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地理小论文生态文明从身边做起
生态文明—城市的智慧—以苏州市为例我生活的苏州,千百年来,一直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烟雨江南,是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中国最宜居的城市。水是苏州的灵魂。2500年来,从唐人诗境到意大利游子笔记,苏州的灵性,化作无数美丽吟咏,远播四海;独特的东方水城魅力,名扬八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二百九十桥”,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个性。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符号,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华灯初上,水逐船行。听着温软的苏州评弹,品着上好的碧螺春,欣赏着岸边优美的景色,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惬意,不在梦里,不在戏里,就在苏州环城河内,当海内外游客乘坐具有园林特色的仿古的官船浏览环古城风貌时,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江南水乡水上游的意境。水,是苏州城市的载体,也是苏州最引人瞩目的城市“名片。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苏州人口迅速膨胀,吴侬软语被南腔北调淹没,这座美丽的城市也面临着工业文明的洗礼。2011年,苏州酸雨发生频率为79.6%,而一年的雾霾天气就有143天,酷暑高温已经远超火炉南京。小桥流水虽然依旧在,只是颜色改,清澈的河道变成了黑乎乎的龙须沟,临桥远眺,再也难寻旧时韵味,护城河、大运河、上塘河,没有一条河水是清澈的,苏州城主要水源地太湖也时常受到蓝藻的威胁。为此,苏州市政府早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十一五以来,苏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是把苏州建成人间新天堂,要使得苏州的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宜居。整治农村黑臭河道,古城区河道“自流活水”工程投入运行;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东太湖综合整治、阳澄湖生态优化,建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增加绿地面积,建全省首个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园…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全新形态,是从物质消耗的工业文明,向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高级文明形态的转型。生态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而是要将节约、循环、环保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建设的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物质追求,倒回原生态生活,而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还需要我们公众每一个人的参与,2009年起苏州举行“认捐花白鲢,洁净母亲湖”活动,苏州市民踊跃参加,许多中小学生也积极捐款,事实证明,花白鲢的生长会消耗水中的蓝藻等浮游植物,可有效治理太湖水富营养化超标问题,经过几年努力,太湖水质已经明显好转。作为一名苏州的中学生,我们义不容辞地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我们可以走上街头,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细微处践行环保理念,比如垃圾分类、比如说节约用水、用电,比如说爱护公共卫生,绿化每个家庭的阳台等等。我们小区门口长期挂着横幅标语:“你扔出去的不是垃圾,而是人品,别让你的人品碎落一地。”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实际上能否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低碳环保,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智慧,而能否从细微处践行环保关乎每个人的人品。
本文标题:地理小论文生态文明从身边做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