号目标3:问题:课本17页上面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三、作业设计:课本18页练习三第一题课题:第几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教科书第18页,教材此处的处理同义务教材第一次引入序数含义相同,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排队买票”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2.教材分析:教材利用“有几个人在排队?现在小朋友排在第几位?前面有几位阿姨?”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阿姨买完票后,小朋友排第几?”,还有一些有条件的老师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符合生活实际,而且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3.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利用学生去动物园买票排队的情景,学习排队,区分几个和第几。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表现性评价目标2:交流性评价目标3:目的性评价二、学习过程预设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提示学习环节学习任务目标1:问题1:出示课件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请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问题2:观察图片,小朋友排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问题3: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第几?从后面数呢?目标2:问题1:小明排在第2,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问题2: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从左数第3个人是谁?问题3:做一做第一题,大家看名次目标3:问题:做一做第二题,图片上面一共有几个人?从左数,妈妈排第几?这两个“5”意思一样吗?第一个“5”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二个“5”表示第几个?三、作业设计:课本练习四第一题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0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