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地方农业志第一章概况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东与沅江市隔湖相望,南和资阳区、桃江县接壤,西与鼎城区毗邻,北与贺家山农场、西湖区交界。地理座标:东经111°42′59″--112°18′00″,北纬28°36′28″--29°6′45″。东西最大宽度58.65公里,南北纵长56公里,全县总面积为2034平方公里(折305.1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2004年前,全县辖34个乡镇(场),548个村(居)民委员会,2004年末通过乡镇合并,尚有29个乡镇,其中15个镇、14个乡。全县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划分为5个行政片。西湖片:有酉港镇、鸭子港乡、文蔚乡、洲口镇、罐头嘴镇、坡头镇;中心片:有新兴乡、沧港镇、龙阳镇(系原城关镇、西竺山乡、围堤湖乡、夹堤农场和南湖渔场合并)、周文庙乡、岩汪湖镇;太子庙片:有株木山乡、大南湖乡、太子庙镇、崔家桥镇、三和乡、毓德铺镇;毛家滩片:有聂家桥乡、毛家滩乡、岩嘴乡、朱家铺镇、东岳庙乡、丰家铺乡;龙潭桥片:有龙潭桥乡、月明潭乡、军山铺镇、百禄桥镇、蒋家嘴镇(系原蒋家嘴镇与阳南塘乡合并而成)、洋淘湖镇。第二节农业生产条件一、人口及劳动力1990年末,全县有172870户,其中农业户162873户,总人口738674人,其中男性383742人,女性354932人,农业人口655564人。2004年末,全县24.192万户,其中农业户157770户;总人口769795人,较上年增长3.7‰。其中男性400932人,女性368863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59520人;乡村劳动力393014人,其中劳动年龄内劳动力376507人。全县人口年递增2.95‰。二、从业情况2004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2.54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379197人,乡村从业人员中劳动年龄内人员364845人;按性别划分:男性198666人,女性180531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农业从业人员263976人,较上年减1.1%,工业从业人员12786人,较上年增7%,建筑业从业人员13052人,较上年增3.7%,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9723人,较上年增1%,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从业人员266人,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9447人,较上年增1.7%,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4075人,较上年增2.8%,其他从业人员65872人,较上年增2.9%。三、农村基础设施1.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通过近几年将洋淘湖的青山垸、蒋家嘴的沙湖垸、新兴的桔林垸还湖后,目前我县湖区尚有105个大小堤垸,防洪大堤总长117.6公里。2004年末,全县有各类蓄水工程7128处,其中山丘区有朱家铺江东市、株木山清水坝2座中型水库,19座小Ⅰ型和191座小Ⅱ型水库,共计蓄水量12227万立方米;山塘6599口,蓄水量3871万立方米;河坝320处,蓄水量807万立方米。经过近十几年的农业商品基地项目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沟渠纵横交错,基本畅通,排灌设备已基本配套完善,2004年末全县有电力排灌机埠460处,装机容量623台6万多千瓦,其中大型电排8处48台2.07万千瓦。全县旱涝保收面积达54万亩,占水田面积的75%以上。2.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汉寿是历史上著名的“水乡泽国”,沅水经此注入洞庭湖,澧水沿北缘与沅江汇合于目平湖。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水上交通十分发达;319国道、常长高速公路,S205省道,石长铁路穿越县境,村村均已通车,大小公路纵横交错,县内已硬化乡镇公路170余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3.通讯设施完善。汉寿通讯设施完善,村村均有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有线电话已实现了“达村入户”。2004年末拥有移动基站7个,实现网络无缝覆盖;新建小灵通基站9个;全县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0.46万户,宽带上网用户66173户,小灵通用户1.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8185户。4.饮用水质迅速提高。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基本实现了摇井取水,水质量普遍提高,2004年末自来水受益村已达91个,较上年增加了49个。四、农业主要能源及物质消耗1.农村电力。汉寿电力十分发达,村村均已通电,且于2002-2003年国家投资1.3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2004年全县农村用电量达到了10495万千瓦小时,较上年增加16.5%。2.农用塑膜使用量。随着覆膜高产栽培和温棚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农用塑膜使用量逐年增加,2004年度全县使用量达470046吨,较上年增长3.7%;其中地膜使用量达376265吨,较上年增长5.3%;地膜覆盖面积达8.37万亩,较上年增长8.3%。3.农用柴油使用量。据统计,2004年度全县农用柴油使用量为5526吨,较上年增长17.6%。4.农药使用量。据统计年报,2004年全县农药(实物)使用量达1242940吨,较上年增长4.8%。第三节自然资源条件一、地形、地貌汉寿县南部属雪峰山余脉,境内有山峰10座,海拔分别为:金牛山344.5米,南庵山309.9米,天宝岩302.5米,芭茅岭296米,横山岭292.5米,笔架山286.8米,蜈蚣寨251.5米,中寨口241.5米,太常山238米,蔺家山219.3米。全境海拔在24-344.5米之间,南高北低,平均比降18.78%,坡度缓而不陡。地面坡度小于3度的占63.57%,3--5度占0.99%,5--10度占23.85%,10--15度占4.51%,15--20度占3.35%,20--25度占3.2%,大于25度的占0.53%。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递降,南部丘陵,地势波状起伏,相对高差10--50米;北部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0.5--10米。全县平原面积991.5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8.75%,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岗地面积441.81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1.87%,主要分布于中部;丘陵112.97平方公4里,占总面积的5.55%,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水域484.6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3.8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耕地面积56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7.63%。