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来自百度文库《浅谈地下水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来源有机污染物包括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所有天然和人为形成的物质1、有机物的天然来源在天然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当含水层与含油层,煤系地层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时,地下水便存在相应的有机污染质。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地区的地下水中至少存在着痕量天然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是腐植酸,特别是在森林草原地区,尽管它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并不突出,但它可导致和增加重金属和其他有机物质在地下水中的活动性。2、人类活动中排放的有机污染物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污染源多且分布广。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的泄漏、各种有机废水的排放、地下输油管道的破裂、煤气管道泄漏、农药的使用、居民生活污水下渗、地下储油库的突发事故、垃圾堆放场的淋虑等都导致地下水遭受有机污染。1、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2、城市垃圾填埋3、石化污染4、农用化学药剂的施用5、空气中污染质的沉降农业与地下水污染来自中国知网《农业耕作中化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农业耕作中化学肥料、农药是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及人工合成有机物含量的日趋增高是其污染的突出表现。污灌对地下水的污染污灌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硬度的升高不科学的污水灌溉再加上大量使用化肥,使地下水的总硬度、含盐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地下水中NO-3含量的增加,使污灌区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4]。虽然水土系统中的反硝化作用会降解一部分NO-3,但是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NO-3污染应当引起重视[15,17~18]。由于污水中的高NO-3含量,污水灌溉首先会使得NO-3在土壤累积,并有可能通过淋溶土壤中的NO-3而污染地下水。污灌水中细菌和病毒对地下水的污染在研究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时,要特别重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污染地下水的病原微生物可分为三类细菌、病毒及寄生虫,以前两种为主。污灌水中有机物对地下水的污染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有机物的不合理排放及不适当处理,导致其进入环境,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来自中国知网《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农业污染物污染物及其对地下水影响的途径1化肥现代农业的一大标志就是化肥的大量使用,据有关统计,现代农业产量至少1/4是靠化肥获得的。氮,磷,钾肥是用于农业的最主要化肥,但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综合各地实验结果,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35%~50%。施入土壤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先形成NO3—N,因其不被土壤胶体颗粒吸附,很容易随水淋失,进入地下水。当施入的氮素大于作物所需吸收量时,就会出现氮素淋失现象。尤其是当大量硝态氮或铵态氮肥施用于作物生长期,或降雨量大时,以及作物被过量灌溉时,氮的淋溶更为严重。据张玉良估计,全世界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大约有30%~50%经土壤淋溶进入地下水[3]。另外,NO3—N进入地下水的量受气候、地下水位、土壤孔隙度、氮肥用量、作物种类、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孙绍荣[4]研究表明施氮量与土壤下渗水中氮的量二者呈直线相关关系。而陶思明[5]等人1997年对三峡库区的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调查表明,氮肥土壤残余34.5%,地下水淋溶占0.5%。磷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很弱,直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但磷酸盐和过磷酸盐中的常见添加料氟磷灰石中的氟元素,却可以在水分的淋滤作用下进入土壤和地下水。钾肥中大部分钾离子与土壤胶体结合,发生迁移的只有氯离子。所以,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是氮肥。大量氮肥的使用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某些重金属离子浓度上升。地下水中NO3—N超标问题,普遍存在于全世界。2农药据统计,我国农药的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平均每公顷用量,但利用率不足30%。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大部分农药残留于环境中,造成地下水的潜在的威胁。农药对地下水的影响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剂及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有很大关系。农药的活性及其残留性也决定了农药对地下水的影响。降雨径流、淋失是农药进入地下水的主要途径。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国内外也多有报道。1986年,美国已有23个州的地下水发现了农药污染;湖北省天门市产棉区因大量施入农药(每年5000~6000t),致使当地地下水受到污染;京津地区地下水采样点中均可检出六六六之类禁用多年的有机农药,而DDT约有1/1000的剂量经土壤渗入到地下水中。3灌溉排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大多需要灌溉供水。长期灌溉,尤其是传统的漫灌方式,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会对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水分大量蒸发,灌溉水的盐分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盐渍化;另一方面,地下水位随灌溉排水过程上升和下降,将积累在土壤中的盐类通过淋溶作用带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中含盐量上升,水质恶化。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面积已达200万hm2,占全国盐碱化土地的1/3,宁夏、青海、新疆、甘肃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另外,灌区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这些有害物质也可能随水分直接渗入地下水或慢慢淋滤进入地下水。4污水灌溉污水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污水中含有的大量营养元素还可以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但污水灌溉的量过大或时间不恰当,许多污水未经农作物和土壤的自然净化而直接向下入渗,同样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体的污染。据研究表明,污水一次性饱和灌溉虽可突发性的提高土壤肥力,但因挥发、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强烈进行,易造成氮素的流失,引起亚硝酸根、硝酸根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2.4畜禽养殖我国的畜禽养殖在近20年发展迅速,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畜禽粪便大部分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便被直接排放或随意堆放,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极易随径流或雨水向土壤和水体迁移,严重污染土壤和水环境。尤其是粪便堆放区,其地下水中硝酸盐、硬度和细菌超标往往都和它有关。前斯洛伐克东部,来自农场的肥料和动物粪便可能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非点源污染源的控制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污染生态农业的核心是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提倡减少农业化学品如化肥、农药的投入,对农业废弃物应考虑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2污染源的控制农田投入养分过大,大部分盈余的养分并未在生产上起作用,而是最终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水环境的污染。超量施肥现象在我国的农业区十分普遍,对水环境的威胁也最大。因而,防治重点应在减量提效上。应从技术上指导农民,讲清各种化肥的作用原理,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平衡氮,3非点源污染转移过程的控制对于这些营养元素随水流渗漏而造成的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应从污染物迁移的载体—水上去考虑。采取节水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可有效降低这些物质的流失,减少肥料用量,提高植物的利用率。3.4综合防治管理从政治、经济、法律各个角度出发,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防治非点源污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非点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建立健全非点源污染的检测,研究机制,为更有效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文标题:地下水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0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