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导学新作业语文八上答案
1八年级上语文导学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1.(1)èwǎnyùwúsaipangbóshuaixiù(2)一种像玉的石头推开管辖、管理盛水的瓶子阻止、禁止抵挡2.(1)真实、及时、简明。(2)“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3.示例: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4.A5.C6.C7.“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或“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8.(1)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地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2)写出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说明消息发得及时,内容真实可信。9.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体现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还可以说明王凌云为什么弃城南逃。10.导语中提到“正航行在台湾海峡的中部”,主体部分写到“现在,我们就航行在这湾浅浅的海峡”,结尾部分写到“军舰夜航激起的雪白的浪迹分外夺目,海面上点点的灯火更加清晰了”,这些语句都可看出穿越正在进行中。11.(1)“浅浅的”“少了”“多了”,形象地表现出海峡把祖国母亲和宝岛台湾分隔,祖国统一尚未实现,令人心情沉重。(2)描写自然环境,借景抒情。美丽的新月,雪白的浪花,还有那点点的灯火,烘托人们浓浓的情丝。12.表达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祖国统一,祖国万岁。13.抒发对宝岛台湾的思念,渴望它早日回到祖国怀抱。14.略15.(1)时迁或者史进(2)温州16.示例:大学“诚信哥”不卖点心卖诚信。或:哥卖的不是点心是诚信。2芦花荡1.(1)cuānsadīɡāoqiúzètɑnyāodian(2)A.尖锐、锐利,指眼力、视力特别好B.暗淡凄惨C.负伤流血2.(1)孙犁“荷花淀”老头子芦花荡夜里护送,孩子受伤;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雪恨。(2)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老头子有爱国抗日的热情、爱憎分明的感情、智勇双全但又过于自信自尊的个性。举例略。3.示例:①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星星、水鸟、苇子等景物,烘托“阴森黑暗”的环境气氛,“苇子”狠狠向上钻又表现出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营造典型的环境气氛。②“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4.(1)AA(2)BC(3)C(4)A5.B3116.C7.①“提高”改为“成果”。②删去“使”。③“对”改为“为”。8.(1)“狠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2)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自信,自尊。9.“过于”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过分自信、过分自尊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有关。而也因老头子的自信勇敢,才有了后来酣畅淋漓的复仇。10.“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此句一语双关,既赞美了采蒲台的苇美,又隐含着对采蒲台人民抗日英雄事迹的由衷赞美。11.(1)运用比喻手法,“寄生”“穿来穿去”等词语,形象地写出这里的人与苇的关系紧密。(2)从“偷偷”“裤裆”“顺手”“不约而同”中看出,与外来侵略者斗争的不止是身强体壮的大汉子,就连柔弱的妇女也能无所畏惧地投身其中,表现了采蒲台人机智勇敢、团结一心、临危不惧的精神,令读者油然2而生敬佩之情。12.对日本鬼子切齿的仇恨,对八路军的关怀爱护,对人民群众巧妙掩护八路军智慧的歌颂。13.塑造采蒲台英雄儿女平凡而伟大的人格与灵魂,抒发对抗日根据地人民丰富而崇高的人、情、美的钦佩之情。14.略15.示例:(1)老爷爷,感谢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牺牲,我们会记住历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祝您永葆青春。(2)老爷爷,您的勇气值得我们敬佩,相信您的这一举动会给贵国一些仍怀军国主义思想的人以最好的教育。让我们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语气要委婉,对长辈要尊敬)3蜡烛1.(1)jiangēngmòchanchuāi(2)略2.(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贝尔格莱德萨伐河畔。人物:老妇人育乞西。起因: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经过:南斯拉夫母亲不忍战士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迈,艰难地将其掩埋。结果: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2)老妇人动作(外貌)置生死于度外,对待烈士如亲人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跪”与“爬”、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3.如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很具体,“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4.B5.B6.C7.客观环境是成为优秀的外部条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8.(1)“揣”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能表现老妇人献给苏联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围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寄托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9.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形象特点。10.(1)取出油灯吹熄蜡烛(2)推说睡觉拿走蜡烛11.(1)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其中强烈的反问语气,更加突出那个中尉凶恶残暴的态度。(2)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德军的凶恶残暴,同时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411既紧张又担心的复杂心理。12.一方面体现了伯诺德夫人为保护情报所表现出的机警、沉着与智慧;另一方面对下文内容起过渡作用,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13.