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籍测量实施方案为拓展测绘业务,根据我单位2006年工作计划部署,今年将全面开展地籍测绘业务。目前,我馆测绘资质、软、硬件已经齐备,测量技术力量基本具备,可以开始开展此项工作。一,目的本方案为地籍测量开展实施方案,对此项业务所牵涉的法规、业务流程以及作业质量检查、培训方式、软硬件需求、作业人员做出了详细说明.二,测量依据地籍测量依据《地籍图图式》、《地籍测量规范》、《城镇地籍调查现范》三,地籍测绘概述地籍测绘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并以图形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四,地籍测量人员序号姓名岗位职责1李庆耀负责人2李鸿奎测量队长3陈增勤质量检查4杨少杰对外联络5郭文格外业负责人6宋少辉内业负责人7汤志华技术人员8张明技术人员9毕国熙技术人员10吴明哲技术人员五,软、硬件设备类别名称数量软AUTOCAD200210ARCGIS9.02GEOMEDIA4.01件全站仪传输软件2GPS传输软件2硬件全站仪2GPS2测距仪2车辆1六,业务流程和部署地籍测绘基本流程如下图:1.测绘受理。在接到测绘业务时,受理人员负责明确测量地址、测量范围,明确用地单位是否有规划局《建设用地许可证附图》,如无图,需要由我单位负责出图,并告知用地单位。在协商后,明确测绘费用、测绘期限并填写测绘受理书。2.勘查现场。地籍测绘队长在接到测绘任务后,对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分配人员,确定测绘方案。如没有规划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许可证附图》,技术人员将用地范围内1:500地形图打印出来,并去现场查看图与现状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需更新地形图。有图则只验证用地范围和设定测量方式。3.更新地形图。测量人员依据现有的地形图对现状地物要素进行补充测绘,主要包括:道路、房屋、水系、地貌。4.晒制地图。内业人员依据外业测量数据更新地形图,并按标准格式晒制1:测绘受理勘查现场更新地形图晒制地图质量检查图纸交付分局画红线地籍测量内业处理出具报告书报告审核测绘收费提交用户无图有图500或者1:1000地形图。5.质量检查。由测量队长对晒制的地形图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用地范围、成图要素、附注等进行检查,加盖测绘专用章。6.交付用户。将晒制的图纸一式四份,交给用地单位。如用地单位有《建设用地许可证附图》,略过3-6步骤。7.用地单位将图纸交付分局地籍科,由分局地调人员考察现场,确定用地权属,在图纸上画出用地红线范围。8.地籍测量。用地单位将已经画了红线的图纸交给测量人员后,开始地籍测量。测量人员依照测量控制点,用导线法测量红线拐点,绘制测量草图。9.内业处理。内业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坐标转换后,导入软件进行构面,计算用地红线范围实测面积,并整理界址点。10.出具报告书。依照内业处理成果生成坐标成果表,并打印出界址点示意图。报告书中包括用地单位名称、项目名称、责任人、测量人员、测量方式、坐标成果表、宗地草图。部分报告书可能包括用地单位所在楼的建筑面积报告。11.报告审核。负责人对外业成果、内业处理成果进行检查(特别是坐标点、面积),并对报告书格式、要素审核,合格加盖测绘成果专用章。12.测绘收费。按照约定的价格,用地单位在馆财务室交费后领取最终报告书。13.提交用户。测量队将测绘报告书交付用地单位,并对报告书负责解释。七,测绘的基本要求1.施测原则2.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任务之前,调出用地范围的电子地形图,并打印出图,测量人员协调用地单位到现场指认用地范围,查找附近控制点。最后研究用地范围内是否需要更新地形图以及作业方法,并确定测量人员和任务期限。3.测量的基本要求,地籍测量的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侧重点。3.1地籍测绘外业要求:目前大连市地籍测量采用的是解析法,地籍外业测量一般通过测量附近的控制点,利用导线法测量宗地拐点的地理坐标坐标.3.1.1坐标系.采用大连市城建坐标系3.1.2精度要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1mm,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不大于±5cm.3.2地籍测绘内业要求:3.2.1地籍图要求.地籍图面要素包括图廓、接图表、图名、道路、水系、等高线、电力线、房屋、其它地貌要素、比例尺、坐标系、成图日期、出图责任表等要素,并加盖公章。要求图面要素完整、整洁,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对于覆盖范围较大,可采用1:1000比例尺出图。3.2.2精度要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原图上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误差不得大于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因此,地籍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与成图比例尺关系不大,主要是指实地点位测定精度。3.3.3报告书。报告书中坐标点保留3位、边长保留2位、面积保留1位,宗地草图中需对此宗地范围的的各块宗地关系做出说明,对公用绿地、争议用地单独做出说明。宗地草图中的界址点标号需与坐标点成果表中各个界址点一一对应。八,质量检查检查方法:分为作业人员自检和质量检查人员抽检.作业人员自检需要对外业测量数据现场重测30%以上的界址点,通过作业中的多余勘丈,将散列点变成相关点和独立线路变成相关线路,形成点与线间的直接检核或间接检核,是被大量实践证明了的具有抗粗差功能的“闭环”作业方法,从而核对误差.内业进行100%的自检,对地籍图面要素坐标格式坐标精度计算面积报告书等全部进行完全检查.质量检查人员对外业成果进行15%以上抽检,并通过将坐标点录入系统检查与地籍图上红线是否一致,对内业成果进行50%以上的抽查.质量检查分为内业检查和外业检查。错误分为:严重错误、一般错误、较小错误三钟。内业常见错误见下表:序号错误类型错误级别1坐标系错误严重错误2图面范围错误严重错误3图层缺失严重错误4图形未更新严重错误5注记不全一般错误6项目名称错误(缺失)一般错误7责任表缺失(不全)较小错误8报告书格式错误较小错误9报告书缺页(多页)一般错误10面积计算错误严重错误11坐标点不全一般错误12标注不符合规范较小错误13宗地图错误一般错误14宗地图缺少面积、指北、比例、注记较小错误15报告书工程编号、责任表错误较小错误外业常见错误见下表:序号错误类型错误级别1坐标系错误严重错误2测量范围错误严重错误3测量精度不足(大于0.05M)严重错误4新测地形主要要素仍与现状不符严重错误5界址点间距过大(过小)一般错误6界址点缺失(重复)一般错误7外业草图错误较小错误九,培训计划为顺利实施地籍测绘,需要对地籍测绘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包括地籍测绘基础知识培训、测绘仪器培训测绘外业培训、测绘内业处理培训。培训内容目的培训人时间安排地籍测绘基础知识地籍测绘基础知识、地籍测绘规范1个工作日测绘仪器的使用全站仪、GPS的使用丑则成1个工作日外业作业方法外业实地导线法测量方法郭文格2个工作日内业处理方法地籍图成图、坐标点处理、宗地图的制作、报告书制作方法。2个工作日附件《地籍测绘报告书》大连市房地产档案馆2006-1-20
本文标题:地籍测量实施方案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5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