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基督教与中国传统佛教的比较世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与佛教乃其中两个。然而,佛教首先从印度传入中国,所以,当后来基督教传入中国,立刻受到先入为主的佛教所排斥。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无知又有趣的,就是排斥基督教的佛教人士中,有极多以“我们中国人只信自己的宗教,我们不会接受洋人所信的基督教”为排斥理由,他们早已忘记了佛教也是由外国人传入的。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佛教人士都以佛教为自己国家传统宗教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流传至今天被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佛教,已经不再是始于印度,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世界佛教复兴组织,也感到耻于与今天流行的中国传统佛教认同。所以笔者在这本小书所比较的,不单是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原始佛教,更是绝大部份中国人所信仰的传统佛教。不过,在未开始将基督教与传统佛教作一个全面比较之前,笔者以为必须先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佛教是怎样由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正统佛教演变而成的——佛教与基督教的来源简介佛教的演变过程佛教创始于公元前约五百年,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来是印度北部一小王国的王子。当时国贫,国境内时有战乱并天灾人祸。王子释迦牟尼四出巡游,遇见许多贫病老弱的百姓,感到人生被生老病死的痛苦困扰,于是放弃王位,毅然离妻别子,出家修行。他遍访当时的婆罗门教大师,希望寻找能摆脱生老病死厄运的答案。但他始终找不到。后来他不再请教别人,转靠自己。他坐在菩提树下,专心默想,并且实行苦行禁食,直至他每日仅吃一麦一麻,弄至皮骨相连,身体不支。后来他又突然想到天下牛马皆素食,何必折磨自己?于是他又改变这种颓废的生活,甚至吃肉。所以时至今天,日本和泰国等地的和尚都不禁止吃肉。释迦牟尼恢复体力后,继续坐在菩提树下,立誓若默想不出人生答案,决不起来。一晚,他看见明月被浮云遮蔽,时暗时明,后来浮云被风吹散,月亮再大放光明。他就醒悟过来,认为大地众生,与生俱来就有生存的智慧,只是那些一味固执要成就自己所想望的人,才往往不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如果人肯放弃自己所执着的欲望,看透人生的虚幻,人就能在死后不再进入因果轮回,投胎去再经历痛苦人生中的生老病死。从而进入所谓“涅盘化境”,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消失的寂静境界。他顿悟了这个所谓人生真理之后,又将之化成“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道理,用来教化他的弟子。因此,他被人称为“佛陀”,这原是印度文Buddha的译音,其意思是“开悟者”。他一生不拜任何神明,也从来不要人去拜他,因为他所领悟的只是一套人生哲理。释迦牟尼所盼望要进入的,只不过是一个无灵魂无来生的灭境。故此,他实在是一个无神主义者。再者,当时印度以婆罗门教为国教,而婆罗门教强调四姓阶级,使整个社会出现贫富十分悬殊的现象,加增人生老病死的痛苦。而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竟肯出家修道,沿门托钵,到处宣传“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观念,希望打破阶级观念的时弊。由此看来,他又是当时一位反传统观念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者。根据佛经巴利传的记载,释迦牟尼到了八十高龄,体弱多病,又遇国乱饥荒,当他正在四周乞食时,不幸吃了腐臭的猪肉中毒而死。小乘变大乘,大乘变民间传统信仰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哲理又传了几百年,到公元前约一百年左右,由一位印度大师龙树(Nagarjuna)连同其他大师将之变为“大乘宗佛教”。首先我们要明白,“乘”这字在佛教经典中乃“舟轮”之意,是用来渡人过海的船只。后来佛教人士称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原始佛教为“小乘”,因为释迦牟尼只教人藉修道苦行而“自渡”以过人生的苦海。