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唐朝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第一次小组作业)指导老师:刘新建班级:13级经济学小组成员郝玉清:130105080011王建侠:130105080016燕楠:130105080012王琳:130105080015许建文:130105080005桂书豪:130105080008唐朝的经济政策及其制度武德时期❶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唐朝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做了限制,官僚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在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唐高祖李渊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租庸调制。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15天则免调,加30天免租调。每年的加役最多30天。唐朝的租庸调制与隋朝的相比,用庸代替服役的条件放宽了很多,更有利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均田制:丁男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对于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不等。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租庸调制: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这是租;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这是调;每丁每年服役20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这是庸。)贞观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贞观王朝是不歧视商业的君主专制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唐太宗的高瞻远瞩之处。在他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武周时期贞观之后,李治即位,沿用唐太宗李世民的经济政策和治国方略,其后的两位皇帝在位期间仍然如此且在位时间短。后期被武后所废。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如采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并派遣裴行俭、王孝杰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发展经济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于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开元时期,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提倡节俭玄宗於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他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安史之乱发生后,华北经济因此而残破,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取代北方的经济地位。唐朝中期经济恢复和发展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到唐代中叶,遭到彻底破坏。为解决财政困难,刘晏开始实行赋税制度改革,采用疾足来汇报各地经济,以便稳定物价,优化税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唐朝的财政制度由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沿袭过去地税和户税的形式,按田亩的多少收地税,按户等的高低抽户税,以征收实物为主,缗钱为次,且以实物价值折算得额。另外因为简便而且公平,后代各朝持续沿用。唐朝后期的经济情况唐后期随着物价上升,两税制度对平民的剥削愈来愈严重。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拮据的局面,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政府设立盐铁使管理各地的专卖情况,两税法未能阻挡官僚、地主、大商人利用特权手段减税、免税、逃税。唐朝后期随着物价上升,两税制对平民的剥削愈来愈严重。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拮据的局面,先后对盐、铁、酒、矿等实行专卖制度,并且课茶税与关税等。唐朝的经济成就1.铸币政策确立了“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lěi),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改变了以往币值混乱的现象,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稳定。2.货币制度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并用的多元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适应小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其发展。3.商业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共修264项水利工程,如增修河南玉梁渠、河北渠河堰)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如长安罗非常精致,唐朝诗人李商隐曾有「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诗句);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③其他工业如造纸业、茶叶、金属冶铸业、造船业等,亦发展兴旺。贸易方面:唐朝不像以往的王朝歧视商业,而且还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①唐朝商业经济迅速长足的发展,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②交通:(当时以长安为中心,设置驿路,贯通于全国各地,进一步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唐朝的陆路交通,继续藉着汉以来的丝绸之路,与中亚及阿拉伯国家交往。每年有大批商人、使节沿着丝路来中国进行贸易。各国商人带着从西方贩运来的香料、药材、珠宝等以换回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所以在唐初,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路。唐朝对外贸易的繁荣兴旺,还表现在海上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安史之乱以后,陆上丝绸之路交通受阻,海上交通与贸易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广州通海夷道」,已能通往印度洋,直达波斯湾,全长一万多公里。沿着海上航线,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商船,往返不绝,促进了唐朝与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③唐朝的GDP在当时的世界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口方面:人口大幅度增加。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最高值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天宝十四年,人口数量为6000万至9000万之间。而在唐初人口数量大致为1500万。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唐朝的特殊经济现象1.唐朝经济中心南移❷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走下坡路,北方长安一带,饱经战乱。而南方一代相对安逸稳定。唐后中原地区各方拥兵自重,战火连连,民不聊生,王朝更替不断,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北方才安定。而这段时期,后唐却在鲜有战事,江南一带经济繁荣过程:1、南北朝时期,由于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2、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南移。原因:1、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东晋南朝时期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3、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4、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5、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民族融合的加强等。2.夜市经济❸夜市与“日市”相对,是指从黄昏到黎明时间段的商品劳务交易活动。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特别是到了中晚唐。东都长安崇仁坊夜间的商业活动非常兴盛,“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与之比”。西都“洛阳风俗不禁街”。人们集中而明确的歌咏,也说明中晚唐的夜市已经大量出现,渐成规模,成为值得关注与赞叹的唐代社会生活风俗意象。3.唐朝的茶税❹唐朝饮茶的习俗很普及,大部分人群都能饮用茶叶,这个与唐朝政府的行为有很大关系,茶在唐朝也有一段很长的发展史。唐朝前期,茶叶生产并未形成规模。中唐以后,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茶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凸显出重要作用。为了谋求利润,唐朝政府对茶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干预并影响着唐朝整个茶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茶业经济的强盛和社会需求的庞大。国家税茶政策的出台,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有必然的联系。安史之乱后,唐政府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和政治危机。为了解决迫切的军费问题,唐政府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征收茶税,充当国用。这种政府行为不但体现了唐朝茶业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茶业的社会经济意义。在唐朝中期之前,政府对茶税的征收主要用于军队的开支,而且政府对茶税的征收是时断时续的,最初是与竹木漆同收什一之税。4.唐朝节度使的影响❺节度使是唐朝统治者为守护边疆而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节度使制度要是运用得当,的确是稳定边关、筹集粮草、掌管行政等大事最为有效的措施。可惜而且为了供给方便,让他们在辖区内就地直接获取钱粮供应。(等于把税收直接交给他们管理使用了,不需要经过中央政府)这样的自收自支减少了中央税收收入,使得节度使把手伸进了地方事务中,把本来属于中央政府任命的管理民事、财政的官员列为自己的属员。同时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缺少了中央对节度使的节制,致使节度使远离中央,又身负大权,兵马钱粮,无一不在他们的管辖之内,一旦发动叛乱,朝廷很可能束手无策由于节度使手中握有财政军事大权,所以直至唐朝中期,军事力量明显向各节度使偏移。这更加促进地方节度使兼并土地发展军事对抗中央政府的野心。唐朝对中国经济史的影响经过了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隋唐时代终于实现了人民所渴望的国家的统一。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地位,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在政策上不得不照顾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限制豪门士族的势力。自隋代开始,士族势力逐渐削弱,隋末农民大起义更给士族以沉重的打击。隋唐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掌握的官田、无主地、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一部分农民。对地主豪族过多地占有土地也有限制,某些豪族逾限占有的土地曾被没收,一部分农民就从地主豪族的部曲转为政府的均田户。在生产发展中,租佃剥削方式的庄园地主经济,逐渐代替了奴役部曲剥削方式的豪门地主经济。租庸调税法的实行,赋税、徭役负担有所减轻,中小地主阶级逐渐抬头,劳动人民的处境也有一些改善,再加氏族志的重修,户等的重新划定,士庶界限逐渐消失,豪门士族的势力更日益衰微了。正由于这一系列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唐代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从贞观至开元一百多年中,农业、手工业生产不断上升。贞观时期,斗米值三四钱,成为历史佳话。手工业方面,绫绵、陶瓷、纸张金属制品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昌盛繁荣的顶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唐朝连同隋朝被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本文标题:唐朝经济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3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