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基金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
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公募和非公募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高职三年制)二○一三年三月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公募与非公募基金管理方向)培养方案(高职三年制)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公募基金与非公募基金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公益组织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公益慈善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等领域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团体、慈善公益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普通话、英语、接待礼仪、基金管理、项目管理、公益活动策划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公益组织以及基金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1.知识要求(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英语、心理学、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2)职业岗位知识掌握基金服务与管理所需的服务与管理等岗位知识。掌握相应管理岗位所需的经济、营销、管理的相关知识。2.能力要求(1)综合素质能力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及外语(英语)听、说、译能力;具备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基本能力;具备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职业岗位能力具备较强的慈善公益服务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具备初步的策划、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3.素质要求(1)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备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质。具备一定的科学人文素质。广泛阅读,积累尽可能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慈善公益行业工作的需要;掌握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能科学、理性的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能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开拓创新的积极精神。具备健全的健康的体魄,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健全人格。(2)职业素质具有适应慈善公益行业工作的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适应慈善公益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智能结构和审美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适应慈善公益行业工作的健康体质,养成与行业工作相适应的体育爱好。培养宽容、耐心、谨慎、机敏等性格特征;具有幽默感,善于自我调节和调节人际心理氛围,具有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能力。4.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证书名称发证机关备注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必备2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Ⅰ级证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必备3(中级)技能证书重庆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4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重庆市语言文字委员会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5.可适应的职业岗位群(1)本专业覆盖社会团体、慈善公益机构、公募和非公募基金等行业相关领域。(2)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的岗位:服务和管理人员。三、招生对象与培养对象,修业年限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热心公益慈善者,主要培养全日制三年制高职学生,其修业年限为三年。四、学历及时间分配学历及时间分配表见附表1五、理论教学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学2.主要课程:《慈善公益概论》、《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的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慈善公益事业服务与管理》、《慈善公益项目管理》、《英语》、《活动策划与市场营销》、《社会服务与管理》等。3.主要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慈善公益概论》主要内容:慈善公益活动及分类,捐赠者,社会资源,公益事业,公益市场,慈善公益的社会影响,慈善公益组织。基本要求:掌握慈善公益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慈善公益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了解市场概念,掌握国内外慈善公益的划分和各自的基本特点,了解慈善公益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2)课程名称:《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的经营与管理》主要内容:企业管理原理概述、公益事业的性质与业务、公益产品开发、公益组织销售管理、公益产品促销管理、采购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管理、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基本要求:理解公募和非公募基金的定义、职能与性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公益产品的设计、宣传和销售的方法;熟悉社团组织管理基本理念和具体的接待业务,使学生掌握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及工作技巧。(3)课程名称:《公共关系管理》主要内容:社会公益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工作程序、公益危机管理;公益工作者的礼仪规范及公益服务的基本知识,对外交往时的一般礼节、礼貌知识,宗教礼仪知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礼仪知识,以为我国主要客源国及地区概况和礼仪知识。基本要求:熟悉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公益工作者的礼仪规范及服务的基本知识。(4)课程名称:《英语》主要内容:讲解词,公益专业词汇及专业术语,公益服务和管理用语,以及语言的听、说、读、写。基本要求:掌握系统的慈善公益英语知识,其中包括服务日常用语、服务工作程序及相关的专业术语等,掌握处理投诉的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公益服务的英语应变能力,并着重提高其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5)课程名称:《慈善公益事业服务与管理》主要内容:慈善公益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服务、组织管理、安全管理,销售及救护知识等。基本要求:掌握慈善公益的营运知识,了解慈善公益服务与管理工作、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具有慈善产品的销售能力和技巧,能处理慈善公益服务工作中的一些突发事件。(6)课程名称:《活动策划与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调研,消费行为,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方法,销售策略及营销管理等。