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1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资助)课题编号:XJK06BJJ006主持人:黄泽成湖南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主要研究者:姚红梅、柯妍、周明惠、谢宏斌、黄丽君、谭洁、谢秀云、周铭芳、蒋波、黄霞辉、杨宗军、许智琼、陈凯兵。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基础的核心学科和通识应用技术,它在处理数据和做出科学决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学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然而,由于教师的观念缺乏应有的转变,使得不少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无需其它的教学资源,只要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一支粉笔就可以进入“规范的课堂教学”,依样操作。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人为本,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教学资源的教学。2.2007年6月,课题组对我省城市和农村的15所学校开展了“学校教学资源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手中只有《教学指导参考用书》、《教学案例设计》、《基础训练》三本书,一般没有其它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建国以来,到本次新课程改革前的50多年时间里,由于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方式,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利用实施、内容发展均较为落后。从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依靠少数学科专家和教研员,并没有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学资源利用实施来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教室的课堂上,除了教参和教材之外,基本上再没有什么可资借鉴的东西;从教学资源的内容看,往往只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习题、复习资料与考试内容的开发,忽视教学的背景故事、数学文化,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与游戏等。全国统一共用一套教材的模式,导致了广大的中小学校对教学资源开发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这使得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没有被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范畴。特别是受到“小学升初中”择校和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广大的小学教师更是把教学资源主要定位于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练习、试卷、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落实,不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开展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可以改变对教学资源的重新定位,能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行动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它必然会改变我们对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态度,走出对课程教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2的定势。而教学资源观的转变,也一定会使课程由窄变宽,由静变动;使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总和,而是学科知识、儿童本身以及社会生活的有机整合。(二)课题的由来1.开发教学资源的必要性认识源于调研。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题主持人曾多次参与全省素质教育调研、督导评估检查、课改实验区调研、教育实验学校检查等。对全省各地城市、县镇、乡村各级小学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虽然最近几年各地的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各地还涌现了一些办学条件相当不错,甚至堪称一流的学校,然而总体上来讲,全省各地“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基本没有,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基本没有改变。虽然城里的教师培训搞得热火朝天,但绝大多数乡镇学校、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经费长期几乎是“0”运转,农村学校90%以上的教师基本没有参加过什么培训,一般只参加由乡镇自行组织的每学期开学前两三天的教材分析罢了。虽然迫于课改的压力,市县一级也搞过一些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但一般只是挑选学校里的少数骨干教师参加学习(通常每校只有一人参加培训,并且只有1-2天),然后由这些骨干教师回到学校对全校老师上课。所以这样的培训多数是有名无实,做做形式、走走过场而已,远谈不上到位的课程改革培训。没有实实在在的系统的学习培训,老师就不能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学的“原材料”有限,就难于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就难于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本课题研究基于以下两点理由:(1)基于校本培训,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2)“用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事”,为数学教师开发方便、快捷、适用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改善教师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2.开发课程资源这个课题首先是由《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是基于中国“统编”教材格局与国外信息化多元化教材格局的比较研究,从课程人本化理论导出的。然后在新的课程标准发出倡导:“广大教师都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课程资源到教学资源提法的改变,标志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融合。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前提。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就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开发出更多的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70%小学在农村,70%教师也在农村,他们是教师队伍的主体,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教育资源极度缺乏,加上远离城镇,信息闭塞,使得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法陈旧。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变,就很难适应新课程的实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会减少,而会不断增长。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整合点,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二、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综述(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并广泛利用校外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课程资源。”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我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政策支持。然而,由于课程改革运行时间较短,使得对于诸如“课程资源”等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尚不明朗,还存在很多争议。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3-法与途径以及重要观念等,都还才刚刚开始探讨。例如中国第一部《课程学》(廖哲勋著1990华中师大)中尚无课程资源用词,相近的用词为“材料”“基本文化”“条件”,但在华中师大孙绵涛、刘卫华的《教学计划》(1992武汉工业大学)出现“教育资源”用词,“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所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其人力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条件,物力包括设施设备条件,财力包括经费条件,而时间、空间是任何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课程内容持续排列的教学必备条件。该书指出“教育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泰勒的名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黄炳煌译民国70年台北)泰勒在“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中提出“从研究当代校外生活当中寻找教育目标”,他引用斯宾塞(HerbertSpencer)《何种知识最有价值》的一些价值观后,又引用了美国维吉尼亚州课程的“校外生活”分类:①生命的维护与保存;②自然资源;③物品与劳务、生产与分配;④消费;⑤物品及人员的沟通与运输;⑥休闲;⑦审美的冲动;⑧宗教的冲动;⑨教育;⑩自由的延伸;11)个人的统合;12)试探或探险等。泰勒称这些“基本文化”时大量使用的是“资料”一词,只有在较大类的基本文化用词时才使用“资源”这一词条,如: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等。但他指出:“愈来愈多的美......国南方社区学校,以分析社区现实问题的需要而编制.......................课程。他们尤其注意当地天然资源的最佳利用,以及.......................对于社区当地人力资源的发展.............。”然而,泰勒也没有使用“课程资源”一词。尽管如此,国内一些大学的专家学者,仍然十分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之中,而尤为典型的代表性人物有:(1)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是近几年来研究中小学课程开发问题的顶级专家。他参与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的编写,提出“课程资源”概念框架,并明确定义:“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来源。”狭义的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课程改革中资源的使用,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直接必要的课程实施条件……课程资源分成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两类。譬如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指决定课程实施范围水平的。如:人力、物力、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人们对课程的认识等。但二者互相包容,如图书馆、实验室、环境等。吴刚平教授从2001年开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组织全国各地部分省市级教研员和30多所中小学,重点对中小学校课程资源的基本框架、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了为期四年的研究。并于2004年10月,分别出版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三本专著。(2)西北师大的范兆雄教授,他是国内最先研究课程资源的学者之一。他以课程资源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并于2002年12月出版了研究成果《课程资源概论》专著,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课程资源的理论建设,以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问题。(3)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张廷凯研究员,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组织了北京、上海、湖南等十几个省市的教研员参与研究,于2004年2月出版了研究成果专著《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本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途径,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4)其他还有:南京师大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于2002年专门成立了课程资源研究所,下设理、化、生、数及教材研究室,专门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内蒙古包头师院的韩雪屏教授,几年来组织一个十余人的团队,专门研究语文课程资源问题。他们花了四年时间出版了高等教育教材:《语文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阐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以及树立明确资源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对课程相关资源的应用也进行了探讨,并分别阐明了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课程资源方面的著作。山西师大教育学院在2004—2007年间,动用了十多位专门研究人员,组织全省各地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查,写出了调研报告。西南师大的博士生李林,在导师的指导下花了三年时间,写就了博士论文并已正式出版了专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大的仇忠海教授,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课程资源质量标准及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