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交与立交部分宣讲材料.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道路交叉口设计宣讲材料交规院总工,教授级高工赵建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7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道路交叉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营效率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交叉口,以达到行人、车辆出行安全、畅通,时空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目的。平面交叉是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的交叉,简称平交。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不同高程上的相互交叉,简称立交。道路与道路交叉的类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道路与道路交叉的共性要求1.交叉口位置应按公路网规划或城市道路网规划设置;当规划滞后或规划未确定而存在不同路线走向时,应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按调整的道路网规划进行交叉口设置。2.交叉口设计应安全、有序、畅通,满足道路使用者通行、路网系统和空间布局的要求。3.交叉口选型应注重交通功能分析,遵循“适当、适量、适地、适时”原则,符合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要求。4.交叉口通行能力应与路段、出入口、相交道路断面的通行能力相匹配,与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相协调。5.交叉口几何设计应与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同步进行,并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相衔接。6.交叉口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合理确定用地规模。7.当交叉口分期建设时,应近、远期工程结合,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预留建设和环境条件。8.改扩建交叉口设计应结合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建交叉口的规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一、平面交叉口设计导则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2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步骤和各阶段要求3常规平面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4与立交出入口衔接的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5设有辅道的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6结合公共汽车交通的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7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8其余特殊情况的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9平面交叉口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10平面交叉口的行人交通组织设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伴随着城市路网规划及机动车交通量的不断增大,许多平面交叉口均采用了“渠化设计+信号控制”的方式,增加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了“瓶颈效应”。因此,作为道路网络联结点的交叉口,其交通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应与平面交叉口几何设计、交通信号控制及交通标志、标线等管理设施设计同步进行。平面交叉口几何设计、交通信号控制及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根据道路网、交通流量与流向及用地条件等进行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人车分隔、机非分隔、各行其道;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安全畅通、减少延误的原则。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新建平面交叉口应根据预测交通量、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所处的区域位置及用地规划条件合理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建平面叉口应以现状和规划条件为依据,根据预测交通量、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所处的区域位置及改建的用地条件合理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治理平面交叉口可在原交叉口平面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现状交通流量,进行交通组织调整优化,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1)平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干路中心隔离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简称右转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简称让行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平C类:环形交叉口支路主路支路主路按交通组织方式:1.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1.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按几何形状分类:十字形、T形、Y型、X形、多叉形、错位及环形交叉口。规范规定交叉口的交角不应小于70º(特殊困难时为45º);应避免错位路、畸形交叉口和超过4叉的多路交叉口规划。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应根据城市道路的布置、相交道路等级、交通组织等选择合适的类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次干路与次干路相交,应采用信号控制交叉口。2主干路与支路,支路可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方式。1.2平面交叉口的选型平面交叉口类型选型推荐形式可选形式主干路-主干路平A1类—主干路-次干路平A1类—主干路-支路平B1类平A1类次干路-次干路平A1类平C类次干路-支路平B2类平A1类或平B1类支路-支路平B2类或平B3类平C类或平A2类平面交叉口选型表注:当城市道路与公路相交时,一级公路按主干路、二级和三级公路按次干路、四级公路按支路,确定与公路相交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类型。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的间距应根据城市规模、路网规划、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及高峰期间最大阻车长度等确定,满足进出口道总长度要求,且不宜小于150m。平面交叉口的间距是由规划部门制定城市道路网确定的,如方格形道路网,每隔800m~1000m设置接近平行的主干路,主干路之间再布置次干路(间距300m~500m)、支路(200m~300m),并将用地分为大小适当的街坊。平面交叉口间距不宜太短,相邻交叉口的功能区不宜相互重叠。当遇到旧城区道路间距较短,如小于200m时,可采取单向交通组织,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主次干路相交,其间距大致相等时,最有利于交通控制与管理。