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生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案1
1第一单元第3课康熙帝【学习目标】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重点难点】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而采取的措施。评价康熙帝。※【自主学习】:阅读单一、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之乱(1)、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占有南方广大地区,掌握重兵,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在康熙帝下令撤藩后,起兵反清。(2)、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2、统一台湾(1)1681年,任用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爽降清。(2)设置,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3、平定西北叛乱(1)、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发展起来,准噶尔汗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2)、康熙帝三次亲政,平叛取得胜利。4、加强民族团结(1)、崇尚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二、维护国家主权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2、过程(1)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2)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恢复之战。(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意义: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三、评价1、自评:自己身为皇帝,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总评: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合作探究】研究单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台湾外纪》材料二: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2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台湾人民抗战檄文》材料三: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意义何在?(2)材料二中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感情?(3)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4)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2、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民族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3、请列出康熙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措施影响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对南疆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推行文化宽容政策崇尚儒家文化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利用儒学,维护统治。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既保护佛教,尊重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主权。3※【拓展深化】拓学单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唐太宗: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3)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以上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习题精练:1、康熙即位时,清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有: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④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2.在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中,最为确切的是。A.抵抗日本势力的入侵。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主权与统一C.扑灭反清武装势力D.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3.康熙帝的诗句“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是亲征。”,其中多反映的事件主要是A.亲自率领清军平定准格尔部噶尔丹的叛乱B.抗击沙俄入侵,显示了国威C.平定了“三藩之乱”D.解决了东南沿海的边患问题4.当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康熙度册封西藏宗教领袖B.清朝与蒙古各部结盟C.中俄关于两国东段边境条约签订D.台湾与大陆重归于统一5.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这说明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借鉴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右图是北京孔庙“万世师表”匾额,下列不确切的是:A.该匾额的题写者有可能是唐太宗B.体现了题写者对孔子的尊崇C.反映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D.对儒家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7.康熙帝反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主要活动为A.平定三藩之乱B.重新统一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D.收复雅克萨之战48.以下关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B.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或巩固发展作过贡献C.都捍卫和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D.在他们统治期间都出现了盛世景象9、阅读下列材料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并将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康熙即位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先安抚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千叟宴”上,康熙即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央视网·《康熙王朝》故事梗概请回答:⑴根据材料列举,康熙在位时期的重大活动。⑵根材料,评价康熙的活动。
本文标题:学生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学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