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赵献杰【单元教材分析】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教学设计思路】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2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隐蔽”等词语。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背诵《爬上虎的脚》全文。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34.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6.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7.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8.通过对图画的多次观察,总结观察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9.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一定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10.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11.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情感目标:1、《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42、《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四、研究重点:1.认识15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背诵《爬上虎的脚》全文。3.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单元教学流程】第一模块:预习达标课(2课时)一、谈话导入本单元学习二、自主预习环节《古诗两首》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5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预习学案:(一)我会读正确流利地读诗句。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我能知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先在组内交流请教组员,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写下来,让全班同学来帮你。教师根据本单元阅读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评价环节。《古诗两首》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古诗。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文章主旨。二、预习学案(一)我会读6正确流利地读古诗。(二)我能知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先在组内交流请教组员,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写下来,让全班同学来帮你。《古诗两首》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古诗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诵读两首古诗。2.初步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会诗歌主旨。二.预习学案(一)我会读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二)我回忆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三)我知道1.题目“所见”的意思是。2.《所见》一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让我们看到了由、、、等组成的生动有趣的画面。7四、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三、预习达标环节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2.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在自主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过关环节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精读引领课(1课时)《师恩难忘》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重构联系生活谈话。导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1、学生作答。8入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板书课文标题,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重点交流作者所取得的文学成就。4、过渡:在文学上他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那么他是怎样走向文学之路的呢?(5分)2、学生交流自主查阅的关于作者的信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让学生谈自己身边的老师,这样联系生活就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介绍作者及取得的主要文学成就.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以此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检查第一遍读的效1、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1、提示:第一遍轻声地读,生疏的字利用工具书或向邻近的同学咨询,注上拼音;第二遍带着问题读,“文中的老师是谁”,“这9目标一果。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略讲,注意提示“尽量用得简洁的话概括”“说清楚就行”。)(7分)2、方法一:师先板书生字,要求学生跟读,注意正音,并找出字在文中的位置,将涉及到的语段读一读。方法二:逐段读,学生之间相互正音。方法三:教师领读生字,并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书空一遍,点明几个字的写法——“纸”下无点;“冒”要协调……学生回答位老师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遍转换角色读,把自己看作作者,以作者的身份读,读出一定的情感来。【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尤其对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的读应该从哪一个角度,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文本,是落实好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本篇课文语言平实,事例典型,可读性强。通过以上的阅读引导,可以让学生沉下心来,“披文入境,披情出文”。】2、【关于识字教学,虽然不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必要的指导不河少。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设计多种教学的形式,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10状况。】目标二引导学生精读细品,嚼文悟情1、课文写了田老师上课的情景,尤其是田老师在教学中将变成一个个小故事给学生讲,使得作者“我”至今难忘(在难忘下加着重号),这些,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师板书:老师教得________,学生学得________。3、指导感情朗读。4、是啊,田老师的故事引人入胜,如________(引导学生填1、学生重点读3—7小节,画出重点词句。2、请学生读这部分内容,并相机完成填空。3、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部分,继续品味田老师讲课的韵味儿4、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田老师化诗为文,教学有法,是本文叙述的一个重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抓住“娓娓动听”一词,一是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二是联系课堂实际进行解释,三是通过教师的现场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读第五小节,体验“娓娓动听”,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入了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一系列词语。】11空,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正因为这样,我忘不了老师的教育之恩。目标三贯通全文,引读首尾。1、引读,田老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是作者终身难忘的,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说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质疑进行情感交流相机评价3、有这样好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呢。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田老师是非常尊敬的?(师相机板书:“恭恭1、学生填空跟读2、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提出“17岁就开始教书,说明田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田老师基本功好,是一个出色1这一段文字,作者解决了我们什么疑问?12敬敬地行礼”)2、引读: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_________________。4、指导感情朗读指导感情朗读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两段文字,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的语文老师”。3、指名回答,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4、全班齐读最后两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感激之情”。【这一部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部分,作为作者,在写作中的主要情感一泻千里,毫不吝啬,着力渲染。要让学生在尽情诵读中体会直抒胸臆的表现法。】目标四1、引导学生轻读提问,升华主题2、教师小结升会:作者忘不了师恩,是因为田老师教艺高超,既教书育人,又给作者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故事。希望1、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提出问题,由两人小组之间进行探讨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文本后联系生活,既扣紧主题,实施实景回顾,又让学生在身边的老师中寻找“恩师”,将文本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持久的再学习。】13拓展延伸同学们在课后,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常怀感恩之心,记住老师的化育之恩,感谢像老师一样的人对自己的关怀、关心和关爱。3、生活中你除了感激你的老师之外,还有哪些人让你也感受到了他(她)的恩惠?相机作评价3、学生自由谈话交流[引导学生由感激老师拓展到感激生活中的其他人,从而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业超市◆、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找一找:14收集一些赞颂老师的名言。第三模块:“拓展创造思维”——自读提高课(2课时)一、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二、学习《陶校长的演讲》与《古诗两首》两课(一)根据学案自学《陶校长的演讲》导学案一、教学目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8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