而印度大师龙树和其他大乘的大师则认为这种只渡自己的思想太过狭窄,应该设法普渡众生才对,故此他所“改良”的佛教就称为“大乘”佛教。问题出自这种大乘佛教。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来普渡众生呢?初时印度大师龙树只认为可以藉念“阿弥陀佛经”来普渡众生,但是这种普渡众生的思想流传了二千多年,传达世界各地,因着各地的民族色彩、文化背境、哲理思想、历史事件及信念上的歧异,而各人的智慧、际遇与欲望也不尽相同,风土人情方面也有差距,于是就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大乘佛教传至锡兰、缅甸、泰国、南洋各地、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我们看见每个国家所拜的神都不同,大家都将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称为“神”,例如中国人就·2·拜关公,其他国家却没有这样做了。单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就变得非常复杂。中国人将祖先、小说人物、道家思想、历史哲人、民间的迷信观念、风水、神医、占卜、节日、皇帝与鬼魂等等一概混合起来,根本不知自己拜什么,信什么,得什么,死后去哪里;一切只为求财求福,趋吉避凶。据一些研究佛学的人士指出,信中国传统佛教的人虽自称是佛教徒,其实他们所信的却与正统佛教思想相差很远,他们为自己增添了许多佛陀、菩萨和偶像,数得出的佛名竟达一万一千零九十三个之多,菩萨二百多尊、诸如弥勒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天后娘娘、关帝、吕祖爷、齐天大圣、灶君、地主、土地、财神、天神、门神、黄大仙……真是满天神佛。面对“大乘”佛教将原来教化性的佛教改变了,以致沦落至如此混乱泛神论的“传统佛教信仰”,“小乘”佛教人士,也即是强调要将佛教回复释迦牟尼创教之时的本来面目的人士,忿斥“大乘”的思想为异端邪道,且直指“大乘非佛”之非。此其中,以强调苦行修身之禅宗最为激烈。但是这又奈何?以中国人而言,信仰“大乘”宗派演变成的传统佛教,要比信仰“小乘”宗派的多何只千百倍。故此,笔者预备要写此小书之时,感到有责任去唤醒这些“大多数佛教人士”,使他们弃假归真,寻求宇宙中唯一的真神。基督教的来源概述佛教的演变经过后,现在我们应该简单地介绍基督教的来源了。许多人以为基督教始于一千九百八十多年之前,比佛教最少迟了五百多年,因此认为基督教不值得相信。这样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虽然耶稣基督降生于一千九百八十多年前,但是基督教的教义信仰并不是由那时才开始的。根据圣经所载,基督教的信仰乃始于人类始祖被造之时,也即是世上还未有任何国家和其他宗教信仰之前。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造齐了天地之后,又造一男一女在地上,名叫亚当和夏娃,并吩咐他们管理这地。可惜亚当夏娃滥用了所赐与他们的自由意志,竟听从魔鬼去犯罪,以为吃了神所吩咐不可吃的禁果就可以与神一样有聪明智慧。结果吃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中了魔鬼的诡计,不单看见自己赤身露体的羞耻,而且还一天比一天衰老,最终逃不了死亡的结局。神爱人类,就好象父母爱自己儿女一样。虽然看见人类背叛他,但他却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得着拯救。所以神在审判始祖亚当和夏娃之时,就作出了一个奇妙的应许说:“将来女人的后裔要伤魔鬼的头。”综合其他经文的意思来解释这句话,即表示:人类犯了罪,被魔鬼欺骗了,人类就被死亡所辖制,除非等到将来,女人要生一个后裔,这个后裔就是救世主,耶稣本是神自己的独生儿子,为了爱世人和拯救世人,他降生成为人,并且败坏掌死权的魔鬼,好象伤了他的头一样,使它释放世上所有被死亡辖制的人。我们知道,后来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果然在一千九百八十多年前藉着一个未结婚的童贞少女马利亚而诞生,这完全应验了神的应许。因为全人类所有的人都是由父母结合而生,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女人的后裔”,只有耶稣基督才算为“女人的后裔”,因为他是由一位处女所生的。在耶稣基督降生之前,神不单只一次应许要赐下他的独生子来拯救世人,乃是许多许多次,又藉许多许多方法来暗示和明说,启示了神的救恩,以及耶稣基督将要怎样降生、长大、传道,后来怎样死,又怎样复活升天,怎样得胜魔鬼和拯救肯悔改相信的人;信的人得救之后将要得到什么福份,这不信的世界将要怎样结局,信徒将要怎样复活升天,在天上永远做神的儿女,所享受的是何等的快乐……上述一切,都记载在耶稣基督降生前已写成的旧约圣经里。