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下)一、宋元明清文学的分期1、宋代(960~1279)319年2、元代(1279~1368)89年3、明代(1368~1644)276年4、清代(1644~1840)196年共880年。其中宋代分为两宋,元代、清代异民族统治。二、宋元明清文学的特点1、文学发生转轨现象正统文学逐渐衰落;通俗文学蓬勃兴起。2、文言白话创作并行发展文言结束单独发展局面;白话创作与之并行发展。3、大部头作品增多诗词散文短小精悍;戏曲小说大部头作品增多。4、学派纷呈,谜团丛生文学社团标新立异,但有的社团名不符实。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宋代的时代划分1、北宋(960~1127)167年共319年2、南宋(1127~1279)152年二、宋代的时代特点1、积贫积弱三冗开支巨大;战争赔款沉重2、矛盾始终改革与守旧的矛盾;战与和的矛盾3、文化普及学校书院林立;程朱理学产生4、科技进步活字印刷术产生;雕版刊刻业发展三、唐宋文学成就对照表1、唐宋诗歌对比表唐代宋代比例诗歌5万余首15~20万3~4倍诗人2200余人6800余家3倍诗集278种600余种2倍三、宋代的文学成就对照表2、唐宋散文对比表唐代宋代比例散文篇数18000篇10万余篇5倍作家数量3000余人1万余人3倍文集数量《全唐文》《全宋文》5倍三、宋代的文学成就对照表3、唐宋词对比表唐代宋代比例作品数量370余首2万余首60倍作家数量68人1330家20倍文集数量《唐五代词》《全宋词》60倍三、宋代的文学成就对照表4、唐宋诗论对比表唐代宋代比例诗论家司空图钟嵘欧阳修严羽等139人70倍诗论专著《二十四诗品》《诗品》《六一诗话》《沧浪诗话》51种,现流传42种,部分流传46种。25倍第二章宋词第一节词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词•词是产生于隋、发展于唐、繁盛于宋的一种合乐而歌的韵文体裁。词最早它开始是传唱于歌女伶工之口的一种民间曲子词,后经文人模仿创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诗体。产生于民间的歌女伶工之口,后来传入文人之手,成为一种新体诗。词也被称为“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歌曲”、“乐章”等名称。•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叫做词调,也叫词牌,如《菩萨蛮》、《念奴娇》、《蝶恋花》等。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第二章宋词第一节词的相关知识2、词的种类•词按音乐旋律和体式划分,可分为令、引、近、慢四类;按照字数多少划分,又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五十八个字以内的称为“小令”,五十九到九十个字称为“中调”,九十一个字以上为“长调”。•从结构上看,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词的一段叫做“阕”,又叫“片”。单调的词不分段,往往就是小令。如《渔歌子》、《如梦令》、《捣练子》等。双调的词最多,分为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双调词中,小令、中调、长调都有,如《菩萨蛮》、《蝶恋花》、《满江红》、《雨霖铃》等。分为三、四段的是极少数,三段的词叫“三叠”,如《兰陵王》。四段的词叫“四叠”,只有《莺啼序》一首。第二章宋词第一节词的相关知识3、《如梦令》词谱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声韵仄声韵○●◎△▲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第二章宋词第二节北宋词•北宋词的发展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北宋前期词坛,基本上沿袭晚唐五代的词风,形式上主要以小令为主,风格上主要以婉约为主。晏殊、欧阳修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北宋前期词至柳永一变,柳永大量制作慢词,创造了层层铺叙的“屯田家法”,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宋中期词坛,主要以苏轼为代表,他的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束缚,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词风至此发生新变。北宋后期词坛,著名词人有贺铸、周邦彦。贺铸词采、词品均达上乘。周邦彦精通韵律,他的词富丽精工,用典贴切,音律和谐,被婉约派奉为集大成者。第二节北宋前期词人1、晏殊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府临川城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拜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等。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1.1晏殊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1.2晏殊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节北宋前期词人2、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有《欧阳文忠集》。2.1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诗文革新运动以欧阳修为核心,是对唐代“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它以韩、柳文章相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配合政治改革的一次文体、文风的革新。在创作理论方面,他们尊韩崇儒,继承了“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主张;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陈言务去”;在形式上要言之有序,“文从字顺”。在创作实践方面,他们模仿古文,“崇尚古朴”,创作了大量堪称典范的作品。2.2欧阳修词《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2.3欧阳修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2.4晏殊、欧阳修词的异同•首先,从形式上看:二人虽同承南唐以来小令的遗风,但晏词缺少变化,欧词则前期承敦煌曲子词的联章手法,后习慢词长调,较晏殊变化多一些;•其次,从内容上看:二人同受花间樽前影响,但晏殊接受的是达官贵人怡然自得的闲愁闲绪,而欧阳修则有了咏史、咏物及写都市生活、时令节俗的内容;•再次,从风格上看:二人同受冯延巳影响,但晏殊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欧词更具有真情实感,表现更深刻、更细腻;•又次,从语言上看:二人同扫花间派香软的词风,但晏殊更重雅词,欧阳修则注重炼字,长于以俚俗语入词。前者开启了后代经史语入词的先河,后者引领了北宋俗词、市民词一脉的发展。2.5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6欧阳修散文的特点结构井然,一波三折;纡徐婉转,含蓄蕴藉;散韵相间,语言流畅;第二节北宋前期词人范仲淹1、范仲淹生平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庆历三年(1043年)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便归于失败。,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2、范仲淹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第三节北宋前期词人柳永柳永(980?~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天圣十二年(1034),已经五十多岁的柳三变改名柳永方登进士第。先后任过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还做过泗州判官。大约在一○四四年以后,柳永入京改官著作郎,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但不久即因作《醉蓬莱》忤旨,遭皇上冷遇,以致弄得晚年流落,不久就死去了。柳永一生潦倒不遇,死后亦属凄凉,但却是中国词史上最得世人同情、爱戴和维护的一个词人,著有《乐章集》,收词二百多首。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作慢词的作家。他的《乐章集》第三节北宋前期词人柳永1.描写漫游生活和都市风光的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第三节北宋前期词人柳永2.描写歌女生活和男女恋情的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第三节北宋前期词人柳永3.描写羁旅行役和思乡怀人的作品《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第三节北宋前期词人柳永4.抒写身世遭遇和对功名利禄感慨的作品《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5、柳永词的贡献一是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和题材范围。二是开拓了文人俚俗词的新境界。三是大量创制长调慢词。四是在艺术手法上创造了层层铺叙的“屯田家法1、苏轼的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元年(1056)进士。因母亲病故返乡守制三年。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晚年迁儋州,徽宗时遇赦,北归途中卒于常州。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2、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极大地开拓了词的题材领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再次,突破了音律的束缚。《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