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构建
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构建摘要:本文从教育知识管理的理念入手,分析教育知识管理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的模型,并进一步讨论和思考。关键词:教育知识管理;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一、教育知识管理及其启示1.教育知识管理的内涵教育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目前,对于究竟什么是教育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现选取教育技术界有关专家学者的表述,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对教育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表述。JeremyGatbreath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对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利用的过程,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创造和传递贯穿于整个教育领域。黎加厚教授认为: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笔者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领域知识的传播、存储、加工处理及转化,在这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实现教育领域的全面知识共享。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不同于企业组织内的知识管理,知识在教师、学生、管理者这几种特殊的个体之间流动,知识创新的重点不仅在于产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竞争力。教育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侧重点是挖掘教育领域中的动态、个性化的隐性知识,促进它们转化为能为他人共享的显性知识。教育知识管理的目的应该就是用最佳的方式把适当的知识传送给适当的人,促进新一轮知识的产生和转化,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的知识经济发展。2.教育知识管理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启示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宽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教学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教育知识管理不仅对现有的显性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更注重对隐性知识资源的挖掘。把教育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数字化校园构建,以实现数字化校园环境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并带动虚拟校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下面来具体探讨教育知识管理思想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的启示。启示一:从教育知识管理的思想出发,以数字化教学环境为支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为主,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显性知识,但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习者自主地获取隐性知识创造了条件。在此环境下,可以采取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协作性学习等都是学习者有效获取隐性知识的教学模式。利用知识管理工具去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使现有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在自主有效地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而协助学习促使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交流和共享,这和教育知识管理的精髓———知识共享是相符的。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应用这些渗透着教育知识管理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使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是内容传送的工具,而且起到深化辅助课堂面授教学的效果,营造一个可以知识共享的校园内部环境。启示二:树立部门和个体的知识共享观念,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很多学校的各个部门使用自己的管理系统,彼此之间数据独立,不同的应用系统会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阻碍了资源共享。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数据标准不统一,但究其根本是各个部门和个体没有形成知识共享的观念,各做各的系统,信息只在本部门内流动。因此,各学校职能部门的观念应该从“资源观”和“信息观”上升到“知识观”和“管理观”,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把各个部门的资源和信息作为在整个虚拟校园环境内流动的知识统一管理。另外学校还应着重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环境,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产生、扩散、应用的良好环境,保证知识流动的正常进行,并加强知识的集成,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与共享,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隔离,彻底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启示三:加强对知识流动的管理,挖掘虚拟校园环境内动态、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夺取应用评价的制高点。教育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在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者之间流动,具有动态性、个性化的特点。丰富变化并具有个性化的隐性知识更具有创新性,更能创造价值。所以应在数字化校园构建过程中,加强对知识流动的管理,管理知识的内容和扩散、转化的过程,控制知识的输入、输出的路径和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各个群体富有个性、创造性的隐性知识资源,促成他们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使其成为可以共享的知识。加强对知识流动的管理和挖掘动态、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资源,有助于管理者和建设者进一步领悟教育信息化中“路”(校园网络基础)、“车”(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库”(网络教学资源)、“货”(资源与知识数据库管理)、“用”(一线教学应用)、“评”(应用效果)六者的关系,在有坚实畅通的“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功能完善的“车”,资源丰富的“库”,安排合理的“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用及评价的功能,夺取应用评价的制高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六者关系处理得当,相得益彰,才能进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良性循环过程,达到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二、数字化校园的构建1.