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厦门市xx中学初三月考二模拟卷试卷
月考一试卷1厦门市2014-2015年度(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初三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提示:1.全卷分四个部分,六大题,24小题,试卷共八页,另有答题卡。2.答案一律用黑色考试用笔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7分)一、完成第1题(7分)1.根据对话情境,完成(1)—(3)小题。(7分)““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此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学生甲:我觉得大家其实都不愿意闯红灯,实在是等红灯的时间太长了,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而给过街行人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着才过得去。学生学生已:这种现象也需要我们自我反省,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才使得红绿灯形同虚设。学生丙:说的挺有道理。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使违规也总是心怀侥幸,认为法不责众,所以较难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2分)A、“中国式过马路”到底好不好。B、“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C、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措施是否得当。(2)下面的说法与学生丙的说法相符的一项是()(2分)A、学生甲说得挺有道理。B、“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能姑息,必须根治。班级:考生号:姓名:…………………………………密………………………………封………………………线……………………………………………月考一试卷2C、“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很多中国人认为法不责众。(3)假如你也参与了此次讨论,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9分)二、完成2-8题(39分)2.下面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骚.sāo喧攘.lǎng亵.渎xiè睿.智rùiB.扶掖.yè恣睢.suī拙.病zhuō抽噎.yēC.间.令jiàn鸿鹄.hú存恤.xiù臧否.fǒuD.箪.食dān挟.天子xié崩狙.chú咨诹.zōu3.古诗文积累(15分)(1)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2)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3)_____________,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4),。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5)人们常用《出师表》中的“,。”这一句来形容在最困难的时候接受了重任。(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饮酒抒怀的句子是,。(7)李清照《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片中运用典故,委婉表达希望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4.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3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烂漫的春光里,翩飞的蝴蝶是一首诗;萧瑟的秋风中,;炎热的夏日里,;凛冽的寒风中,。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能否关注并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B.既然六合金牛湖将承办青奥会帆船比赛,所以地铁11号线备受南京市民的关注。C.如何重造“黄金水道”的安全,防止“湄公河惨案”不再发生,是艰巨的任务。D.华西村的“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高328米,总投资超过15亿元左右。6.读《约客》,联系诗中所写的景致,简要说说“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0字左右)(3分)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月考一试卷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7分)(1)填空。我国著名翻译家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翻译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还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2分)(2)下面外貌描写分别描写的是《水浒》中的哪个人物?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用30个字左右概括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并说说其性格特征。(5分)A、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B、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C、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D、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我选择,故事情节:性格概括:8.综合性学习(5分)在进行“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朗诵诗歌、讲名人故事、出主题板报、举办主题讨论会、辩论会等,同学们收获颇丰。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运用这些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名人名言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月考一试卷4材料二名人故事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1)这些材料从哪些角度对我们的生活作了指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身边有一位同学因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如意而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你将怎样劝说他微笑着面对生活?(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委婉,能鼓舞人)(3分)第三部分阅读(满分:44分)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⑾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月考一试卷5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⑾[郎中]宫廷的侍卫。9.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而.秦武阳奉地图匣()(4)图穷而匕首见.()10.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毕使于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13.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事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2分)当美德成为智慧焦国成(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月考一试卷6(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
本文标题:厦门市xx中学初三月考二模拟卷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3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