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第四节脑的老化第五节周围神经系统第六节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第五节周围神经系统一、脊神经二、脑神经三、内脏神经一、脊神经(一)颈丛(二)臂丛(四)腰丛(五)骶丛(三)胸神经前支第5节周围神经系统•一、脊神经:•组成:共31对。•前根前支•后根脊神经节后支•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脊神经性质:前根:运动性;后根:感觉性•前支:混合性;后支:混合性脊神经后支特点:节段性分布主要分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纤维成分分布范围功能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皮肤、骨骼肌、肌腱、关节传导浅、深感觉内脏感觉纤维内脏、心血管、腺体传导感觉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腺体内脏运动纤维平滑肌、心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分泌纤维成分及分布:•1、颈丛的组成及位置:•(1)组成:•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一)颈丛(CervicalPlexus):(2)颈丛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颈丛皮支:性质:感觉性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分布:枕部、耳廓、颈前区、肩部皮肤、胸壁上部的皮肤。(2)膈神经(phrenicnerve):•1)性质:混合性神经。•2)行程:经斜角肌前面下降,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廓。•经肺根前方,行于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至膈.膈神经3)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的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及腹膜。右支:分布于肝、胆囊、胆管等。(二)臂丛(brachialPlexus):•1、臂丛的组成和位置:•(1)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2)行程:经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中点的后方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索、外侧索、后索。(3)臂丛阻滞麻醉:锁骨中点的后方。(4)性质:混合性臂丛的分支及分布•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2、臂丛主要分支:(1)胸长神经(Longthoracicnerve):支配:前锯肌胸长神经(2)腋神经(axillarythoracicnerve):•起始:由臂丛后束发出。•行程: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肌支:分布于三角肌。•皮支:肩部和臂部上1/3皮肤。腋神经损伤: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关节脱位时易损伤,损伤后导致三角肌瘫痪,肩关节外展不能,小圆肌瘫痪肩关节外旋减弱,肩部和臂外侧上部皮肤感觉障碍。(3)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nerve)起自臂丛外侧束.肌支:支配臂部前肌群(喙肱肌、肱肌和肱二头肌),终支为皮支称为前臂外侧皮神经。皮支:分支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肌皮神经损伤:出现屈肘无力,前臂旋后力减弱,前臂外侧的皮肤障碍。肌皮神经(4)正中神经(mediannerve):•起始:由臂丛外侧索和内侧索发出。•行程: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肌支:在臂部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和第•一第二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2/3及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的皮肤。以及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正中神经:在前臂发出分支支配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之外的前臂屈肌群。正中神经损伤:在肱骨髁上骨折、穿旋前圆肌及指浅屈肌腱弓、腕管时易损伤或压迫正中神经,表现为屈腕无力,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Handofbenediction猿手”,拇指、食指、中指掌面皮肤感觉障碍。(5)尺神经(ulnarnerve):•起始:由臂丛内侧束发出。•行程: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经尺神经沟进入前臂。•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第三•和第四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1/3和尺侧一个半指•掌面的皮肤。•损伤后表现: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此神•经,引起“爪形手。尺神经分支分布:•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发出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腕部发出尺神经的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在手部发出①尺神经的浅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皮肤;②尺神经的深支:分布于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1、2蚓状肌。尺神经损伤:①内上髁骨折或尺神经沟,处损伤:可导致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拇收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小鱼际肌瘫痪,出现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小指和环指远侧指骨间不能屈,夹纸实验阳性,呈“爪形手”,手背尺侧半、尺侧2个半指指背皮肤、尺侧1个半指掌侧和小鱼际等处皮肤感觉障碍。②豌豆骨远侧损伤:导致拇收肌、骨间肌、第3~4蚓状肌、小鱼际瘫痪瘫痪,出现拇指不能内收,小指和环指远侧指骨间不能屈,夹纸实验阳性,呈“爪形手”,尺侧2个半指指背皮肤、尺侧1个半指掌侧和小鱼际等处皮肤感觉障碍。(6)桡神经(radialnerve):•起始:由臂丛后束发出。•行程:沿肱骨的桡神经沟行走。•肌支:支配臂和前臂的伸肌群。•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的皮肤及•手背桡侧半皮肤和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损伤后的表现:肱骨中段骨折引起“垂腕•手”桡神经损伤:Wrist-drop“垂腕”虎口区皮肤感觉障碍(三)胸神经前支:•第1—11对胸神经前支称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前支称肋下神经。•行程:沿肋沟走行。•肌支:肋间肌和腹前外侧群肌。•皮支:分布于胸腹壁的皮肤,呈节段•性分布。•胸骨角平面:T2•乳头平面:T4•剑突平面:T6•肋弓最低平面:T8•脐平面:T10•脐与耻骨联合的中点平面:T12胸神经前支节段性分布(四)腰丛(LumbarPlexus):•1、组成和位置:•(1)组成:第12对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3对腰神经前支、第4对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2)位置:位于腰大肌之中及后方。(一)组成: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构成。腰丛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等。腰丛的位置:位于腰大肌的深面。