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新建道路,进出口需要采取部分控制时,则可适当封闭一些支路的交叉口,以加大交叉口的间距,提高道路的行驶速度,增加通行能力。1.3平面交叉口的间距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应包括各条道路的相交部分、进出口道(展宽段和渐变段)以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过街设施所围成的区域。平面交叉口设计范围示意图10m~20m1.4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范围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的基本构成1)进口道,出口道2)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3)左转专用车道,左弯(直行)待转区4)导向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红线5)交通岛、导向岛、分隔岛、分隔带、公交停靠站6)进(出)口道展宽段、进(出)口道展宽渐变段1.4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范围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设计内容应包括交叉口范围内的平面与竖向设计、进出口道展宽设计、交通组织、公交、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设施、附属设施等。1.5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平面交叉口附属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岛、标志、标线、隔离设施、排水、照明、绿化、景观及环保设施等。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速度宜为路段的0.5倍~0.7倍,直行车可取大值,转弯车可取小值(≤30km/h,环形交叉口≤20km/h;“人非共板”渠化交叉口,其右转专用车道≤20km/h)。当验算视距三角形时,进口道直行车设计速度应与相应路段设计速度一致。1.6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主要用于控制车速和车头时距,并可用于路缘石转弯半径的选择。交叉口范围内平纵线形设计和视距三角形验算,仍应采用路段的设计速度作为控制要素。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采用圆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新建的平面交叉口相交道路应尽量正交,斜角时形成的锐角不应小于70º(特殊困难时为45º);进行局部改善时应根据主交通流道路优先的原则进行。平面交叉口范围不宜设置桥梁、隧道的起讫点;当无法避免时,应首先保证交叉口功能区范围内的车道功能和视距要求。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0%。山区城市道路等特殊情况,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7平面交叉口的线形设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宜为圆曲线或复曲线,其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路缘石转弯半径可按下表选定。有非机动车道时,推荐转弯半径可减去非机动车道和机非分隔带的宽度。对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和街坊出入口的道路,其路缘石转弯半径可取5m~10m。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7平面交叉口的线形设计右转弯设计速度(km/h)30252015无非机动车道路缘石推荐半径(m)30252015交叉口路缘石转弯推荐半径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对交叉口左转内侧轨迹线半径宜按下表控制。车道拓宽设计的渐变段宜满足要求的渐变率,采用线性或抛物线性过渡。设置交通岛的右转专用车道曲线半径应大于25m和设置加宽,加宽后的车道宽度应满足下表要求。表2右转专用车道加宽后的宽度(m)设计车型曲线半径(m)大型车小型车25~305.04.0304.53.75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7平面交叉口的线形设计左转弯设计速度(km/h)30252015左转内侧轨迹线最小半径(m)38~4326~3018~2112~15横向力系数μ0.16~0.180.16~0.180.14~0.160.12~0.15交叉口左转内侧轨迹线最小半径值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7平面交叉口的线形设计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如图),不得有任何高出路面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下表要求。交叉口直行车的设计速度(km/h)60504540353025201510停车视距(m)70605040353025201510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C6.0m高架路下的行人横道设置示意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7平面交叉口的线形设计对于城市高架桥、立交下的地面道路交叉口,桥墩多位于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注意调整停车线和人行横道位置,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应保持主要道路的纵坡度不变,次要道路纵坡度宜服从主要道路为原则。主干路与主干路、主干路与次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相交,路脊线在两条道路中心线相交;主干路与支路相交,支路路脊线宜相交至主干路机非分隔带边线或车行道边线,此时支路纵断面可作为分段设计。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8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支路纵断面分段设计以机非分隔带边线为路脊线设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交叉口竖向设计要点1交叉口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畅通、各部位高程的平衡与协调等因素,合理确定交叉口的设计高程。宜以相交道路中线交点的标高作为控制标高。2两条道路相交,应按次要道路纵坡度服从主要道路为原则。若需要,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舒适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主要道路纵坡,兼顾次要道路的行车舒适性。3交叉口设计范围内的纵坡度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0%。山区城市等特殊情况,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4交叉口转角范围内的设计横坡宜为1.0%~1.5%,对于沥青路面不应小于0.8%,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应小于0.6%。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规定1.8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5应注意交叉口转角处人行道标高与路段人行道标高的协调,当相交道路路段标高相当,且路段为较缓平坡时,可以适当抬高交叉口中心点标高,满足交叉口范围路面排水要求。6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相协调,并满足地下管线布设要求。7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纵坡、横坡及地形,雨水口位置的设置应根据竖向形式确定,以保证排水要求。8合理确定变坡点和布置雨水进
本文标题: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与改造高级研讨会-平交与立交部分宣讲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1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