所以,等到耶稣基督降生了,他在世上所做的和所遭遇的一切事,果然准准确确地依照圣经的预言逐字应验了,证明他真是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之所以这么迟才降世,是因为神要等待时机成熟,好让圣经的预言有充分的应验,并且人的心灵也有充分的预备好才降世。这不是说他降世之前几千年的人都被忽略了,因为他们无从认识耶稣基督,也无从得到他的救恩。其实主耶稣的救恩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未降生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因为专心寻求和信靠“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而得神拯救。虽然他们不认识耶稣基督的名字,但他们从人类始祖开始就可以认识并相信神应许“女人的后裔要伤魔鬼的头”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预指耶稣基督说的。纵使有大部份的人都忘记或失传了这个应许,神也在历史中再三给与人类更多有关救世主的应许和预言,使以前的人有机会可以相信。总之,神是无所不知的,他若知道哪里有人专心寻求他(神)的救恩,他就会藉着百般方法将悔改得救的机会赐给那人。这样,在历史中,在世界各地(包括古代的中国),只要有人专心的寻求并相信这位天地的主,至高的神,神就接纳了他们的信心,以致日后耶稣基督降生了,他所成就的救恩就可以拯救他降生以前那些愿意寻求相信他的人,当然更可以拯救在他降生以后凡愿意悔改寻求相信他的人。事实上,人之所以不能得到拯救,是因为人犯了罪,又不肯悔改离开犯罪的生活。于是,即使这些人要寻求神,神也不愿意被他们寻着,因为他们只寻求一位准许他们犯罪的神。存着这种心态,结果人类就为自己制造出许多假宗教和假神出来,他们甚至构想这些神也是犯罪的。所以我们看见许多民族所拜的偶像是拿刀拿枪的,有的甚至是行淫的,有的相貌非常凶恶,简直象魔鬼一样。试想这样的宗教、这样的神怎能拯救人呢?圣经所记载的神乃至圣至公义,他恨恶罪恶,并且定下了“罪的工价乃是死”的定律。所有人,无论·3·是谁,只要他有罪,神就要以死来刑罚他。为了这个公义不可改变的定律,耶稣基督要怎样才能拯救我们这些愿意悔改相信他的人呢?我们全人类没有一人敢说自己自出生以来从没有犯过罪,那么,神如果要照神公义的定律来刑罚我们,我们就必定全部落入地狱无疑了。但是,感谢耶稣基督,他爱我们,他甘愿替我们死,好为我们还清了“罪的工价”,他又复活过来,好叫我们这些信靠他的人也可以在肉身死后与他一同复活,一同升到天上。佛教与基督教的教义比较好,我们看过了中国传统佛教和基督教的来源简介了,现在该让我们正式开始比较一下两者的教义,看哪一个比较可信,哪一个更好。在比较的过程中,一定不能避免显出其中一方不够好或不可信,这不代表我们存心恶意攻击别人的信仰。读者应该理解这反而是我们的爱心,要将一个更真实更可信的宗教介绍给你,使你与我们一同得福。一个讲理又服理的人,必定明白,真理只可能有一个,如果有两个真理的话,除非这两个真理彼此没有矛盾,能合而为一;不然,如果彼此有矛盾有冲突,其中一个必然是假的了。盼望读者明理服理,大家抱着寻求真理的态度,一定能找到真实的答案。信仰根据的比较首先,让我们来思想一下佛教信仰的根据。正如前文所指,释迦牟尼因不满婆罗门教的教义,遂转而静坐默想,要凭自己的智慧和决心,悟出人生和宇宙的奥秘,一心只想摆脱人的生老病死。由此看来,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信仰是纯粹根据自己的默想,而且范围只局限于人的生老病死和与之有关的来生猜测,这在我们现今事事要求逻辑与证据的时代,显然是站不稳的。后来释迦牟尼的思想传下来过了相当的时日,被后来的弟子辑成许多经典,主要分为“经”、“律”、“论”三部份,统称为“三藏”。“经藏”的经典乃是佛陀的弟子们在他死后凭回忆的方式将他生前的言行,记录成书,所以每本经书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这一句话。“律藏”是集录佛教的戒律而成的经典。“论藏”则是解释“经藏”之注释书。所以,只有“经藏”是最具权威的经典作,为可供研究的信仰根据。但是可惜“经藏”的经典不单没有作者姓名,而且作者们都不敢自称得到神的启示,只能说是“据闻”佛陀口传的教训而写成,而佛陀又是凭默想的方法“悟”出这些教训来。所以佛学博士张证基先生曾于台湾佛教的觉生月刊中指出:“佛教之所以衰微,最大原因乃是教义太玄、太难、太广及太繁的缘故。”现存于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相信是最完备的经书,竟达一万一千九百七十多卷。究竟那几本是真正的信仰根据呢?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再者,佛教流传至中国而变成“中国传统佛教信仰”之后,信仰根据就更变得不实在了。因为中国传统佛教把小说、传记、道教、儒家
本文标题: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