基本要求:掌握市场营销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市场调研方法,理解消费者消费行为,准确对市场进行划分和定位,掌握产品的设计和定价方法,熟悉各类推销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7)课程名称:《项目管理》主要内容: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程序和方法,义卖收款以及相关的管理知识。基本要求:了解服务与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服务程序及方法,能有效地进行部门沟通,熟悉管理系统,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促销。服务技能。具备工作的基本管理能力。(8)课程名称:《社会服务与管理》主要内容:社会服务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服务程序、服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方法。基本要求:了解社会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服务的基本技能、程序及方法,掌握主要知识,服务管理工作要求、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4.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2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1.主要实践教学课程(1)课程名称:《社会团体组织、慈善公益组织、基金会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参观国内知名机构,并听取相关负责人的专题讲座。基本要求:通过参观学习,了解认识慈善公益行业和市场、了解认识慈善公益管理专业,了解认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2)课程名称:普通话强化训练主要内容:营造普通话会话环境,模拟普通话测评,进行字、词、短文的标准朗读训练,进行普通话交谈训练。基本要求:参加语委普通话测评,获得国家语委颁发的二级乙等以上证书。(3)课程名称:《慈善公益市场调查实习》主要内容:在参观行业相关组织机构后,进一步对慈善公益行业及其市场进行调查。掌握旅游业和市场调查的基本程序、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形成调查结果。基本要求:结合专业教师课题,对相关慈善公益行业及其市场进行调查。要求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能够对调查数据进行技术处理,撰写调查报告。(4)课程名称:《慈善公益产品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学习慈善公益产品基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熟悉慈善公益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基本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掌握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掌握内容设计、形式设计的技巧,以及定价策略。同时掌握产品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5)课程名称:《慈善公益活动专周实验》主要内容:学习慈善公益服务的服务程序、基本技能、服务要求和质量管理标准。基本要求: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慈善活动各种服务接待程序和工作程序。(6)课程名称:《慈善公益组织或基金会岗位实习》主要内容:主要在慈善公益组织进行实际操作,了解慈善组织或基金会的基本组织结构,学习各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流程,熟悉并掌握经营业务和管理方法。基本要求:通过实习,熟悉慈善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的操作实务,及各岗位的实际操作规程,掌握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形势和公益产品的特点,并获得相关的管理经验。(7)课程名称:《毕业综合实训》主要内容:在实习期间,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情况,全面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慈善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等工作岗位的应用,能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联系。了解就业单位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理论教学和解决实习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实习完毕后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论文必须有一定深度,能体现相应的专业水平,并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2.实践教学安排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周数(学时)学期备注⑴军训及入学教育必修2周1校内⑵慈善公益组织认识实习认识实训*必修1周2校外⑶普通话强化训练及考证#必修1周2校内⑷慈善公益市场调查必修1周4校外⑸慈善公益产品课程设计必修2周3校内⑹慈善公益专周实验#必修2周4校内⑺企业岗位实习必修9周5校外⑻毕业综合实训*必修9周6校外⑼毕业论文及答辩*必修7周6校内合计34周合计1260学时校内以每周30、校外以每周42学时计算备注:*表示整合课,#表示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的课程七、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专项职业能力模块能力要素对应课程序号服务能力礼仪、程序;服务要领、操作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能力客史档案的建立、整理、保存;PMS系统的应用英语运用能力服务中的应用经营管理能力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八、文化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基础、等课程,全面提升文化科学的理论和修养。提出大学生必读书目要求,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积累尽可能广泛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安排学生参观,鼓励并组织学生举办或参与校内外文化科技活动(见下表),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感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氛围,形成美好的情感世界。管理专业学生课余活动表序号活动名称指导方式及活动安排1礼仪队由一名专业教师指导,隔周活动2模拟公益组织、基金会由专业教师指导,节假日活动3读书社由一名专业教师指导,每周活动4双语兴趣小组由一名专业教师指导,每周活动5才艺社由一名专业教师指导,隔周活动6英语沙龙由专业外语教师指导,每周活动7专业展示会由各专业教师指导,每年举行一次九、创新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第二学期开设《认识实习》和《市场调查实习》,使学生形成对慈善公益管理(公募和非公募基金管理)专业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期开设《慈善公益产品课程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和分析能力;在第四学期开设《专周试验》,提升学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熟悉专业各岗位的操作流程、操作标准;第五学期开设《岗位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具体案例和岗位中发现问题,提高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克服被动服从的定向思维习惯,学习更多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上培养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创新性解决问题;在第六学期开设《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证研究,针对企业实际写出调查报告或毕业论文,提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测试的综合答卷。十、专业委员会组成姓名委员职务工作单位职称备注负责人教授委员教授委员副教授委员副研究员委员经济师委员高级经济师委员高级经济师委员经济师委员研究员委员讲师委员讲师委员讲师委员
本文标题:基金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9304 .html