股神经(femorlnerve):是腰丛最大分支。•行程:在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的•外侧。•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和耻骨肌。•皮支:分布于股前部皮肤及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由于缝匠肌、股四头肌瘫痪,出现屈髋、内旋膝力减弱,伸膝不能,髌反射消失。感觉障碍:大腿前、内侧、小腿前内侧、足内侧的皮肤感觉减弱或丧失。(五)骶丛(SacralPlexus)•1、组成和位置:•(1)组成:第四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五腰神经前支(腰骶干)•和全部骶尾神经组成。•(2)位置:位于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骶丛组成:由腰骶干(第4、5腰神经前支组成)、第1~5骶神经前支和尾神经前支构成。位置:位于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的面,髂血管的后方。2、分支与分布:•(1)臀上神经:经梨状肌上孔出骨盆,支•配臀中肌和臀小肌。•(2)臀下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支•配臀大肌。•(3)阴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分•布于会阴部的肌肉和皮肤。•(4)股后皮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分布于臀下部、股后部•及腘窝皮肤。臀上神经、臀下神经Superiorglutealnerve、inferiorglutealnerve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posteriorfemoralcutaneousnerve(5)坐骨神经(sciaticnerve):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行程:骶丛分支→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下行→大腿后面→腘窝的上方→胫神经、腓总神经分布:大腿后群肌肉。分支:•(1)胫神经(tibialnerve):•行程:在比目鱼肌的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皮支:分布于膝关节、•小腿后面及足底•的皮肤。•损伤后表现:形成“仰趾足”。(2)腓总神经(commonnerve):桡腓骨颈外侧前行。分为:•1)腓浅神经(superficialperonealnerve):•行程:下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肌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肌(腓骨长、短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足背及第2~5•足趾背面的皮肤。2)腓深神经(deepperonealnerve):•行程:伴胫前动脉下行。•肌支: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2趾间的皮肤。•损伤后的表现:在腓骨颈处最易损伤。•引起足下垂并内翻,即•“马蹄内翻足”。二、脑神经(一)感觉性脑神经(二)运动性脑神经(三)混合性脑神经二、脑神经•数目:共12对。•名称:•Ⅰ嗅神经、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脑神经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庭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脑神经性质:ⅠⅡⅧ感觉性•ⅢⅣⅥⅪⅫ运动性•ⅤⅦⅨⅩ混合性•ⅢⅦⅨⅩ含副交感纤维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一)感觉性神经•1、嗅神经OlfactoryNerve:•行程:起于鼻腔嗅区•的嗅细胞,穿•筛孔,连于脑•底的嗅球。•功能:传导嗅觉。①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和脑脊液鼻漏。②鼻炎时,可造成暂时性嗅觉迟钝。2、视神经(OpticNerve):•行程:起于视网膜•节细胞,穿•视神经管入•颅腔,连于•视交叉。•功能:感受视觉。3、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ve):•行程:连于脑桥。•分支:前庭神经:连于前庭神经节。•分布: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功能:感受位置觉。•蜗神经:连于蜗神经节。•分布:螺旋器•功能:感受听觉。前庭蜗神经•行程:•经内耳道、内耳门入颅。•功能: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冲动•蜗神经传导听觉冲动。(二)运动性脑神经•1、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行程:自中脑脚间窝发出,穿筐上裂入眶。•功能:支配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副交感纤维:由睫状神经节发出,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参与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由翼腭神经节发出,支配泪腺。•动眼神经损伤:导致①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瘫痪,表现为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拮抗肌外直肌、上斜肌收缩所致);②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瘫痪,瞳孔散大(拮抗肌瞳孔开大肌收缩所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2、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行程:由中脑背侧下•丘下方发出,•经眶上裂入眶。•功能: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向前穿海绵窦→眶上裂出颅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损伤•造成眼上斜肌瘫痪,患眼不能向外下运动,主要是向下看困难,尤其是下楼梯或向下凝视时出现复视,病人常诉下楼梯时出现双影,移步艰难,故多采取头部歪向对侧肩部的姿势,以减轻复视。•3、展神经(AbducentNerve):•行程:连于脑桥。经海绵体及眶上裂入眶。•功能:支配外直肌。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出颅入眶,支配外直肌。•展神经损伤,外直肌瘫痪,其拮抗肌内直肌收缩可致眼外斜视,患侧眼不能向外凝视。4、副神经:(AccessoryNerve)行程:连于延髓。运动纤维: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副神经脊髓根或外支损伤时,患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瘫痪,出现头不能向患侧侧屈,肩下垂,提肩无力。(十二)舌下神经:(HypoglossalNerve)位置、连于延髓。功能:支配舌内、外肌。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分布于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包括颏舌肌)。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同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健侧)。(三)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纤维成分: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行程:•连于脑桥,在感觉•根上有三叉神经节。•(感觉神经节)。三叉神经分支:眼神经:为感觉性。行程: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出颅入眶。
本文标题:基础医学概论神经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9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