二、气候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有:1.日照:据1960--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日照时数为1466.2--1702.4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3%。平岗区日照时数为1688.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太阳年总辐射106.87千卡/cm2,以七月份的14.52千卡/cm2为最多,12月的5.24千卡/cm2为最少。光能利用率不到2%。2.温度:全年无霜期238--301天,年均274天;年平均气温16.3--16.8℃,月平均气温每年有9个月(即3--9月)在10℃以上,北部平湖区平均气温为16.6--16.7℃,南部丘陵区平均气温为16.8℃,南北最大温差0.5℃。≥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6114.7℃;≥1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5291.8℃,初终间隔日数242天;≥15℃的活动积温年均为4530.9℃,初终间隔日数188天;≥20℃的活动积温年均为3446.4℃,初终间隔日数131天。平均地面温度≤0℃的年平均只有36天;气温日较差小,年平均为7.1℃;全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3.降雨:年总降雨量为1240--1700毫米,其地域分布南多北少,南部丘陵区1500--1700毫米,平岗区1300--1400毫米,北部平湖区1200--1250毫米。年降雨日数(包括降雪、雹日)为123--172天,平均为149天,全年以3--5月降雨日数最多,占全年总降雨日数的33.6%,1--2月约10天为最少;平均3月25日进入雨季,7月9日结束,历时107天,其中4--6月最多,雨量为512-601毫米。4.气候分区及特点。根据长期形成的农业自然区,按双季早稻中熟品种搭配双季晚稻中熟品种所需热量下限指标,≥10℃活动积温5000℃(保证率80%)作为一级指标,将我县分为二个农业气候区(Ⅰ、Ⅱ),又以晚稻本田期(7-9月)需水量下限指标350毫米作为二级指标,将Ⅰ区分为二个亚区(Ⅰ1、Ⅰ2)。Ⅰ1--北部温热少雨粮棉水产区。位于县境北部,北靠澧水,沅水横贯中部,形成水面大、湖泊多、沟港纵横的冲积平原。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①光能资5源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降雨偏激偏少,年平均气温16.7-16.8℃,≥10℃活动积温(保证率80%)5110℃左右,无霜期274天,年降雨量1273.9毫米,日照时数1702.4小时,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日较差为7.2℃,是我县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区域,适种性广;②低温冻害严重(严寒出现机率为36%),对冬耕冻垡有利;③大风较多:年平均出现大风11-12次,瞬时极大风力达10-11级,同时,易受冰雹、龙卷风的袭击。Ⅰ2--中部温热多雨粮油经作区。本区位于县境中部,沅水以南,有沧水、严家河、南湖撇洪河等七条溪河穿插其间,海拔50-100米,以岗地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土层深厚粘重,多呈酸性。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①光能资源充足,热量资源丰富,降雨偏多,年日照时数1668小时左右,年均气温为16.5-16.7℃,≥10℃活动积温5123℃,无霜期274天,年降雨量1342毫米左右,是我县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适种性广;②冻害较重,大风多,严寒出现机率为31%,年均出现大风约12.4次,瞬时极大风力达四级左右。同时易受冰雹,龙卷风的袭击。Ⅱ--南部温凉多雨粮林区。本区位于县境南部,有百禄河、纸料洲等6条溪河穿插其间,耕地海拔100-250米,金牛山、青峰山、天宝庵等山地海拔300米左右,土壤风化层厚,多呈酸性,是我县的粮林区。其主要农业气候特点是:日照不足,气候温凉,降雨量大。年日照时数1466小时左右,平均气温16.3-16.5℃,日均气温稳定通适10℃的初日在3月26日,终日在11月19日;≥10℃活动积温4900-5000℃;无霜期268-270天;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900-1035毫米。该区南部的将军、合心、白马、顺里桥等一线以南,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以上,是我县多雨区,但日照少,年均气温低(16.3℃),农民说:“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是林木集中产区。三、植被我县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属两湖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植被组成上反映了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北部平原区由于人口集中,长期经济活动的结果,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只有在村庄附近,还常见到女贞、冬青、枸骨、作木等常绿阔叶树种及香椿、苦楝、鸡婆柳、泡桐、桑树、枫杨、喜树等落叶阔叶树种。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引进了欧美杨、水杉等速生树种,平原区江河湖汊极多,大量分布着沼泽和水生植物。沼泽植物有:芦苇、水烛、灯芯草、6茭笋;水生植物有:莲、萍、芡实、菱等。丘陵区有:油茶、松、竹、棕榈、苦楝、油桐、黄荆、栎、杜鹃、檵木、茅草、蕨类等。还有人工杉林、柑桔和茶树。我县农业历史悠久,平原和岗坡地均已垦为耕地,栽培作物种类较多,主要为水稻、棉花、油菜、豆类、薯类、苎麻、花生、紫云英等。四、水文、水系我县河流、湖泊众多。据1984年土壤普查,全县有大小河流30条,流程117.7公里;大小湖泊70个,总面积达473623亩。1.沅水:从新兴嘴入境,下行37公里至坡头注入目平湖,干流坡降0.594%;多年平均流经量约为643.4亿立方米,年均洪峰流量17433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900立方米/秒。2.澧水:从四百宫入境,下行9公里至姚湾注入目平湖,多年平均流经量314.5亿立方米。3.沧浪河:发源于沧山,经蒋家嘴入西洞庭湖,全长87公里(其中人工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967平方公里,坡降1.45%,多年平均流经量为7.567亿立方米。4.龙池河:发源于七中,经鹿角山入西洞庭湖,全长10公里,流域面积45.7平方公里,坡降0.54%,多年平均流经量0.25亿立方米。5.烟包山河:发源于祝家岭,经烟包山入西洞庭湖,全长16.7公里,坡降1.02%
本文标题:地方农业志第一章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3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