“生死攸关”指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敌人的步步威逼,蜡烛越烧越短,绝密情报的暴露也就在一线之间,一旦敌人掌握了情报,百万雄师将全军覆没,国家将不复存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凭着他们的勇敢、机智、镇定自若,成功地化解了危机,捍卫了祖国,显得可亲可佩。1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15.(1)向往和平的美好情感。(2)略。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1)xīliúlipiēcailiao(2)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赞美,称赞非常吃惊抢劫,掠夺2.(1)世界奇迹典范结晶杰作绝唱名园(2)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依次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3.谴责:“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3语来讽刺强盗的心理与托词,有辛辣的讽刺意味。4.C5.A6.B7.D8.(1)反语形象地活化出两个强盗狼狈为奸的丑态。(2)愤怒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洗劫圆明园的罪行。9.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10.“我”刻意要去圆明园的理由:缅怀过去,哭泣历史;面对现实,拼搏未来。“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圆明园没有什么看头,只是几块“烂石头”。11.(1)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联系到“断壁残垣下的圆明园”,深深抒发了此刻面对圆明园的悲伤之情。(2)运用拟人手法,圆明园“在哭”“在泣”,形象地写出圆明园哭泣的原因。12.作者持否定态度。作者斥责的是那些忘却历史、忘却耻辱、没有理想、没有斗志的人。13.言之有理即可。14.《朝花夕拾》。原名比较直白,用现名好,带有比喻性,显得含蓄,而且富于文采:早晨盛开的花朵晚上才来捡拾。意思为:作者到了中年以后才去回忆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将情感与内容融合在一起。5亲爱的爸爸妈妈1.参考:1941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7000多人被纳粹杀害,其中包括300个孩子。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2.(1)聂华苓法萨特哲学纪念地见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2)本文第一次出现“南京大屠杀”,是作者在看到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在以表演形式悼念遇害者时“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因为两者有很多共同点;第二次是开讨论会时中国大陆作家杨旭在发言中提到“南京大屠杀”;第三次是出自日本人之口,但他把“南京大屠杀”与“广岛原子弹”相提并论,这种论调受到了其他作家的反驳。作者把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在宽广的层面上突出世界和平这个主题。3.示例:如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511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切。这样的标题要比“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4.B5.(1)对纳粹残杀这个小城7000多人感到痛苦,心情沉重。但作者赞美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所以说记忆又是美丽的。(2)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出南斯拉夫人民的纪念活动场面盛大。(3)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言下之意是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屠杀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屠杀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4)说它最感人,是因为这些字条是他们死前非常镇静地留给亲人的,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的爱,对纳粹的恨。6.(1)拟人(2)比喻(3)设问(4)排比7.B8.(1)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2)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谅解、宽恕和尊重。9.作者通过将西德作家的忏悔和那个日本人的狡辩进行对比,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危害和平的势力还存在,要提高警惕。10.①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目的要求;②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他。11.(1)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2)运用对比手法,寒冷的空气似乎凝住了笛声,使之分外凄清隐忍,但孩子和自己心中的爱国火焰却进一步燃烧起来,使笛声充满了感情。41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表现人物性格。13.不设统一答案。这种精神可能是指爱国、坚持操守、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等。启示: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14.略。15.(1)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2)派克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国人民的手下败将。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1.(1)①骇面如土色脯骇骇②霹雳震悚③哀悼渴慕(2)朝花夕拾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1)喜欢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2)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关心孩子等。3.如第二十六自然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从此完全消灭了。”如第三十自然段“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如第三十一自然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4.B5.(1)B(2)A(3)B(4)A6.C7.C8.(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
本文标题:导学新作业语文八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7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