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推荐(二)1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指导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许多典型事例,包括成功经验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也是教师对实践活动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关于如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撰写,本人主要谈三个方面问题:一、要注意把握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区别在于: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课程故事说明道理;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文与其它教学论文一样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2.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二、要注意把握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和活动实录区别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学科课程中称为教案或教学设计)是根据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主题活动实施的活动过程和指导措施的简要说明;而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与主题活动实录虽有些类似,但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案例的特点和价值方面。二者同样都是对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活动实录往往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三、要注意把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和要求根据笔者多年研究和教学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格式很多,但一般都包括背景、主题内涵、案例描述与评析等几个部分,也有的还包括问题讨论和资料链接等,下面就每一部分作简要阐述。【背景】是向读者交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推荐(二)2【主题内涵】主要针对教案案例的主题从正面简要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对这个问题的内容、认识或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理解。以前作者对这个主题具体内容或意义的理解。可以参考《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作者的解读观点和新的看法。一般不提出问题。不进行举例,可以加上倾向性的问题。【案例描述与评析】这是案例的主体。案例正文形式也没有严格规定。一般要求是:案例描述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讲明案例所要反映的事件和情况。语言要求平实、简洁、准确、生动,同时也应该保证能够讲清楚案例的来龙去脉,不能遗漏与事件有关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因素。和本案例有关的内容要详写,有效的可以采用略写或描述方法处理。案例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案例描述的4种形式:故事叙述式、课堂实录式(师生对话式)、概括对比式、资料记录式。文字用楷体(五号)来呈现。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可以合在一起,也可以分开,具体处理有以下5种模式:模式1:单个案例,先叙述,后评析。模式2:单个案例,先夹叙夹议地点评,后总体评析。模式3:多个案例,先一起叙述,后总体评议。模式4:多个案例,每个案例先叙述后评析,无总体评析。模式5:多个案例,每个案例先叙述后评析,再做总体评析【问题讨论】主要是针对所叙述的教学案例,提出一些理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可以只提问题,不提供结论,不展开议论,也不做具体阐述。可以针对前面的案例,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提供具体案例,再提出一个思考性的问题。案例只叙事,不评析,提的问题与案例内容有关联。这些问题可以供大家在教研活动时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资料链接】根据可以所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或课程故事),提供一些和本案例相关的不同见解和相关资料,以拓展本案例的主题内内涵和深度。便于相关人员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共享成果。【参与文献】作者撰写教学案例而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参考文献记录了科学的渊源,反映了某一主题的来龙去脉,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往开来,也显示了案例的起点、深度和广度。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可以将一篇教学案例与其他相关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告诉读者。另外,正确引用参考文献也是作者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和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一般参考文献放在正文末,其格式为: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或书名)、杂志名及期号(或出版单位、地址及时间)。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因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推荐(二)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一篇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那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怎样发挥指导作用,如何进行指导,指导哪些方面,成了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指导得多了,成了包办代替,指导得少了,学生的研究和探讨又不到位。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主题确定阶段的指导1、指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合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主题。如我校的郭老师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以其多样的口味、新奇的包装吸引着众多小学生的眼球。为此,老师向全班学生提出:常喝饮料好不好?学生应该喝什么饮料等问题。学生争论不休,教师相机引导,由此引发“饮料与学生身体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2、指导学生确定研究的子问题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围绕主题提出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个难点,这需要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如“笔的由来”主题活动,孩子们对“笔”这一熟悉的事物深层次的了解并不多,很难提出更多的要探究的问题,所以,教师通过调查:笔的种类;游戏:用木棍儿、羽毛、羊毛、碳素棒等材料写字;说说:根据课前调查和自己用各种笔写字的体会,引导学生提出:笔的构造是什么?笔有什么历史?用蘸水笔写字你感觉到什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笔是否十全十美,有什么缺点?怎样改进或创造发明新笔?等问题。3、指导建立学习小组、制订研究方案不管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哪一个层面,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教师都要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和活动的学习小组,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由他们自己选择研究和活动的伙伴。如在《市区环境与我》的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我们确定了五个子课题“市区概况”“人口与教育”“环保与卫生”“标志性建筑”“过去与将来”,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提出活动的方案。小组活动方案应由组内成员共同商议完成,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如涉及调查、采访,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纲,进行基本的礼仪教育。人员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人尽其才,优势互补等。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推荐(二)4(二)、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1、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和梳理信息。在具体活动实施阶段,学生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书等方式获得信息。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信息条件,但只是提供给学生信息来源的方向,由小组学生自行对信息进行寻找、选择、处理、分析。学生最初获取的资料肯定是泛泛的,也可能是与主题无关,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引导学生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思考,如这些资料说明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明白什么道理?等等。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活动不断深入,培养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最终形成有意义的成果。2、指导学生记录活动情况在活动中期,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监控。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记录,及时记载活动情况和个人体验,并作好这些资料的积累工作,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课程,学生的活动或在教室,或走向社会,或走进大自然;而且每个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进度也是不一样;加上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管理,恐怕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当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了解事情原因,从中调节,促成他们之间的谅解;当各小组活动进程出现较大的差异时,教师要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友好支援,培养全局意识和合作精神。再如学生在调查采访中碰壁,产生畏难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如在《走近校园小食品》主题活动中,几个同学屡次采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的店主未果,我了解一下他们采访的时间、地点,心中有数了:“你们在采访时,店里有没有顾客?”“有呀。”“那么假如你是店主,你是忙着卖东西还是接受采访?”“这……”同学们低下头了。“只要你们选对时间和地点,注意文明礼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回成功的!”过了几天,这组同学急忙来向我报告好消息了。(三)、活动总结阶段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过程既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如研究报告、小作品、体验日记等)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1、成果的表达与展示。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有各自的特点,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应各具特色。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并提供有利条件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如《健康童谣伴我行》主题活动展示了同学们收集或自己创作的朗朗上口的健康童谣,并很快在校园内传播开了;《走近校园小食品》主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推荐(二)5题活动展示了同学们的手抄报、照片及卫监部门收缴的部分“三无食品”,引起了全校师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2、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过程,重在学生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收获,在过程中获得的方法与能力。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利用自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等多种渠道,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使学生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
本文标题: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8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