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5E架构分析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很多高校都已意识到知识管理的思想将给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变革,并着力于以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去讨论非技术因素对数字校园架构的影响。2004年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出的基于知识管理的5E架构(如图1所示)是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将知识管理思想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构建模型。此模型是在2003年的数字校园5E架构基础上提出的,5E分别代表数字校园的五个主要方面,即数字化教学(E-learning)、数字化科研(E-research)、数字化管理(E-management)、数字化服务(E-service)和数字化生活(E-living)。如图1所示,基于知识管理的5E架构有两大特点:第一,在该框架中除了技术系统之外,又包含了一个与之并行的组织体系,反映学校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第二,技术系统中,在共享资源库和数据仓库层加入了反映各领域知识的知识库,以及构建数字校园技术系统用到的通用构件库。该架构将组织体系与技术体系并行,在两个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将技术应用到参与者的工作与决策中,去发挥技术系统的效用,并在知识体系和应用支撑系统都加入了知识管理思想的支持,在理论上对5E架构进行了提升和扩展,本质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从“资源观”和“信息观”转变到“知识观”和“管理观”。但在整个体系结构中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首先,此架构中的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各自内部都是基于知识管理思想构建的,但它们之间的知识仍然是分隔开的,并没有明确地对整个虚拟校园环境内的教育知识加以统一的动态管理。其次,教育信息化的六个关系中的“评”(应用效果评价)没有在架构中体现。而应用和评价应该是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评价的结果反馈将对深化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问题在于共享知识库的侧重点缺乏限定。共享知识库的加入也是此架构的一大亮点。共享知识库可以反映出各个领域的知识结构,对应用支撑系统起到重要的经验提供作用,但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隐性知识挖掘没有鲜明地体现。2.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5E架构为了在数字化校园构建中进一步深化教育知识管理思想,加强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功能,本文综合以上所分析的教育知识管理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启示,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的5E架构进行修正,提出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的5E架构(如图2所示)。该架构与原架构相比有如下特点:除了原有的技术系统和组织体系以外,该框架中还包含了一个并行的教育知识管理体系。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按照教育的功能,教育知识分为行政教育知识、理论教育知识、科学教育知识、人文教育知识。教育知识管理应该对所有的教育知识统一管理,各类知识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以实现教育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所以本框架中加入了教育知识管理体系,主要以教育知识管理理念方法为支撑,动态教育知识管理为核心,教育知识管理平台为接口、为其他体系提供动态个性化的教育知识管理功能,将组织体系中的行政教育知识、来自于行政管理者的人文教育知识和技术系统中的理论教育知识、科学教育知识、来自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文教育知识放在共同的环境内,进行统一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在统一管理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不再局限于系统或者体系的内部,知识的传播打破了系统和体系之间的隔阂,在广泛的虚拟数字化校园环境内流动,最大范围地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产生结合多种知识体系特点的全新的综合性知识。整个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动态教育知识管理系统,加强对知识流动的管理,管理的具体对象包括知识流动的外在表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对象、传输路径进行监控、注意知识流动的方向性、畅通性以及创新性。在应用支撑系统后面加入了评价系统,补充了两者之间的箭头流向。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得到反馈意见,对应用功能进行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是教育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和评价应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共享知识库加以概念上的限定,以数据挖掘方法为支持,打造能够在现有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大量隐性知识资源,转化为显形知识的共享知识库,鲜明地体现教育知识管理的最大优点。本框架的核心是教育知识管理体系。该体系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决定整个数字校园环境内的知识能否有效地实现共享和创新。知识在虚拟校园环境内的顺畅传播和成功裂变必将有效地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加彻底地实现从“资源观”、“信息观”到“知识观”、“管理观”的跃迁。三、讨论与思考本文提出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的5E架构,意图将教育知识管理思想进一步渗透在具体的组织观念和技术操作中,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帮助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但各高校在具体实现时还应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当的方案和措施。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最关键因素是知识共享。在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的管理知识的功能支持下,建设者、管理者和用户应该适时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总结经验教训,整理知识结构,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扩散,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参考文献:[1]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郭娟.教育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4]刘名卓,张琴珠.知识管理的理念对教育知识管理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3(12):17-20.[5]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2(2):22-25.[6]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8):39-42.[7]赵雷.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可持续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54-55.[8]孔繁之,数字化校园中自主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16-19.
本文标题:基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数字化校园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5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